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愛多」
今天是2017年下半年第一天,想談談「愛多」。
「愛多」,相信很多80後、90後都對此並不陌生。1996年11月,這家以生產VCD機為主要業務的電器公司,邀請了國際影星成龍來代言廣告,一句「好功夫」更是人盡皆知。兩年後,由張藝謀導演的成龍帶領一群人在奔跑的愛多廣告,更亮相在央視黃金檔,那首《真心英雄》更成了經典歌曲。
1997年,當時我還在讀幼兒園,家裡就買了一台愛多VCD機。當年這台機子,主要是用來在家看電影、唱卡拉OK、學鋼琴的。因為這台VCD機,我才有機會看到很多由滾石唱片、寶麗金唱片等一些知名唱片公司製作的MTV,也因此認識了很多知名的港台歌手和音樂家......
(圖片來源:淘寶)
但隨著我後來上小學、中學,「愛多VCD」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而那個VCD機後來也被淘汰了。但有一點我很肯定:「愛多VCD」的確給我的童年留下了多姿多彩的回憶。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回憶愛多。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愛多」後來為什麼消失了?
2007年,我讀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學校圖書館裡看到一本《南風窗》在1999年推出的一起特刊《風雨愛多》。這本專刊就主要剖析了愛多的盛衰軌跡,也講述了愛多的創始人胡志標的故事。我記得當時這本專刊上就提及了1999年4月,愛多的股東之一陳天南委託律師在《羊城晚報》發表了聲明。而正是這份聲明的登出,導致後來愛多爆發了一場瀕臨倒閉的危機,而胡志標和陳天南兩位股東因此交惡。
而到底這個危機是怎麼發生的?我當時還是一知半解,只知道當時胡志標信心滿滿的說要把愛多做成「中國的松下」。後來通過網路和多方面的資料才知道,2000年,「標王」胡志標被捕入獄,後來法院改判,2006年他就假釋出獄,之後改行做企業指導了。而那位陳天南,卻因此背負了「搞垮愛多」的「罪名」,後來在2013年因為涉嫌騙貸而被警方刑拘。據說愛多商標後來也就被汕頭一家公司收購,現在改行做家用電器了.......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愛多當年的風波,因為眾說紛紜,似乎一直是一個謎。
直至最近,我看了由一名財經記者所寫的《中國企業悲情調查》,才似乎了解了愛多的另一面。該書的第十章《重讀愛多》,就引用了愛多的創始人陳天南的反駁,講述了愛多崩潰的真相。
根據作者的陳述,陳天南是在不能接受「搞垮愛多」的罵名這一情況下講述的。按照他的講述,愛多的末落是因為胡志標的「獨斷和盲目」,加上公司本身「經營監管規則的缺位」。陳天南也提出,「經營監管規則的缺位是眾多中國民企暴富之後馬上暴亡的根本原因」。
那麼,陳天南為什麼會這麼講呢?
按照他的說法,1996年愛多的產值打倒10多個億,翌年胡志標赴荷蘭考察,更成為荷蘭國家元首和飛利浦公司隆重接待的重要客戶。但就是在1997年爭奪央視「標王」戰中,胡志標不聽股東的勸告,以重金2.1億奪標。之後,胡志標開始推出「陽光行動」,卻屢屢出現失誤......在這樣之下,他和陳天南的分歧越發嚴重。其後1998年,陳天南提出退股,昔日好兄弟就此分道揚鑣。
然而,後來愛多出現資金周轉困難之後,胡志標又把陳天南請回愛多,但當時愛多總部已經出現大量債主前來追債的惡劣情況,法院也因此查封了愛多部分財產和商標。此外陳天南發現胡志標利用愛多的品牌,私設多家所謂的「愛多公司」。陳天南認為胡志標意圖將愛多資產進行轉移,為了挽回他和債主們損失,所以就授權律師登報聲明,否定了這些「愛多公司」的合法性。
聲明的登出也因此引爆了愛多危機,最後2000年1月,愛多被東莞一家公司向中山法院申請破產令。同年4月,胡志標被汕頭警方拘捕。12月,愛多商標以3000多萬元拍賣給汕頭一家公司。愛多的風波就以這樣的形式告終。
經過一番查證,我覺得不管是《南風窗》的專刊報道,還是網路資料的講述,還是陳天南的「洗冤式反駁」,也不能完全展示愛多危機的種種真相。
但總之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愛多的問題還是在企業監管制度的不完善。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向社會負責,向客戶負責。不管是哪一種企業,既然進入市場,就應該遵守遊戲規則,不能為所欲為。而且,企業的老闆更不能為了自身利益,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但很可惜,縱然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年,在中國民營企業就經常出現同樣的問題。正如這本書的財經記者所說:「愛多的浮沉從側面折射了中國民企普遍潛在的問題:民營企業家的『草根』劣性與個性局限,民企合伙人的規則和監控的缺失。」
事實上,愛多在發展初期,各股東並沒有注意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監管制度,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僥倖做大了,但因此暴露的問題卻沒有根本的解決。最後,不管是後來坐牢的胡志標,還是他的昔日好友陳天南,還是其他股東,都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愛多的問題不僅是愛多一家公司的問題,很多企業都會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些年,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日益強盛,不少企業遇到了被迫倒閉和轉型的情況,大概就是所謂的「新常態」吧。當中很多企業就是沒有注意內部監管,任由董事會的股東之間的鬥來鬥去,當的內耗苦了公司的高管和一眾員工。例如已經停播的亞洲電視,在1998年以後不斷易主,公司內部股權爭議經常白熱化,加上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公司的內耗,已經大大打擊了公司上下的士氣。最後亞視還是面臨停播和被收購的下場。
大量事實證明,企業的管理制度必須要確立並有效執行。因為企業不是老闆一個人的,也不只是某一個人的,任何一家企業都要對社會,包括對員工、對客戶負責。至於怎麼負責?這就需要一套嚴明的管理和監督制度,而企業的股東們都應該服從這個制度,而不是當它「形同虛設」。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股東都不可能自我膨脹,也不可能肆意妄為、獨攬大權。
令人欣慰的是,愛多的案例已經成為中國商業的經典案例,也進入了很多高校的MBA課堂。當然這對諸多創業者帶來的教訓是相當深刻的。經過我的一番資料搜查和思考,我也覺得大家可以從愛多的興衰中,有更多的認識。
最後,我還是要感謝愛多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二零一七年七月一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