千幣侯的自覺

大佬掃了一眼成績單,平視著坐在對面的我,深邃的眼神中透著不屑:

劉基君,你有作為千幣侯的自覺嗎?

++++++++++++++++++++++++++++++++++++++++++++++++++++++++

目錄

0)前言(2018.03.01)

1)程序化交易到底多賺錢(更新中)

2)期貨真的就是火葬場嗎(待更新)


前言

來知乎大半年了,當初為了攢人氣炫富,後來慢慢地變成了為了炫富而炫富,再不寫點符合自己身份的文章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可是要寫點什麼呢?三年多的交易經驗不是單純的文字能表述清楚的,而且雖然我經歷了無數的辛酸喜悅,但沒有記日記的習慣,大多數驚險刺激,無論當時多麼刻骨銘心,慢慢地也逐漸隨時間淡忘了。為了以後不留下遺憾,我還是開始嘗試著把虛擬貨幣交易的日常點滴做簡單的記錄吧,作為千幣侯,這點自覺還是需要的。

交易從來都是個技術活,你可能了解過各種K線,波動理論,不知道有沒有讓你信服的,反正我是沒有,我這個人比較懶,看不懂的不想學,學了用著沒效果就扔掉。幸好作為交易對手的其他炒幣者也大都跟我差不多懶,所以雖然我半路出家,學習偷懶,但仗著腦瓜聰明還能賺點錢,在幣圈也算活得久的了。可能有人覺得活得久也不是什麼難事,買了幣囤著不就行了嗎?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這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看K線數波浪這種膚淺的技術了,還要有過人的閱歷,超前的眼光,以及可遇不可求的好運氣。就比特幣來說,最早期的參與者都是搞技術的,但這裡的技術是指比特幣的技術,也可說泛指區塊鏈相關的技術。「虛擬貨幣的技術」和「虛擬貨幣交易的技術」兩者雖然不像雷鋒和雷峰塔一樣毫無關係,但也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了。正因為兩者差距巨大,研究比特幣的人群和研究比特幣交易的人群兩者其實很少重合,知乎上能把各種共識協議的優劣分析地頭頭是道的大神們,其炒幣技術並沒有比新入場的小韭菜們高多少。別誤會,我只是說這兩個領域真的是關係很小,我並不是鄙視這些大神,事實上現在的鄙視鏈條中應該是搞技術的看不起炒幣的。舉個例子吧,前幾天比特幣社區最熱門的新聞應該是關於core組成員和比特大陸的改演算法之爭了,知乎上也有大量的文章分析利弊,當然是從比特幣技術的角度。而以一個炒幣者的眼光看這個問題時完全是不一樣的:首先,在資本面前,技術,信仰,聲望之類的都是次要的,現在的比特幣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由幾個極客主導的玩票項目了,錢,有錢才能控制一切,有錢就能為所欲為。BCH為什麼能活下來?真的是因為對於大區塊的信仰?ABC的技術?顯然不是,是因為有錢。有錢就能資助程序員,有錢就有算力,有錢就能托底。有錢真的就能為所欲為。同樣對於現在的改演算法之爭,你覺得誰才有真正的話語權?沒有了資金支持的core新幣只能淪為一個新的分叉幣,無論是不是被叫做BTC。其次,比特大陸為什麼不按照自己想法修改比特幣演算法(其實在BCH已經算是這樣做了),因為現在這樣做並不能獲得更多利益,商業公司,不逐利就不能算是商業公司了。如果以後真的有一個實體控制了比特幣的絕大多數算力,那它為了自己的利益,修改演算法就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了吧。

說遠了,讓我們回到交易上來,作為一個炒幣炒了三四年的老韭菜,深知靠炒幣賺錢的不易。如果你沒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話,長期來看其實很難賺到錢的。見過很多運氣好的新人,進場之後價格一路向上不回調兩三個月翻幾倍幾十倍賺得盆滿缽滿的,然而能在高點止盈離場的太少了,幾波過山車之後,大多數人或含淚割肉離場,或每日追悔莫及。對這些新人來說,最缺少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區分自己操作技術和自己運氣成分。誠然,要完全區分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你應該思考,無論操作有了多少盈利,每次操作之後都應該靜下心來平靜地思考一下:我的盈利有多少是因為運氣好?我的操作憑什麼能賺得比其他人多?如果你越來越頻繁地發現自己是在靠運氣好賺錢,那也就能意識到目前的風險,不會沉醉於自欺欺人的夢幻中不能自拔了吧。

其實交易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虛擬貨幣的交易更是如此。除了收穫利潤,單純地享受交易過程的快樂也是很令人開心的。雖然一路走來之前一起炒幣的朋友越來越少,但留下來的也越來越純粹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時聊著東南西北不著邊際的話題,不會交流各種XX幣XX鏈的前景如何,但有行情的時候都會出來,還是會熱鬧一些的。彼此之間不知姓甚名誰但知道都是最單純的交易者。而只有單純的交易者才能長時間享受交易的樂趣,無論行情如何平淡,平淡多久都能堅守交易者的自覺,能活三四年下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生存法則。其實成功的交易者都應該是單純的,他們不會對除了交易以外其他賺錢方式感興趣,開收費群收門票?這點錢看不上的。做網紅大V割韭菜?只想做交易不想做商品。再極端一點的,可能不會對交易以外的其他事情感興趣,遊艇?嫩模?開玩笑的。到了那個境界,大概算是佛系炒幣了吧。

當然我還沒達到那種境界,不過對我來說,炒幣也是一件明顯改變了我人生軌跡的事。小時候不懂事,作為一個小農村的娃兒,從沒去過大城市,思想單純,或者說幼稚。家裡人說,娃兒啊,你要認真讀書,將來考個大學,畢業了國家安排工作,如果能進國企就好啦,鐵飯碗...... 嗯,所以我就認真讀書了,從小學開始,我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也對考一個重點初中/高中/大學 樂此不疲。可是到了大學,當我真的開始嘗試接觸這個社會,發現了自己尷尬的處境,雖然我已經如家人所望一路走來,但前方卻並不是陽光大道,而是一條越來越窄的死胡同。光靠讀書能多大程度改變人生軌跡呢?現在的中國,教育這條連接上下層的小水管已經越來越細了,我們這一代可能就是最後一批有可能靠學習天賦就可以改變人生設定的孩子。而對於我這樣(真·純)應試教育出來的孩子,進了一流大學,然後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比身邊的同學落後了很多。我有什麼呢?學習成績?不準備出國成績有什麼用?家裡有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還指望著你飛黃騰達呢。社會關係?老師好像只跟我說過分數有多重要啊,社會卻一直在跟我說錢有多重要。在一次次碰壁之後,我意識到我的下半輩子也許只能是每天朝九晚五精打細算頂著生活的重壓還房貸過日子。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浪費自己十幾年如一日辛苦讀書換來的這一切。我相信,我的數學知識,我的邏輯能力,我的極度理性,不僅僅能表現在試卷的分數上,也是在這個金融數字化時代的巨大優勢(現在想來,這幾乎是當時我的唯一優勢了)。但是,我到底要怎樣賺到錢呢?當然不是兼職打工發傳單,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要賺錢,必須要直接跟錢打交道,越直接越好。交易?對。可是交易什麼?股票?債券?外匯?指數?紙黃金?或者比特幣?我把聽說過的所有交易標的一個個看過去,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其實說大量時間,也就只有幾個月,但幾個月對於炒幣來說的確是很長時間了,幣圈一天,股市一年,在早期幣圈,早入幾個月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市場)。最後得出結論,交易賺錢並不簡單,因為我無法準確預測價格。無法預測價格就不能保證買入之後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也就不能保證盈利。這個問題對於幾乎所有交易市場都存在,除了一個神奇的市場: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市場。這裡,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裡,同樣的幣可以在不同的交易所交易,而且不同交易所價格之間會存在巨大的價差,更神奇的是這種價差是穩定的!穩定到什麼程度呢?足夠你把虛擬幣提現到另一家高價交易所賣出提現再充值回來還存在。如果兩家交易所價差20%,那隻需要轉四次圈,你就賺到了比本金還多的利潤。在2018年的現在,「如果」只能是一個假設,但在13年和14年,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君不見,btcchina與btce的價差養育出了多少百萬富翁啊。當然,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把幣留到現在,所以只能停留在百萬富翁的階段,這是後話。總之,搬磚作為虛擬貨幣交易特有的操作,非常基礎,也非常有效。從最簡單的兩個交易所相同價格對的價差套利,到相同幣種在不同地區的換匯套利,再到借鑒外匯市場的三角套利或者類似下文袁浩瀚先生的統計套利,軟搬磚硬搬磚,純手工純機器,各種形式,層出不窮。可以說只要虛擬貨幣市場還能進行搬磚,通過交易盈利就是一件可以理性預期的穩定工作,不管將來幣價是現在的一千倍還是現在的千分之一。

讓我們回到當時。雖然套利的機會大量存在,但我知道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因為理智告訴我這種機會不可能永遠存在。我當時沒配電腦,就先借了一個高中同學的筆記本用來交易;買了智能手機,可以用來實時查看價差;開了銀行的到賬簡訊提醒,提現一到賬馬上充值買幣提幣開始下一輪;我的初始本金很少,只有一千多人民幣,必須保證以最大效率利用資金:儘可能縮短充值提現的時間間隔。我必須時刻查看價差,交易所餘額,區塊鏈確認次數還有銀行卡餘額,同時我還要上課,所以操作的時間要盡量安排地與上課時間錯開。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吃飯在看,上廁所在看,睡之前要看,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現在想來,這真是一段忙碌而充實的日子,短短數月我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更重要的是給了自己自信和價值認同,年入百萬,對我來說確確實實是一件可預期的事。而正是基於這種理性的樂觀,我最終堅定地熬過了慢慢陰跌的長夜幾乎沒有丟幣,而我對交易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加上玩這種數字遊戲的天賦也造就了後來加入各種山寨幣版本的三角套利以及機器人入場之後的尋找新陣地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當時刻骨銘心,現在也逐漸淡忘了,時不時會回憶起一些點滴,但懶得去寫一份回憶錄。還是關注當下吧,我想從現在開始把學習的知識整理出來分享,對於讀者來說,這應該比單純地聽我講那些啰啰嗦嗦的往事流水有用得多。如果你覺得好的話就點個贊吧,讀者的認同感是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


程序化交易到底多賺錢(更新中)

程序化交易在虛擬貨幣市場是普遍存在的,雖然我自己不寫代碼,但這些年也認識了不少自己寫代碼交易的大神,而最近的學習中又重新認識到了程序化交易的巨大威力,這裡就作為開場拿出來分享一下吧。

那麼,程序化交易的收益到底有多高呢?

用一句話回答就是:高得外人無法想像。

我說的「無法想像」不是誇張,就是字面的意思。如果你關注知乎的比特幣話題,應該經常會看到知乎上的匿名大神們分享自己一年幾十倍,幾百倍收益率的經歷,無論是否真實,這大概就是想像的極限了吧。然而,對於虛擬貨幣交易的程序員來說,收益率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因為你總會發現:原來有人賺得比我快那麼多?!哦,我好像只提到了收益率,怎麼沒有提阿爾法貝塔夏普回撤呢,嗯,我以前聽過一個笑話,皇帝一定是每天都在用黃金做的鋤頭在種地。

最早接觸到程序化交易是知乎上的一篇先驅性質的文章:

袁浩瀚:青銅時代:中本聰之惑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一個基於搬磚思路的「年化利潤率是280%,而 Sharpe Ratio 在11左右「的神奇交易系統。擁有相近數據的交易系統,在當前的主流量化市場,比如海內外的股票,商品,債券市場是極度罕見的(其實我想說是絕對見不到的)。年化280%,很厲害了是不是?是很厲害,不過就像我提到過的,你總會發現:哈,原來還有人賺得比我快那麼多。那麼到底有多快呢?接下來我會給出答案和以及相應的證明。這種證明不是放一組喊漲喊跌的預言集(微博水平),不是貼幾張交易所提現的截圖(貼吧水平),不是給出一張excel表格記錄的資金變化表(知乎水平),顯然這些都是可以輕易做假的(諷刺的是這些對於大部分熱衷於各種收費群公眾號的小韭菜們也是屢試不爽的)。作為證明的交易記錄都是基於區塊鏈本身的,是開源可查不可偽造的記錄,不過現在呢,讓我們先放一放,回到袁浩瀚先生的先驅性交易系統上來。

就像文中所寫:

准入門檻(資金上、技術上、政策上)越高的東西,策略越簡單,而門檻越低的東西,策略越複雜

我相信袁先生的這套系統現在已經不難編寫了,因為現在准入門檻已經很低,各大交易網站API已經是標配,網上還有各種交易代碼demo,稍有編程基礎就可以改出自己的代碼,或者你也可以找人待寫,像文中這樣簡單的策略,普通的程序員花一周就能搞定。只不過,在普遍0.1%以上手續費的當下市場,這套系統還能不能有這麼高的盈利很值得懷疑。這就是程序化交易的問題,同樣的策略,甚至同樣的代碼和維護,隨著時間過去,收益效果是下降的。而程序員並不能預估下降的程度,因為虛擬貨幣交易這是個競爭激烈又不成熟的市場,新出現的對手,網站的手續費政策,充值提現政策,甚至區塊鏈上養了一批寵物等等意外都可能對你的交易系統造成影響。


推薦閱讀:

已經有正期望值的趨勢交易系統後需不需要參數優化?
是否應該把自己交易的真實情況告訴相親對象?
如何判斷突破買入和回調買入?
為什麼凱利公式不適合用於交易中

TAG:比特幣Bitcoin | 交易 | 虛擬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