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代廣場爆發集會 呼籲關注艾滋病」艾滋病到底有什麼危害?

艾滋病屬於逆轉錄病毒科慢病毒屬中的人類慢病毒組,分為1型和2型。目前世界範圍內主要流行HIV-1。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

我國將HIV感染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2-4周左右。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癥狀。多數患者臨床癥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

(二)無癥狀期

可從急性期進入此期,或無明顯的急性期癥狀而直接進入此期。

(三)艾滋病期

為感染HIV後的最終階段。HIV相關癥狀:主要表現為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發熱、盜汗、腹瀉;體重減輕10%以上。部分病人表現為神經精神癥狀,如記憶力減退、精神淡漠、性格改變、頭痛、癲癇及痴獃等。HIV相關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的常見癥狀:發熱、盜汗、淋巴結腫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難、食慾下降、口腔白斑及潰瘍、各種皮疹、視力下降、失明、痴呆、癲癇、肢體癱瘓、消瘦、貧血、二便失禁、尿儲留、腸梗阻等。

疾病危害

1. 對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時診治、病毒耐葯或藥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殘。同時由於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也常常給感染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2. 對他人的危害:感染者無保護的性行為、多個性伴、共用針具靜脈吸毒及經過母嬰途徑等可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3. 對家庭及社會的危害:雖然我國早已實施對HIV感染者「四免一關懷」的政策,但晚期併發症的治療仍可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



推薦閱讀:

[備份]怎樣讓父母正確面對外婆的老年痴呆症?如何疏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親人的心理問題?…附送護理指導
2017年高血壓有了新標準,你的血壓超標了嗎?
科普時間:公共衛生小史
淋巴瘤的內在邏輯
白衣天使的煩惱

TAG:艾滋病 | 毒品 | HIV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