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期,校長對兩位教師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記住,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校長再三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這兩位教師非常高興,更加努力教學了。結果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知道結果後,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這兩位教師真相:他們所教的這些學生智商並不比別的學生高。這兩位教師哪裡會料到事情是這樣的,只得慶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隨後,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兩個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師,而是在教師中隨機抽出來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期待效應」,一個人的表現會受到其他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暗示和影響,當然也會受到自己的暗示和影響,也就是說我們會成為我們自己或別人所預期自己成為的樣子。你覺得自己會失敗,你就會失敗;你覺得自己會成功,你就會成功,即「自我預言實現」,就像歌詞唱的「許多奇蹟,我們相信才會存在」。
皮格馬利翁效應給了我們兩點啟示。第一點是對我們自己說的。在做事情之前,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既然要做,就要信心十足地去做,要有「so easy」的心態。否則,在做事情之前就信心不足,覺得會失敗,那麼最後也多會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會想,「你看吧,我說會失敗,最後就是失敗了吧,我多厲害啊,一猜一個準!」「自我暗示」的確管用,試過多次。
第二點是對那些「權威人士」來說的,家長、老師等人注意了,因為你們無心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學生)一生的命運。只要是個人,就有被人肯定、欣賞的慾望,這就是人性,尤其是小孩子,會更大程度地依靠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定位自己的價值。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等「權威人士」,要多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激勵,而不是反面的打擊。尤其是當一個不怎麼積極的孩子好不容易表現出一個積極的行動的時候,更應該及時的予以鼓勵,使孩子得到正面的反饋,進而去更加努力的表現。然而並不是很多的家長是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孩子,有木有!你看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幾乎成了很多家長的口頭禪。《最強大腦》里的一個女孩子因為母親的打擊一直表現的很自卑,沒有直視自己的特質,而最終在丈夫的鼓勵下登上了《最強大腦》這個舞台,重拾了自信。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能教育孩子,教育孩子要及時,要就事論事,千萬不能以偏概全。很多老師經常會因為學生的一個小錯誤,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你怎麼這麼笨呢?」,「你有沒有腦子啊?」什麼,你沒有聽到過?好吧,反正我上學那會兒比這過分的多了去了,簡直是家常便飯。如果沒聽到過,可能是因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在的學校也變得更加「和諧」了。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經典的「但是」終於出現了。「但是」過多的期望也不是什麼好事。經歷過像高考這種決定「命運」時刻的人都應該深有體會。家人朋友的期望越高,無形的壓力越大。你表現的好,那是你應該的,因為你一向都很優秀啊;要是表現不好的話,那就太令人失望了。很喜歡八月長安《你好,舊時光》里的一句話,「我們不負責任地用幾句話將人家捧高,但是萬一摔下來,誰也不會去接住她。」關鍵時刻「崩盤」那些人的基本上都是平時表現很好,受到的期望也很高的人。這種時候,給人壓力最大的就是愛和期望,成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平時多關心一下孩子和學生,到了這種關鍵時刻,最好還是少關心為妙,這個度就得家長和老師自己去把握了!
推薦閱讀:
TAG:預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