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圓覺經筆記

圓覺經屬於華嚴部,是大乘佛法的一個修行辦法。

三刀讀經的目的是滅一切假和尚,因此將讀書筆記寫下來,方便有對佛學特別是大乘佛法感興趣的朋友,譯文主要以佛陀多羅譯為主。

相比較於鳩摩羅什的法華經,感覺圓覺經的文筆稍微遜色了許多,但是也不妨礙作為學習了解的一個途徑。

核心是十二章各個菩薩的偈語。

一.序分

主要是各路菩薩集會,一起如三昧,聽如來講解佛法。

二. 文殊師利菩薩章

1.談到圓覺的起因: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2.談到眾生根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3. 空華:虛空性故,常不動。

本因地-->智慧覺-->無明-->空華-->免流轉-->覺虛空-->平等不動-->覺十方界-->幻滅-->性圓

三.普賢菩薩章

本章主要是說幻滅--「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1.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2.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3.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4.依幻說覺,亦名為幻

5.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若說無覺,亦復如是

6.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7.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8.諸幻雖滅,不入斷滅。

9.離幻即覺。

也就是要達到圓覺的境界,必須通過修行,先通過明白幻華的本質,然後滅盡諸幻,了解覺是不通過口頭,而是通過真正的領悟,在不斷離開空華,離開心幻,離開滅的過程中,逐漸明白滅,然後自然得覺。

得覺的過程如木生火,木頭抽開,火自然滅。

幻無名起源於諸如來,圓覺心是空華,依空有相,虛空不動,諸覺生幻,幻滅覺圓滿是因為覺心不動。覺無漸次,方便也是如此。修行到達圓覺需要離幻。

四.普眼菩薩章

與西方哲學家恩培多格勒的地水火風不同,佛陀的觀念的地水火風是與人切身的事物關聯,要達到圓覺境界,必須先遠離諸幻,先修「奢摩他」,禁戒,靜坐,四大和合。毛髮皮膚歸地,精血歸氣,大小便歸水,暖氣歸火。

虛妄心無六塵不能有。

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心滅,塵滅,幻滅滅,非幻不滅。

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凈。--身心都滅方為清凈。

覺圓則清凈,則六識清凈,則四大清凈。

一世界清凈,多世界清凈,盡入虛空,一切平等清凈不動。

虛空平等不動,則覺性平等不動。

覺滿,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這一章主要是闡明覺的本質類似如道家的道,是一種客觀規律,也即佛道本質上殊途同歸,只是佛家更在此章談到了生死和涅槃的關係。

五.金剛藏菩薩章-主要是虛空和空華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本章主要是談圓覺的境界難以達到,僅僅是除掉幻翳,空滅,輪迴等都無法圓覺,必須達到心滅身滅才能達圓覺。

六.彌勒菩薩章-主要是二障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凈心便得開悟。

一切眾生由本貪慾,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何為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

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

本章主要是說明因緣起因在於愛憎,貪慾,要圓覺必然要禁慾。二障則是談到必須斷除才行。

七.清凈慧菩薩章

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圓覺了就沒有菩薩眾生。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本章主要是解釋各種隨順覺性。

八.威德自在菩薩章-主要是談到圓覺

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

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奢摩他

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三摩缽提

以凈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禪那

按照這三種方法修行,得圓證,則為圓覺。

九.辯音菩薩章--談到三種修行方法

一切如來圓覺清凈,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凈定輪

單修齊修組合修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十.凈諸業障菩薩章--主要是談諸相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凈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槃皆是我相

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不了四相,修行無益。

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凈覺。

十一.普覺菩薩章--本章主要是談如何圓覺

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

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作任止滅。

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驕慢,若復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十二.圓覺菩薩章--本章主要是談到眾生如何修行。

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十三.賢善首菩薩章--本章主要是講經名和講解該經的難度以及護經人。

十二部經清凈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

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推薦閱讀:

TAG:圓覺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