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生就像App

在很多非互聯網從業人員來說,寫一個App是件比較奇怪的事情。雖然很多人經常使用各種類型的App,用它們購物,聊天,玩遊戲,但他們從來不知道(或者說根本不知道)App是怎麼來的。

而對於寫App的我們來說,開發一個App是我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每天可能只花兩個小時來吃飯,但我一般一天要花費八個小時的時間來做有關App的事情。可能唯一讓我們頭疼的事是如果向其他人(特別是我們的長輩)解釋我們的工作。我一般都這樣說:

叔叔(阿姨,爺爺...)你用過淘寶么?(你用過QQ么?你用過微信么?)對對對,我們就是做類似這個的。

App的生命周期其實和一個人的人生歷程非常類似,它們都要經過出生(幼年)->成長(少年)->繁榮(青年)->衰落(中年)->死亡(老年)的周期,當然也不排除跳出其中一兩個步驟的情況(人意外死亡,App退出不受歡迎直接砍掉)。

出生

一個App的產生可以追溯到產品經理的一個想法。當然,這個想法是會為公司帶來利益的想法。產品經理負責將這個想法固化,然後程序員負責將這個想法做出來。所以說,產品經理是App的父親,而程序員是App的母親(吼,我們是偉大的母親!)。

在這裡必須要提一下App團隊裡面的重要角色UED團隊。UED同樣參與App的產品設計,用戶體驗設計,界面界面設計。簡而言之,App長啥樣一般是他說了算。他的角色相當於一個人的外貌。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一個好的臉蛋可以使你的人生開了掛一樣。因此,我覺得App性別一般是女生。

一個App做出來,就要推向市場,接受市場的考驗了。但是還不到時候,為什麼呢,它還太小,免疫系統不過完善。這時我們的測試部門就發揮作用了。測試部門發現程序中的錯誤(bug),而後通知程序員修復這些錯誤。在這裡,程序員和測試部門一起組成了App的免疫系統。

當一切準備就緒,App推向市場,那麼App寶寶在這個時候就正式誕生了。媽媽懷胎十月生下小寶寶,有時候App從構建到第一個版本還不止十個月呢。

成長 => 繁榮

App推向市場了,你以為就沒事幹了么?錯,這個時候一個App的旅程才正式開始。

一個新生的App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推廣問題,怎麼能夠讓更多的人使用她。這時候會市場部就會登場了。市場部的最大作用就是推廣App,使更多的人能夠使用這款App。人類的那種行為可以描述這一現象。答案顯而易見:化妝。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同樣的,一個App就算界面再丑,只要市場營銷做的好,仍然有很多人用。

現在人類獲取知識一般是通過閱讀,模仿,學習,在一個人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他會學會各種生活常識,專業知識,控制自己的心緒變化等等。那麼一個App如何成長或以什麼因素來判斷App的成長?我的答案是功能,體驗的完善,用戶數的穩定增加。這第一要靠產品經理自己的想法,向其他App學習,模仿,為App添加新的功能,砍去一些功能。第二,就要靠運營部門的努力。這些都要靠另外一個部門的幫助,這個部門是BI(數據分析)。 BI部門可以通過程序員在App裡面植入的代碼對用戶行為進行統計,併產生圖標供產品,運營分析,從而可以對App進行完善。

衰落 => 死亡

當一個App用戶量持續下滑;或者公司對這款App不重視,將大量的資源抽出去支持其他事情;或者公司決定放棄此款App的時候,那麼它就開始衰落,乃至死亡。

人生

一方面,我們可以說App的生命周期和人的一生相似。反過來說,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從無憂無慮的兒童,到年富力強的青年,最後變成行將就木的老年人,何嘗不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我們會不斷的完善自己(類似App的升級):知識的增長,財富的增加,閱歷的提升,心理的強大,同時我們也會走很多彎路,犯很多的錯誤(類似Bug,添加錯誤的功能等),乃至致命的錯誤(類似程序崩潰,用戶大量流失)。但是只要你在一生中能夠做到好好享受生活,甚至能夠帶給其他人歡樂(很多App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認為這就足夠了。

其他類比,推論

富二代

對,你沒有看錯。App中也有富二代,在這裡一般指的是大公司推出的App。大公司很有錢,技術實力也很強勁,能夠給出大量的資源給App,一般這種App長得美,妝容好,但也有富二代的壞習慣,目中無人(BAT裡面的BA流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用戶遇到的Bug

將Bug比喻成人生中遇到的困難也不賴。每一次對Bug的修復,對於App來說也是一種成長。

裙帶關係

還是首推百度,百度全家桶,坑你沒商量。

最後

如果你的人生是App,那麼你已經到什麼版本了呢?你需要為自己加上什麼功能(日語,攝影),完善什麼功能(理財),放棄什麼呢?

如果各位有其他有意思的比喻,歡迎留言,不喜請噴。See You Next Time。


推薦閱讀:

TAG:有趣 | 應用程序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