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相機好在哪裡?
起首,謝謝悟空問答的約請,但是對付相機我只是個小白,以是我在知乎給你找了一個答覆
徠卡的M系相機和鏡頭體系有如下好處:
1:方便攜帶的體積。除了M8,徠卡的M系呆板都是135全幅的底(M7之前用135膠片)。作為一個全副相機,徠卡M體系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都可以說是相稱簡便的,它的體積乃至可以和如今數碼市場上的M43微單體系相稱,而後者的感光元件只有前者的1/2大。佳能尼康的全副相機固然也很專業,但是相稱笨重,鏡頭很多更是巨型炮筒。
方便攜帶的小體積除了對付
紀實和街拍有相稱緊張的意義,另有便是不引人注目標旁軸小機身和鏡頭沒有太大的打擊性,每每拍攝完成了被攝東西還毫無察覺。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樂意被一支大炮筒指著的。2:更慢的可用快門。玩單反的朋儕都知道「寂靜快門」的見解,即快門速率不克不及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不然會由於相機抖動而導致拍出來的照片含糊。然而徠卡旁軸相機沒有五稜鏡和反光鏡體系,加上做工相稱嚴格的布簾快門,使之實際可用快門可以突破單反的「寂靜快門」的限定。比如要是我用50mm的鏡頭拍攝,在單反上,一樣平常來說1/30s是平凡人手持拍攝的極限了,但是在徠卡旁軸相機上,我可以利用1/15s和1/8s拍出無比銳利的照片,有些場合我乃至能用1/4s手持拍攝!這對付薄暮等時候弱光環境是相稱緊張的。這也是我個人私家遷徙到徠卡旁軸最緊張的緣故起因之一。固然,徠卡的快門無比寂靜,不想單反巨大無比的快門和反光鏡起落聲音,在街拍的時間也是作用巨大的。
3:機器相機無與倫比的可靠性。這一點僅限於最經典的徠卡機器相機,從M7開始,徠卡已經在漸漸的電子化了,不可否定電子化和數碼化的確是相機生長的趨勢。但是,有些惡劣的環境,不是每台相機都可以勝任的。前一陣有一個消息,說有一隊北極探險隊在極地拍攝照片,他們利用的是清一色的徠卡機器相機。由於在那樣的低溫環境下,大多數電子元件都失靈了,只有機器相機才華正常的事變。著實不消到極地,我在東北拍攝的時間就遇到過數碼相機失靈,電子固然方便,但是可靠性和機器還是不克不及比的。
4:無與倫比的做工。我用「無與倫比」這個詞是沒錯的。你大概還傾慕於佳能的紅圈鏡頭,大概你會發明卡爾蔡司的鏡頭在做工上遠超了佳能尼康,但是只有等你真正看到一個徠卡的相機大概鏡頭,你才明白什麼是頂尖程度,什麼是無與倫比,什麼是絕不當協。徠卡某種意義上說和機器表一樣,是工藝品,是一種時間的藝術,是工匠用時間和心血打磨出來的,是即將失傳的工藝和越來越少的頂級工程師和計劃師製造的寶貝。
5:頂級的光學本質。我之以是把這條擺到最其後說,是由於徠卡要是光說照相,它的鏡頭光學本質固然頂級,但是也未必無可相比。很多其他廠的頂級鏡頭,在光學上,大概是不會輸給徠卡鏡頭的,他們輸的,是體積和做工。但是反過來,徠卡的光學本質,永久是在頂級行列的,你買它任何鏡頭都是,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個人覺得是比較容易出片子吧,很多這種類型的相機拍攝的照片都是比較好看的,拍片效果是其他那種相機所達不到的。
推薦閱讀:
※嚴重偏科的特長生|適馬sd Quattro
※微單和單反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發燒不止,聊聊飛思中畫幅相機
※攝影基礎辭彙的英語表達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