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軍制

秦國佔據的是西周的老家,根據度量衡考古,秦國使用的是和東周、陳國、晉國部分地區一樣的度量衡體系,所以可以認為這就是西周的度量衡體系。根據這套體系,可以反推西周和秦國的基層行政軍事體制。

5口之家2丁,西周初期12家24丁為1村,16村192家加貴族10室為1甸,5甸為1鄙、10甸為1邑、20甸為1都。到了商鞅變法時,人口繁衍,商鞅分公田、開阡袹,1頃等於原來1夫的2.5倍,原本四家的田地,現在可以養六家,1甸百井200(192+10)戶增加為300戶。隨著生產力的進步,1甸西周出1車,商鞅出3車。原本1甸,西周只有100人3甲、春秋初期有100人5甲、商鞅有300人15甲、長平有300人60甲、兵馬俑有300人210甲。

同時商鞅還廢除了原本200戶里100隧人不當兵的習俗,現在1甸300戶600丁300丁都當兵,但是只有伍長60人是士,也就是爵位上的公士,原本諸侯的兩司馬才能當下士,天子的伍長才能當下士,但是秦地原本就是天子之地,春秋很多諸侯最後也無視天子,伍長就是士,到了商鞅變法,伍長還沒有甲,到了長平之戰時,伍長公士也有甲了,而兵馬俑里那些低級長戟甲士居然達到了所有長戟兵的七成,不知道是選拔的精銳還是各地披甲率已經如此。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目前已經發現了七個高級軍吏俑,其不必參與作戰的裝扮,而秦軍千夫長按律是要參與殺敵的,顯示這些兵馬俑的級別高出了普通秦軍一級。比如軍陣的最前列,是秦軍的先鋒,由兩百多個無甲兵俑(三百射)和三個軍官組成,軍官戴單板冠,是以五百主為百夫長。而兵馬俑那些沒甲長戟兵和弩兵則是普通的庶人。庶人以下是奴隸(庶子)。公士有田1頃、1宅、1奴隸(庶子),因為1頃相當於現在80市畝,一家人,休耕一半,也還是耕不完,必須再加上一個奴隸(庶子)才能耕40市畝。

職務和待遇是兩套體系,但又是彼此相關的,比如職務是地級市市長、待遇是正廳級,而職務是縣級市市長,待遇是正處級。西周的士大夫制、秦漢的二十等爵制就是待遇,西漢的石也是待遇,二者是可以轉化的,類似正團級可以轉化為上校或中校軍銜。

西周實行的是職務伍長(待遇天子下士)、職務兩司馬(待遇諸侯下士、天子中士)、卒長(諸侯中士、天子上士甸長)、旅長(諸侯上士、天子下大夫鄙長)、師長(諸侯下大夫、天子中大夫都長)、軍長(諸侯中大夫、天子上大夫卿)的體制。

而隨著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的出現,和人口的繁衍(1都邑5千戶發展為1縣1萬戶),開始發展為職務5人伍長(待遇晉國下士)、職務25人兩司馬(待遇晉國中士)、100人卒長(晉國上士)、500人旅長(晉國下大夫甸長)、2500人師長(晉國上大夫鄙長)、12500人軍大夫(晉國下卿都長)、軍佐(晉國中卿縣長)、軍將(晉國上卿郡長)的體制。

根據《武經總要》引《裴子新令》,結合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漢簡、出土兵器十六年大良造庶長鞅、商君書、史記秦始皇本紀琅邪台刻石,以及史記記載商鞅前後兩次獲封大良造:商鞅變法初期,很可能只有十二等爵,大良造是第十二等爵。待遇,一級,公士1頃,職務,伍長。二,上造2頃,什長。三,簪裊3頃,50人屯長(兵馬俑里戰車上那三人之一),短兵精銳5人。四,不更4頃,百將(兵馬俑里戰車上那三人之首),100人列長,短兵精銳10人,不用參與夜間巡邏。五,大夫5頃,五百主,500人隊長(兵馬俑里戴單板冠者),短兵精銳50人。六,官大夫(樊噲國大夫)5+2=7頃,二五百主,1000人官長(兵馬俑里戴分叉冠者,需要參與殺敵),短兵精銳100人。七,公大夫(七大夫、樊噲列大夫)7+2=9頃,候,5千人曲長(一縣5000戶,所以級同縣丞,所以見面不拜,兵馬俑里拄劍而立者),短兵精銳200人。八,公乘(樊噲上間)20頃,校尉/都尉,2萬5千人部長,短兵精銳1000人。九,五大夫25頃,將軍12萬5千人(王陵以5校尉攻邯鄲,後增加為10 校尉,亡5校尉),短兵精銳4000人。十,客卿左庶長74頃(左翼帥)25萬人。十一,正卿右庶長74+2=76頃(右翼帥)25萬人。十二,大良造庶長(主帥)25萬人。商鞅一開始只可能是客卿左庶長(商君書),公元前354年佔領河西(50萬人口)後升正卿右庶長(商君書),公元前352年佔領安邑(80萬人口)後升大良造庶長(出土兵器)。商鞅變法初期秦國只剩200多萬人口,一家五口出二丁,十二等爵制對應大概是75萬男丁,沒必要設置那麼多等級。

公士:兵馬俑中身穿鎧甲、不戴頭巾的步兵就是「公士」。

上造:兵馬俑中身穿鎧甲、戴著麻布頭巾的步兵就是「上造」。

簪裊:「裊」有馬具的意思,簪裊就是給馬帶上馬具。顯然這是和車騎相關的兵種獲得的爵位,周制一車百人,兵馬俑里車上兩個副手就被認為擁有這個爵位,身穿的鎧甲也更厚實嚴密。這一等級算是50人屯長。公元前186年漢代的《田律》和《戶律》規定受田數額為3頃(300畝,240步為1畝),受宅數額為3宅(宅地的標準是以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出土秦代竹簡表明:在軍中,每頓吃的飯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裊可以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乾草也說明其與車騎相關。

不更:戰車上三人中的車長。因為一個夜間巡邏隊只有50人,所以百夫長不必參與巡邏。

《史記 ? 商君列傳》記載:行之十年(公元前346年),秦民大說...鄉邑大治...於是以鞅為大良造。商鞅變法後期,秦國地盤增大,人口也因為推廣牛耕而增多,增加到十六等爵,大良造是第十六等爵,最後又增加到二十等爵。待遇,一級,公士,職務,伍長。。。(根據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310f41af56、311f30、312c150、313c151,以後的各級一直到關內侯,俸祿差距,隆殺以兩,只有2,應該屬於平級,都是卿)十,客卿左庶長74頃(左翼帥2將軍10校尉),十一,正卿右庶長76頃(右翼帥2將軍10校尉),十二,左更78頃(2將軍10校尉),十三,中更80頃(2將軍10校尉),十四,右更82頃(2將軍10校尉),十五,少上造84頃(中軍副帥),十六,大上造(大良造)86頃(中軍帥),十七,駟車庶長88頃(後勤帥2將軍10校尉),十八,大庶長90頃(主帥),十九,關內侯(倫侯)95頃,二十,徹侯/通侯(列侯)105頃。二十等爵制對應400萬人口、150萬男丁,而因為奴隸眾多(公士階層30萬、上造階層30萬、簪裊階層9萬、不更階層6萬、大夫階層1.5萬、官大夫階層1萬),則總人口大概能達到480萬人口。

秦始皇統一後,於琅邪台刻石,史記秦始皇本紀: 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徹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關內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大庶長)隗林、丞相(駟車庶長)王綰、卿(大良造)李斯、卿(少良造)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

只有伍長、什長、屯長級的甲首才算軍功,無甲小兵是要俘虜作為奴隸的,不然公士、上造 、簪裊、不更的奴隸哪裡來?

周朝是用耳朵記功,秦國是鼓勵用腦袋,因為可以嚇人,誰敢和腰間一圈腦袋的秦兵對戰?而且古代很多人不懂如何確定敵人是否被殺死,以至於有人裝死被割掉鼻子後逃過一劫,但是砍掉腦袋就肯定能殺死了。

《商君書》其有爵者乞無爵者以為庶子,級乞一人。其無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隨而養之軍。 爵自一級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爵自二級已上至不更,命曰卒(100人為卒)。

其戰也五人來簿為伍,一人羽而輕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則復。

夫勞爵,其縣過三日有不致士大夫勞爵,能。

五人一屯長(50兵、短兵甲士什長5人),百人一將(1000兵、短兵甲士什長100人)。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得三十三(甲)首以上(兩者相當,殺敵三分之一),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

五百主(500兵),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1000兵),將之主,短兵百。千石之令(1萬戶)短兵百人,八百之令(8千戶)短兵八十人,七百之令(7千戶)短兵七十人,六百之令(6千戶)短兵六十人。國封尉(25000兵),短兵千人。將(125000兵),短兵四千人。戰及死吏,而輕短兵,能一首則優。

(125000人、24000甲)能攻城圍邑斬(甲)首八千已上(殺敵三分之一),則盈論;(25000人、4000甲)野戰斬(甲)首二千(兩者相當,殺敵二分之一),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五大夫)盡賞。

行間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為上造也;故爵上造,就為簪裊、就為不更;故爵為大夫,爵吏而為縣尉(短兵百人),則賜虜六,加五千六百,爵大夫而為國治,就為(官)大夫;故爵(官)大夫,就為公大夫(七大夫)、就為公乘、就為五大夫,則稅邑三百家;故爵五大夫,皆有賜邑三百家,有賜稅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稅邑六百家者,受客(卿),大將、御、參皆賜爵三級;故客卿相(左庶長),論盈,就正卿、就為大庶長(右庶長);故大庶長(右庶長)就為左更;故四更(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也,就為大良造。

以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其縣四尉,訾由丞尉。 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其獄法,高爵訾下爵級。高爵能,無給有爵人隸仆。爵自二級以上,有刑罪則貶。爵自一級以下,有刑罪則已。

小夫死,以上至大夫,其官級一等,其墓樹級一樹。

其攻城圍邑也,國司空訾其城之廣厚之數。國尉(太尉)分地,以徒、校分積尺而攻之,為期,曰:「先已者當為最啟,後已者訾為最殿,再訾則廢。」內通則積薪,積薪則燔柱。陷隊之士,面十八人。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後;不能死之,千人環,規諫,黥鼼於城下。國尉(太尉)分地,以中卒隨之。將軍為木壹,與國正監、與王御史,參望之。其先入者,舉為最啟;其後入者,舉為最殿。其陷隊也,盡其幾者;幾者不足,乃以欲級益之。

然後我們來看長平之戰,秦國80萬奴隸380萬民,也就是150萬丁,也就是30萬公士甲士,這些人有奴隸代替耕種,可以脫產作戰。為了應對西北游牧、太原趙軍、虎牢關魏韓軍、武關楚軍,需要留10萬甲士在各地防守,進攻長平的就只有20萬甲士40萬勞役。趙國三百萬人口100萬丁,其中20萬是甲士,除了太原守軍,大概15萬甲士集中在長平,另有勞役30萬。秦軍前期損失3萬甲士、後期損失7萬甲士,幹掉了趙軍,這10萬損失里是有保底3萬敢死隊是可以升一級的,秦王還徵發了附近河內郡10萬壯丁,也是保底升一級,再加上10萬秦軍,也就至少需要23萬奴隸用於獎勵,趙軍45萬人,前期損失3萬,後期戰死、餓死、坑死的主要都是渡河的12萬甲士和5萬韓地民兵,留守的25萬勞役至少殘存23萬。之後秦軍趁勢佔領長治盆地、太原盆地和洛陽盆地,但是因為這些地方守軍不足5萬,基本是沒多少軍功的,秦國軍功重野戰而輕占城,曲5千人1000甲士野戰消滅2000甲士才算立功,部1萬5千大軍、5千甲士攻城則要8000甲士人頭。百將手下1000人只有100甲士,要拿到33甲首,百將直至屯長才能升級,自己拿不到甲首還要被處死。

《史記》(樊噲)初從高祖起豐,攻下沛,高祖為沛公,以噲為舍人。從攻胡陵、方與,還守 豐。擊泗水監豐下,破之,復東定沛,破泗水守薛西。與司馬?戰碭東,卻敵, 斬首十五級,賜爵國大夫(官大夫,千夫長)。常從,沛公擊章邯軍濮陽,攻城先登,斬首二十三級, 賜爵列大夫(公大夫、七大夫,曲長)。復常從,從攻城陽,先登,下戶牖,破李由軍,斬首十六級,賜上間爵(公乘,部校尉)。從攻圍東郡守尉(部長)於成武,卻敵,斬首十四級,捕虜十一人,賜爵五大夫。從擊秦軍,出亳南。河間守軍於杠里,破之。擊破趙賁軍開封北,以卻敵先登,斬候(曲長)一人,首六十八級,捕虜二十七人,賜爵卿(右庶長)。從攻破楊熊軍於曲遇。攻宛陵,先登,斬首八級,捕虜四十四人,賜爵封號賢成君。從攻長社、轘轅,絕河津,東攻秦軍於屍,南攻秦軍於犨。破南陽守齮於陽城。東攻宛城,先登。西至酈,以卻敵,斬首二十四級,捕虜四十人,賜重封。攻武關,至霸上,斬都尉(部長)一人,首十級,捕虜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郡、縣二級制,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秦制「大率(縣)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銀雀山漢初竹簡《庫法》:「大縣百里(其食者半),中縣七十里,小縣五十里。大縣兩萬家,中縣一萬五千家,小縣萬家(近5760家農村人口,以及隨著產量生產力的提高和非農人口的增加,而繁榮起來的小都3000家人口和4個縣鄙各500家人口)」。所謂戰國時郡比縣小,很可能是錯把「都」看成了「郡[都]」。都,在戰國以後專指點而不指面,但是周朝的都,既指點也指面。《說文》中的註解稱「地方千里,鄉為百縣,縣有四郡[都]」,正方形邊長一千周里,有100個正方形邊長一百周里的大都。郡音形同君,是國家級別的,五十周里的小都離戰國的國家,面積差太遠了。漢朝一個郡一般有20個縣,王國一般有4到8個縣。所以只能是古人錯別字了。

《續漢書 百官志 一》載:「將軍,不常置。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各25000步兵、5000騎兵)。部,校尉一人。。。其不置校尉部(5000騎兵),但軍司馬一人。。。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門有門侯。

裨將軍

同時管理下屬的騎兵部校尉的5000~10000人和車步兵部校尉的25000人。五代到宋初,馬步軍都指揮使之下,也是分馬軍指揮使和步軍指揮使。日本戰國,部將之下,也是分騎兵的侍大將和步兵的足輕大將。

車步兵部曲: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漢簡有「左部右曲侯」、「右部右曲侯」及「後曲侯」。曲下有官,官下有隊,如「曲前、左、右官前隊」。隊下又有列、屯、什、伍,如「什以肩章別,伍以肩左右別」、「五人為伍」。(《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325、307,《文物》1981年第2期)

大將軍營五部《續漢書》,分左前中右後五部《大通漢簡》。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假軍司馬為副,比千石《續漢書》,統率25000人(周朝以12500人為軍)《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不置校尉部(12500人),但軍司馬一人,比千石《續漢書》。部下有曲,分左前中右後五曲《大通漢簡》,曲有軍侯{候}一人,假侯{候}為副,比六百石《續漢書》,統率5000人(周朝以2500人為師)《中國全史軍事卷》。曲下有官,分左前中右後五官《大通漢簡》,官有二五百主{千人}一人,五百主為副,統率1000人(周朝以500人為旅)《中國全史軍事卷》。官下有隊,前後隊,隊下有列,分左前中右後五列《大通漢簡》,列有百將一人,屯長為副,統率100人(周朝以100人為卒)《中國全史軍事卷》,比二百石《續漢書》,屯長統率50人(周朝以25人為兩)《中國全史軍事卷》。屯下有什,什長一人,伍長為副,統率10人(周朝以5人為伍)《大通漢簡》。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卿1000石,五大夫800石,公乘600石,公大夫曲候500石(291c214、236f104),官大夫400石(284c174、442f46、444f52、445f29、446c116、450c105、464f115、465f116、466f117),大夫300石(292c213),以下200石(237f103)。卒長500石

周朝1個都有2個州,各2500兵,1個都有25個成,1個成有2個卒,各100人。

其餘將軍,置以征伐。無員職,亦有部曲、司馬、軍候以領兵。其職吏部集各一人,總知營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稟假掾史主稟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明帝初置度遼將軍,以衛南單于眾新降有二心者,後數有不安,遂為常守。

文帝三年,濟北王反,以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將四將軍、十萬眾,擊之。

此時騎兵不多, 一個裨將軍統率25000人,四個就是十萬。

邊郡太守領兵也多分部曲。《漢書 李廣傳》載:「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屯。及出擊胡,而(李)廣行,無部曲行陳,就善水草頓舍,人人自便,不擊刁斗自衛,莫府省文書,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自便。……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為名將,然匈奴畏廣,士卒多樂從,而苦程不識。」李廣為太守,領軍不分部曲是作為特例出現的,一般太守行兵還是如程不識那樣嚴分部曲。

《漢書 韓安國傳》:「漢伏兵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

王恢等皆罷兵。上怒恢不出擊單于輜重也,恢曰:「始約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眾不敵,祗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

馬邑伏擊基本不算出塞,所以人特別多,估計有很多是民兵,也並沒說只有五個將軍

發天下兵數十萬,將屯將軍王恢部也不過步騎三萬,估計步兵25000,騎兵武帝初期少,5000騎

武帝元光六年,拜衛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軍各萬騎」。

《漢書 衛青傳》載:「元朔五年春,令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衛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俱出右北平。」衛青時為車騎將軍(《武帝紀》為大將軍,似誤。),出高闕。蘇建等四將軍統屬於衛青俱出朔方。《武帝紀》載此次出兵十餘萬人。

則四將軍每將統領25000人。

武帝元朔六年,衛青將六將軍出定襄。據《漢書 武帝紀》共「十餘萬騎」。《漢書 衛青傳》載:「明年春,大將軍(衛)青出定襄,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僕(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咸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月余,悉復出定襄,斬首虜萬餘人。蘇建、趙信並軍三千餘騎,獨逢單于兵,與戰一日余,漢兵且盡。信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匈奴誘之,遂將其餘騎可八百,奔降單于。蘇建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青。青問其罪正閎、長史安、議郎周霸等:『建當云何?』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閎、安曰:『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禽也。」今建以數千當單于數萬,力戰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後無反意也。不當斬。』……」

趙信蘇建應該是帶著少數騎兵離開步兵騎兵大隊獨自追擊,中了埋伏

武帝元狩四年,大將軍衛青出定襄。按《漢書 武帝紀》記載是將四將軍,與霍去病各將五萬騎、步兵數十萬。《漢書 衛青傳》載:「郎中令李廣為前將軍,太僕公孫賀為左將軍,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襄為後將軍,皆屬大將軍。……青之與單于會也,而前將軍(李)廣、右將軍(趙)食其軍別從東道,或失道。大將軍引還,過幕南,乃相逢。」《漢書 李廣傳》載:「大將軍青出塞,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李)廣並於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辭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乃令一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大將軍陰受上指{旨},以為李廣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廣。廣知之,固辭。大將軍弗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曰:『急詣部,如書。』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象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惑失道,後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乃遇兩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曰:『青欲上書報天子失軍曲折。』廣未對。大將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廣曰:『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中將軍應該是大將軍的本部,所以衛青支走前將軍李廣,自己率中將軍公孫敖和單于硬扛

《漢書 霍去病傳》則說「去病車重與大將軍軍等,而亡裨將。悉以李敢等為大校,當裨將,……」而同傳所載武帝語則說李敢為「校尉敢」。

霍去病是驃騎將軍,沒有步兵,所以沒有裨將協調步騎。

元狩四年出兵的例子中,大將軍統屬前後左中右五將軍。這裡李廣以前將軍所領的軍隊,李廣自稱為「臣部」,長史行書督促李廣「急詣部,如書」。可見統屬於大將軍的五位將軍,其軍隊即大將軍的「部」。部的長官,大將軍則為裨將,裨將李廣的部下面還有「諸校尉」。而驃騎將軍為大校即校尉。

李廣似乎還替趙食其和他的兩個校尉也擔了責任,反正都是要死

《漢書 趙充國傳》載: 「遂上屯田奏曰:『……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

上報曰:『皇帝問後將軍,言欲罷騎兵,萬人留田,即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伏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便,復奏。』

充國上狀曰:『……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更士萬人,留頓以為武備,因田致谷,威德並行,一也。……』」

據此,趙充國的計劃留下一萬二百八十一人屯田,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有九校,那麼一校當千餘人,是裁剪前25000人保留職務。

《漢書 李陵傳》,「天漢二年,天漢二年,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召見武台,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陵對:「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陵於是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營,舉圖所過山川地形,使麾下騎陳步樂還以聞。步樂召見,道陵將率得士死力,上甚說,拜步樂為郎。

陵至浚稽山,與單于相直,騎可三萬圍陵軍。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陳,……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

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餘人。虜不利,欲去,會陵軍候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以黃與白為幟,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

成安侯者,潁川人,父韓千秋,故濟南相,奮擊南越戰死,武帝封子延年為侯,以校尉隨陵。……士尚三千餘人,……」

李陵以騎都尉領兵,應該是用吃空餉的辦法養虎士,韓延年似乎是個特例,校尉聽命都尉,估計年紀小,屬於榮譽校尉,可能是守備居延的校尉,而不是標準編製野戰兵團的校尉,甚至可能是北軍八校率部到邊疆

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竇固、耿忠以都尉將萬二千騎出酒泉塞,耿秉以都尉將萬騎出居延塞,騎都尉來苗、護烏桓校尉文穆將萬一千騎出平城塞擊匈奴。

十七年,奉車都尉竇固並駙馬都尉耿秉及騎都尉劉張軍萬四千騎擊車師。《後漢書 耿秉傳》載:「車師有後王、前王,前王即後王之子,其廷相去五百餘里。固以後王道遠,山谷深,士卒寒若,欲攻前王。秉議先赴後王,以為并力根本,則前王自服。固計未決。秉奮身而起曰:『請行前。』乃上馬,引兵北入,眾軍不得已,遂進。並縱兵抄掠,斬首數千級,收馬、牛十餘萬頭。後王安得震怖,從數百騎出迎秉。而固司馬蘇安欲全功歸固,即馳謂安得曰:『漢貴將獨有奉車都尉,天子姊婿,爵為通侯,當先降之。』安得乃還,更令其諸將迎秉。秉大怒,被甲上馬,麾其精騎徑造固壁。言曰:『車師王降,訖今不至,請往梟其首。』固大驚曰:『且止,將敗事!』秉厲聲曰:『受降如受敵。』遂馳赴之。安得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秉將以詣固。其前王亦歸命,遂定車師而還。」耿秉雖然統屬於竇固,但仍然可以率領其兵。所謂「固壁」指的是竇固的營壘。也可以看出,耿秉部與竇固部是分營的。

昭帝元鳳三年以中郎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二千騎擊烏桓。

宣帝本始二年,遣前將軍及其餘雜號四將軍將十五萬騎擊匈奴。神爵元年,遣二將軍將六萬人擊西羌,後又拜辛武賢為破羌將軍,只將兵六千一百人。

西漢元帝永光二年,遣右將軍馮奉世(為將屯將軍),將一萬二千騎擊西羌,後有拜太常弋陽侯任千秋為奮威將軍{奮威將軍},將五校六萬餘人與之並進,後又拜定襄太守韓安國為建威將軍統募士萬人。

五校六萬餘人,應該是步兵2校5萬人、騎兵3校合計萬餘人。

後漢多以車騎將軍、中郎將、校尉及都尉領兵。所統騎兵人數也相差懸殊。

明帝永平十六年擊匈奴,騎都尉來苗、護烏桓校尉文穆將一萬一千騎。

章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僅將四千騎出朔方擊匈奴。

《武經總要》曾公亮_武經總要txt 宋 曾公亮_《武經總要》pdf在線閱讀_兵家_子部_國學大師

武經總要 前集?卷七_小精靈兒童網站【圖片】武經總要前集·卷七·本朝八陣法【北宋吧】_百度貼吧

引用加修改goryhell兄的【圖片】由唐代的裴子新令腦補西漢上孫家寨漢簡中的軍陣【古德里安吧】_百度貼吧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一批漢簡裡面記載了一些軍陣的名稱,比如「方」,「圓」,「牡」,「沖方」,「浮苴」,「兌武」,等,並且有關於陣型變化的記載,可惜因為上孫家寨漢簡殘損嚴重,僅從簡文無法得知這些陣型的具體布置方式。

在漢朝之後的南朝《昭明文選 卷五十六 封燕然山銘 班孟間》有一段註解:雜兵書,八陣者:一曰方陣,二曰圓陣,三日牝陣,四曰牡陣,五曰沖陣,六曰輪陣,七曰浮沮陣,八曰雁行陣。

而到了唐朝後期有一個叫裴守一或裴緒的人(此人二十四史無傳,詳細事迹已不可考),他寫了一本《裴子新令》,歷史上也叫《裴子法》,裡面有他托偽孫子所推演的所謂孫武子八陣加一個常山蛇陣,而八陣的名稱就是:方陣,圓陣,牝陣,牡陣,沖方陣,輪陣,罘罝陣,雁行陣。與南朝《昭明文選卷五十六 封燕然山銘 班孟間》中講到的名稱體系相同,同時這些陣型名稱也出現在上孫家寨漢簡裡面。所以本文試著用《裴子新令》里的陣法體系推測一下上孫家寨漢簡里的軍陣可能的形式。

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

方陣

漢簡(均出自《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下同):

爲方□

爲方。。。校尉居(中)。。。前後次曲口。。。口曲次相隨,左右官並隨。。。相隨,左右官口前後。。。五人曰伍。。。(隊)居七[廿]步,隧[隊]閒右[廿]步□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內的字是《裴子新令》中疑似與上孫家寨漢簡所述內容相同的部分,下同):

右,【為方陣】,法曰:舉白旗,聞鼓音。左部居左,右部居右,前部居前,後部居後,中部【居中。部皆並置校尉】,左右中央司馬各按部以【前後曲相次】,曲以【左右官

】相當,官以【前後隊】相隨。隊以百人為列,列以十人為對,對以【五人為伍】,各按其處,無動。隊分為團,團合為隊,謂之分合。卒一人居地二步,【一隊方十步,廣二十步,隊間容隊。】曲廣十步,曲間容曲。部袤百八十步,部間容部。陣廣四百六十步,陣間容陣。凡設方者,所以弛張也,高平利方,方利變矣。

可能的關係:講述方陣的布陣方法

圓陣

漢簡:

前曲前居,中部前部右部前曲前居,中

曲並左

以縱爲圓之法。(這句到底是為「圓」之法,還是為「雲」之法,漢簡在集釋的時候存在爭議,這裡姑且認為是「為圓之法」)

口成圓而止(同上,這裡姑且認為是圓)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以方陣為【圓陣】,法曰:舉黃旗,聞二鼓音。【前部前曲】出其前,前部後曲出與之並。後部後曲出其後,後部前曲出與之【並。左右】部及中部各旋向,左右衛騎隨之,校尉司馬部後居地如法。四方高利圓,圓利守。

可能的關係:講述方陣變為圓陣的方法

牝陣(曲)

漢簡:

其後曲為左翼,右部前曲為右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以方陣為牝陣,法曰:舉黑旗,聞三鼓音,前部前曲出在左部前,【為左翼】;後部前曲出在【右部前,為右翼】。中部前曲、左右騎隊分為左右,與後隊並校尉、司馬部

後居地如法。左右高利牝,牝利吞也。

可能的關係:這裡腦洞略大,講述方陣變為牝陣的方法,而漢簡的牝陣可能與裴緒的牝陣有差異

牡陣(銳)

漢簡:

牡陳(陣)右衝方之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牡陣勝沖方】,前眾後疏,戰者相促,居者有餘,牡背高向下,因其地勢,以潰其虛,可以敗敵也。法曰:得地助者昌,失地助者亡。故牡勝沖方。

漢簡:

以橫爲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前而口

鼓,左部前曲左〈在〉

□左部前曲左官

其後口曲右部前曲左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以方陣為牡陣,法曰:舉朱旗,聞四【鼓音,右部前曲出在後部前】,【左部前曲出在前部前】,相去二十步,左右官各前進二十步為觜,中部前曲左右隊前次之,校尉司

馬部後居地如法。後高前下,利牡,牡利潰。

可能的關係:橫隊形式的方陣變為牡陣之法

漢簡:

縱爲兌(武)

這一句《武經總要》上沒有對應的《裴子新令》內容,但是應該講的是縱隊變成牡陣的方法

另外《裴子新令》有所謂直陣的說法,可能就是指縱隊陣型

裴子法五陣之法,一鼓,舉黑旗,則為曲陣;二鼓,舉朱旗,則為銳陣;三鼓,舉青旗,則為【直陣】;

以上都腦補為講牡陣

沖方陣(直)

漢簡:

衝方口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沖方陣】,即五行之木陣,孫子之沖方,吳起之直陣,諸葛亮之折衝也。舉青旗,鳴鼓,則為之。前高後下,左右或險,則利為沖方,可以勝車輪。兵得成行,善亂敵而畏

險阻。沖方守險以疲車輪,故沖方勝車輪。

右以方陣為【沖方陣】,法曰:舉青旗,聞五鼓音,左右二部出在前、後、中三部前,並列相從,而居校尉司馬部後居地如法。前高後下,利沖方,利爭險也。

可能的關係:講述一種叫沖方陣的陣型,並且說明方陣變為沖方陣的方法。

【右沖方陣】,即五行之木陣,孫子之沖方,吳起之直陣,諸葛亮之折衝也。舉青旗,鳴鼓,則為之。前高後下,左右或險,則利為沖方,可以勝車輪。兵得成行,善亂敵而

畏險阻。沖方守險以疲車輪,故沖方勝車輪。

可能的關係:講述牡陣戰勝沖方陣的原理

車輪陣

漢簡

聞鼓音左部前曲左右官後遂皆在間客□  

方陳(陣)為將車        

曲前與右官前隊

左右部後曲步而

曲前與右官前隊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又以方陣為車輪陣,法曰:舉熊旗,聞六鼓音,【左部前曲後隊左右官、後曲前隊左右官,各左】移出二十步,右部亦如之,相近如鼓翼狀。校尉司馬部後居地如法。平易

利車輪,車輪利進矣。

二者可能的聯繫:講述方陣變為車輪陣的方法,並且說明「左右部」的變陣動作

罘罝陣

漢簡

口爲浮苴之法,一校

右部前曲右官相口於前左右

部後曲各以官隨其□□前曲

口前左右官

口居後曲後口

部後曲口右部前曲左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以方陣為【罘罝(浮苴)陣,陣法曰:舉鵾旗,聞七鼓音,左右部前曲左右官居前橫列,後曲居後】亦如之,中部及前後部曲等布地如法。斥澤利罘罝(浮苴),罘罝(浮苴)

利救。

可能的關係:方陣變為罘罝(浮苴)陣的方法,並且可以看出,漢簡記載的變陣動作比《武經總要》上引述的《裴子新令》要複雜。

雁行陣

漢簡

其後曲次之

其後曲次

與前

曲前與其後曲左投

部前曲右投足

右投足

口後曲右投足,前曲□

【前後】部後曲各以官隨□□其前曲

前後曲以次

相隨校尉

後曲次□

《武經總要》引用《裴子新令》

右以方陣為雁行陣,法曰:舉雕旗,聞八鼓音,中部前曲進,前出為首,【其後曲次之,與前部前曲、後部前曲並前,前部後曲左斜官曲相隨】,後【部後曲】右斜官曲【相

隨】。右部卻次、後部曲皆右斜,亦官曲相隨。左部卻,【次前部後曲皆左斜】,亦【官曲相隨】。【校尉】司馬部後居地如法。城丘利雁行,雁行利繞也。

二者可能的聯繫:講述方陣變為雁行陣之法,並且可以看出,漢簡記載的變陣動作比《武經總要》上引述的《裴子新令》要複雜。

漢簡:衝其心口

《武經總要》內容,這裡不算是引述《裴子新令》,而是《武經總要》作者自己的論述:

本朝八陣法法曰:八陣者,蓋本《裴子新令》方、圓、牝、牡、沖方、罘、車輪、雁行之名也。今約李靖陣法,用一萬四千人為之馬步軍,益以五十人為一隊,計二百八十隊,

步軍二百隊,馬軍八十隊,分為中軍、左右虞候、左右前後七軍。凡布陣,一卒佔地二步,一馬縱橫二步,陣中每十人為列,皆面面相向,背背相承,陣間容陣,隊間容隊。大抵

前御其前,後御其後,左防其左,右防其右。陣有八門,所謂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俱至者也。其駐隊者,即今之陣腳兵也。戰鋒隊、戰隊、跳蕩、奇兵者,即今

之陣內戰兵及無地分兵也。右虞候、右軍者,即今之先鋒、策先鋒將也。前軍、後軍者,即今之左助、右助將也。左虞候、左軍者,即今之殿後、策殿後將也。但古今玄立其名,

故學者感而難曉。每出戰,則馬步迭用,更戰更息,循環無窮。戰鋒隊出,則為銳陣,狀如鼎足,左右戰隊各分為兩列,如雁行翼之。故以正合,以奇正者,陣也,金鼓之嚴衛,

將帥之大防,奇兵之機要。奇因正則出不意,掩不備,欲圖西北,先擊東南,視彼虛實,【沖其心腹】,可以決勝矣。

可能的關係(這裡腦洞更大一些):漢簡與《裴子新令》中的陣法都有衝擊敵人心腹的說法

還要說明一下,《裴子新令》里軍隊的編製與上孫家寨漢簡里的不太一樣,

學者李零嚴格基於《上孫家寨漢簡》釋文推到了西漢末期的編製

(伍)5人隊,

(什)2個5人隊組成10人隊,

(隊)5個10人隊(前後左中右)組成50人隊,

(官)前後兩個50人隊組成百人隊,

(曲)左右兩個百人隊組成200人隊,

(部)前後兩個200人隊組成400人隊,

(校)左右前中後組成2000人團,

(軍)2個2000人團組成一軍

以下是他的推導依據

李零推論其實不是很嚴謹,敦煌漢簡里,單說曲,前後左右中都出現過

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漢簡有「左部右曲侯」、「右部右曲侯」及「後曲侯」。曲下有官,官下有隊,如「曲前、左、右官前隊」。隊下又有列、屯、什、伍,如「什以肩章別,伍以肩左右別」、「五人為伍」。(《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325、307,《文物》1981年第2期)

而《裴子新令》的編製與李零推導的編製體系有相似的地方,

五人為伍……十人為一列......凡百人曰隊,二隊曰官,二官曰曲,二曲曰部。

(伍)5人隊

(列)10人隊,

(隊)10個10人隊組成100人隊,

(官)前後兩個100人隊組成200人隊,

(曲)左右兩個200人隊組成四百人隊,

(部)前後兩個四百人隊組成800人隊,

(軍?)五個800人隊(五部十曲)組成4000人的步兵軍團,

西漢是:軍125000(精銳4000+20000)、部(校)25000(精銳1000+500+2500)、曲5000(精銳100+500)、官1000(精銳100)、隊500(精銳50)、列100(精銳10)、屯50(精銳5)、什(對)10、伍5人。總人數很多,但是大分是承擔後勤任務的

精銳應該是:軍精銳4000、部(校)精銳1000、曲精銳200、官精銳100、隊精銳50、列/什/對精銳10、伍精銳5人。

西漢後期青海大通漢簡和東漢則是翻番:軍(校)精銳4000、部精銳800、曲精銳400、官精銳200、隊/列精銳100、列/伙/什/對精銳10、列/伍精銳5人。

但是西漢後期青海大通簡又有明確記載:(伍)干行,伍長斬;什干行,口。。。口乾行,五百將斬。。。以曲干行,候斬;以部干行,司馬斬;以校干行,軍尉斬。。。其官吏卒長、五百將當百

西漢後期應該是各種混亂了,官隊列都有可能是100人,就好像明朝後期援朝游擊、都司、把總都領兵100人一樣多是一回事,而東漢估計承襲了這種混亂,就好像清朝綠營編製承襲了明朝後期的混亂一樣。民兵制與土地綁定,主要是兵員流失和土地荒蕪,而募兵制更容易吃空餉導致編製混亂

一隊100人

凡卒一人居地,廣縱各二步;十人為列,十列為隊,則廣縱各二十步。陣間容陣,隊間容隊,曲間容曲,此行列之法也。

陣之疏密,卒一人居地廣縱各二步。十人為一列,一隊凡十列,廣縱各二十步。陣間容陣,隊間容隊,曲間容曲。。。凡百人曰隊,二隊曰官,二官曰曲,二曲曰部。

隊(500人)以百人為列,列(100人)以十人為對,對(10人)以五人為伍,各按其處,無動。隊(500人)分為團(50人),團合為隊,謂之分合。卒一人居地二步,一隊方十步[人],廣二十步,隊間容隊。曲廣(六)十步,曲間容曲。部袤百八十步,部間容部。陣廣四百六十步(60*5+40*4),陣間容陣。

五部(800)凡四千人。。。其揚、奇、備、伏,皆馬騎,分而為八(250騎),凡二千人,逐便而居,以應權也。

1隊50人

今約李靖陣法,用一萬四千人為之馬步軍,益以五十人為一隊,計二百八十隊,步軍二百隊,馬軍八十隊,分為中軍、左右虞候、左右前後七軍。凡布陣,一卒佔地二步,一馬縱橫二步,陣中每十人為列

凡每八百人,為一小方陣。陣周圍十二隊五十人,中間二百人,並騎射、長槍、短兵等伏在陣中,隨便衝擊。其白雲、青蛇、大赤、大黑既礙掩尾趁退,每陣加騎長槍一百人。(12個小方陣800+400+中央小方陣800)凡都計馬步軍,共萬八百人,成一大陣。其中三千(12陣2400+400+中央200)人,是騎射長槍馬軍。除中黃、大黑、大赤、白雲、青蛇之外,餘八陣,每陣抽騎射弓弩一百人,共八百人,充游突軍挑戰,亂兵引敵。

漢舊儀「大縣二人,其尉將屯九百人(非戰時減半)」

拜丞相何爲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非戰時減半)一都尉爲相國韂。

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爲上將軍(25萬)。而王齕爲尉裨將(2萬5千)

身得說都尉二人,司馬﹑候十二人(2都尉、2司馬、10候),降吏卒四千一百八十人(1都尉1000短兵、1司馬500短兵、1候100短兵)。

同時。關於編製的問題,反正腦洞已經很大了,不妨再開一個

上孫家寨漢簡裡面有這麼一句話:

口一人曰口,二人曰(148)

應該是講一個人在軍隊編製中叫什麼,兩個人叫什麼,可惜具體稱謂都不能辨認了,

通典兵典中有這麼一條記載

凡立軍,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曰伍,五人為列,〔列有頭。〕二烈為伙,〔十人,有長,立伙子。〕五火為隊,〔五十人,有頭。〕二隊為官,〔百人,立長。〕二官為曲,〔二百人,立候。〕二曲為部,〔四百人,立司馬。〕二部為校,〔八百人,立尉。〕二校為裨,〔千六百人,立將軍。〕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也。〕

《通典兵典》這條記載,杜佑沒有註明其出處,只是將它排在《司馬法》之後。因此,有人直接把它當作古《司馬法》佚文來引用,也有人因其缺乏旁證,而持懷疑、否定的態度。考慮到司馬法被考證實際成書於戰國,有學者就姑且把他當作戰國後期到漢代前期的史料,

這段記載的行文方式和漢簡中很像,漢簡中記載的一人曰口,二人曰口,可能是通典中這個編製的殘句,同時漢簡中有明確的記載了「五人為伍」,而通典中記載「比參為伍,五人為列」,說明上孫家寨漢簡中記載的軍隊編製可能是民兵制到募兵制的精銳化轉變,而通典是募兵制,原本百人為列、五十人為屯,精銳化以後就只剩十人為列(孫臏兵法)、五人為伍或十人為伙(通典兵典)、五人為列了。

《漢書·晁錯傳》有這樣一段記載:「臣又聞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皆擇其邑之賢材有護,習地形知民心者。」假五百統領邊境縣200戶,如果每戶出一個人當兵,那正好是200人。《後漢書》假司馬比司馬低一級、假候比曲候低一級,所以假五百應該比五百主低一級。

最後,按照明朝《登壇必究》的記載,裴子新令中的陣圖都是步騎協同的,宋朝《武經總要》為了省事,圖上沒有畫出騎兵的布置,也沒有引述新令中關於騎兵部署的文字。以下的文字和圖片出自《登壇必究》的孫武子八陣辨:以步兵五部十曲為前後左右中,騎兵八陣為揚奇備伏,揚兵前出,奇兵中應,備伏後援。

以下是登壇必究里的裴子新令各個陣圖


推薦閱讀:

TAG:西漢 | 漢武帝劉徹 | 李廣西漢武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