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培訓班層出不窮,家長定鬧鐘搶名額,為何輔導班這麼受家長追捧?

近年來,各種「瘋狂培訓班」層出不窮,名額靠搶,家長定鬧鐘,「跪求」報名表。是什麼讓家長這麼瘋狂,定鬧鐘,去搶著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報班?是什麼讓全班這麼多的同學,都集體瘋狂去報班?是什麼讓培訓班上課這麼瘋狂?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6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啜飲湖水的麋鹿

,微博認證書評人,「三十立鋪」特約作者,豆...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篇不成熟的文章,闡述了一個觀點,就是在孩子學習方面,「別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切忌揠苗助長。1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我新加入了一些育兒方面的微信群:有幼兒園老師組織的官...
查看全部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篇不成熟的文章,闡述了一個觀點,就是在孩子學習方面,「別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切忌揠苗助長。

1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我新加入了一些育兒方面的微信群:有幼兒園老師組織的官方群,同班小朋友家長自發組織的討論群,還有小區里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組織的鄰里群,討論的話題不外乎小孩教育及育兒的心得交流。一個正常的QQ或微信群的軌跡大抵是這樣的:剛建立時嘰嘰喳喳話很多,到後來就慢慢歸於平靜。

今天下午,一個育兒群里突然多了一千多條信息,話題的開始是一個家長在問該給3歲的孩子報什麼特長班。

對於這個話題,我一向選擇掩耳盜鈴,奉行「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船頭自然直」的阿Q精神;今天有空餘時間,就將一千多條信息從頭拉到了尾。有的家長說,他們報了美術班,三千多十課時,想要讓孩子從3歲就開始培養 一下藝術細胞;有的家長說報了「X思」少兒英語班,針對學前兒童的課程都是全外教的,可以讓孩子從起跑線上就得到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有的直接亮出了XX少兒藝術團的錄取證書,說他家孩子已經學了半年鋼琴和跳舞了;還有一個,說他某個朋友的孩子,2歲半就可以數到100、學習十進位加減法並開始學乘除了,就為了考市裡(上海)一流的私立小學做準備。

一句話,驚得我背後發涼,2歲半就開始學十進位運算?你是在逗我?

2

我是生完小孩之後在產假里開始接觸微信、微博的。那時候微信公眾號還方興未艾,微博更熱鬧;我在微博上關注了很多育兒大V,每天在上面查閱小孩打預防針、階段輔食、哄睡技巧等專家建議,也聽說了種種育兒法則的名稱:「蒙台梭利育兒法」、「斯特娜夫人育兒法則」、「美國家庭育兒十二法則」等等,不一而足。對於這些五花八門的育兒法則,我感覺說的都有道理,可是讀得多了也就沒有了醍醐灌頂之感。產假休完上班,孩子不斷長大,漸漸脫離了對母親特別的依賴,慢慢地我不再天天瀏覽這些育兒大V(其實也是沒時間了),只是按照孩子的天性,盡量多陪他玩;同時有特別的問題的話再查閱一下而已。

而我的一個朋友可不一樣。她的孩子小我的兩個月,剛生孩子的那半年,她每天在騰訊「說說」上更新孩子的成長日誌,並與「嬰幼兒發育標準」多加比較;有孩子後,她與我每次聊天的內容都是關於孩子,基本內容就是:自己最近又學習了XX育兒法則,按照「科學育兒」法則,某一階段的孩子每天要吃多少種東西、喝多少牛奶,補充多少維生素;孩子X個月大的時候要會什麼什麼技能;有一天,她鄭重其事的問我,你的孩子兩歲了,你有沒有給孩子買自行車?按照某個專家的說法,自行車可以鍛煉兩歲孩子的大腿肌肉和協調能力。我當時聽了有些無語,只好說:其實,走路和跑步也可以鍛煉腿部肌肉和協調能力的……

3

也許這就是我們,被各種育兒法則的教條和揠苗助長的心態綁架的年輕父母們。

春節前,我帶著孩子參加了一次「XX兒童國際英語」的公開故事會。這種培訓機構的教室裝修的都很溫馨,牆上裝飾著各種小孩喜歡的掛件和圖案,故事會全程由一個外教主講,我目測是一個20多歲、來中國留學的大男孩。氣氛還是很活躍的,一個外教、三、四個助教圍著七、八個孩子,放視頻、做遊戲,道具五花八門,當然比家裡的玩具多。一節課下來,除了數1-10的英文數字,就是教會了孩子一個英文單詞:sausage(香腸)。

有外教主講的故事會半個小時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時間裡,不出所料,三、四個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圍著我,各種給我兜售他們「專為3-6歲兒童打造的開發智力、打好英語基礎」的課程,每個課時都是200元起;我祭出各種理由拒絕後,那幾個工作人員臉上掛著無比和藹親切的笑容拉著我兒子的手問:「喜歡我們這裡的課程嗎?喜歡就讓媽媽給你報班……」3歲半的孩子懵懂無知,當然覺得這裡又唱又跳的比家裡好玩,連連點頭說喜歡;但還好他知道小孩子應該聽大人的話,在我再次拒絕後,牽著我的手乖乖離開了。

可將這種兒童早教、啟蒙教育奉若圭臬的人大有人在。我一個鄰居的孩子跟我兒子一樣大,今年剛剛花了1萬+給孩子報了「X寧少兒英語」課程。孩子的外公每次見到我都跟我說:你也快去報名吧,我家孩子可喜歡那個外國老師和那裡的氛圍了!

每當這時,我都笑著打哈哈;然後在心裡說道:「花了1萬多塊錢報的課程,那麼多人圍著你小孩轉,當然和幼兒園的課堂不一樣,肯定喜歡那裡了!」

4

我讀研的時候,因為課業不重,和很多同學一起在輔導培訓機構兼職代課。教四六級的、司法考試的、自學本科的,不一而足。當時,各種「天價輔導班」還沒有滿天飛,但是一些小問題也多少有所暴露。有兩個小故事曾經是關於「天價輔導班」的小笑話:一是一個同學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就去校門口的培訓班問問看自己能不能報個班,培訓班的接待人員問他英語什麼水平,他回答說六級,那個接待人員答道:「你不用學了,你這個水平,可以來我們這當教員代課了!」二是,我一個非法律專業的朋友某年以400+的成績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備考的時候,她曾經去聽過一個司考補習班的公開課並留了聯繫方式。高分通過後,那個輔導班的運營商邀請她去做老師,她當然以自己不是法律專業更不是專家的理由拒絕了,對方說,沒關係,我們會將你包裝你的。

其實我對目前的教育培訓行業的運營狀態、盈利模式等了解尚淺,本不該對這個行業多加置喙。可今天,我想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談談,「天價輔導班」對於學習的意義何在?以及我該如何看待輔導班和教育孩子的關係。

首先,學習,是必須終身堅持的,這點已經毋庸置疑。那麼,既然是終身的事業,那麼為什麼要把小學階段需要完成的十進位數學運算非要在幼兒園學完?以此類推,是不是小學應該學完初中課程?初中學完高中課程?讀好幼兒園的意義在於考上好的小學;讀好小學在於考好初中……以此類推,然後呢?這種「超前學習」到底意義何在?除了考試,就是多了在小區里、學校里其他家長們面前炫耀的資本嗎?擁有「超強大腦」的肯定大有人在,可更多的還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和普通人,對於一個學齡前的孩子,也許他能將1145字的三字經倒背如流。可是,在他像「小皇帝」一樣心安理得地接收著父母和祖父母輩老人們「眾星捧月」的照料時,他懂得「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到底代表什麼嗎?

第二,我認為,提高技能的培訓補習班,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應該按需而報。想想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客觀上各種培訓機構不像現在一樣遍地都是;主觀上家長們也沒有什麼閑錢讓我們整天去補課;那時候「家教」還是奢侈品,放學回家後,經常要幫著家長做家務,許多農村的同學們還得干農活。我在準備考研的時候也跟風與同學一起去報了公共課的輔導班;當然,幾個小時的課程之後,還是得靠自己看書下功夫;考公務員的時候進入面試環節後,我去報了一個面試的提高班,目的主要是想和別人一起模擬面試。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們,我實在覺得,他們本該五彩繽紛的童年不該過早地塞滿這些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可是,各種承諾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的培訓班總是人滿為患;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早教班教室外坐著等孩子下課的家長們,手裡拿著手機、iPad看劇消磨時間。對於我,我倒寧願拿這些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和他一起看幾個繪本;或者直接去操場上撒歡亂跑。

當然,我今天下午在那個育兒群里表達了這個觀點,說我小時候從初中開始才學英語,後來也專業八級、劍橋商務都考出來了;很多家長回應我:現在和你那個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好吧,右上角點X走人。

5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要向別人說教自己育兒的理論和方法。為人父母,都是頭一遭,我沒那麼多經驗,更不是頭頭是道的專家;而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陪伴他成長的路上,引用偉人的話說,我們得「摸著石頭過河」。孩子的小腦瓜里,總是裝著很多不為父母所知的奇怪小想法。而我也在與孩子的不斷交流中才發現,原來他懂得已經這麼多了。除了每天要回答他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外,我常常帶著他一起看書。最近我在讀《萬曆十五年》,有一天,我在看書,他在我身邊自得其樂的玩著自己的托馬斯小火車,還哼著幼兒園裡學來的小曲兒;我讀到最後一章《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時,由於部分論述覺得太專業和艱深,我就捧起書,在屋裡來回踱步輕聲念書,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舉動立馬引起了小傢伙的注意:

「媽媽,你念的什麼,我怎麼都聽不懂?」

「媽媽,你說的『科舉』是什麼意思?」

「媽媽,什麼是『知行合一』?」

「媽媽,私塾是不是我上的幼兒園?我以後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考試做官嗎?我最喜歡做官啦!」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做官是什麼意思,但是沒關係,學習的日子還長著呢,慢慢學,我們慢慢來。

所以,不要著急,平常心對待補習班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篇不成熟的文章,闡述了一個觀點,就是在孩子學習方面,「別把手段當成了目的」,切忌揠苗助長。

1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我新加入了一些育兒方面的微信群:有幼兒園老師組織的官方群,同班小朋友家長自發組織的討論群,還有小區里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組織的鄰里群,討論的話題不外乎小孩教育及育兒的心得交流。一個正常的QQ或微信群的軌跡大抵是這樣的:剛建立時嘰嘰喳喳話很多,到後來就慢慢歸於平靜。

今天下午,一個育兒群里突然多了一千多條信息,話題的開始是一個家長在問該給3歲的孩子報什麼特長班。

對於這個話題,我一向選擇掩耳盜鈴,奉行「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船頭自然直」的阿Q精神;今天有空餘時間,就將一千多條信息從頭拉到了尾。有的家長說,他們報了美術班,三千多十課時,想要讓孩子從3歲就開始培養 一下藝術細胞;有的家長說報了「X思」少兒英語班,針對學前兒童的課程都是全外教的,可以讓孩子從起跑線上就得到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有的直接亮出了XX少兒藝術團的錄取證書,說他家孩子已經學了半年鋼琴和跳舞了;還有一個,說他某個朋友的孩子,2歲半就可以數到100、學習十進位加減法並開始學乘除了,就為了考市裡(上海)一流的私立小學做準備。

一句話,驚得我背後發涼,2歲半就開始學十進位運算?你是在逗我?

2

我是生完小孩之後在產假里開始接觸微信、微博的。那時候微信公眾號還方興未艾,微博更熱鬧;我在微博上關注了很多育兒大V,每天在上面查閱小孩打預防針、階段輔食、哄睡技巧等專家建議,也聽說了種種育兒法則的名稱:「蒙台梭利育兒法」、「斯特娜夫人育兒法則」、「美國家庭育兒十二法則」等等,不一而足。對於這些五花八門的育兒法則,我感覺說的都有道理,可是讀得多了也就沒有了醍醐灌頂之感。產假休完上班,孩子不斷長大,漸漸脫離了對母親特別的依賴,慢慢地我不再天天瀏覽這些育兒大V(其實也是沒時間了),只是按照孩子的天性,盡量多陪他玩;同時有特別的問題的話再查閱一下而已。

而我的一個朋友可不一樣。她的孩子小我的兩個月,剛生孩子的那半年,她每天在騰訊「說說」上更新孩子的成長日誌,並與「嬰幼兒發育標準」多加比較;有孩子後,她與我每次聊天的內容都是關於孩子,基本內容就是:自己最近又學習了XX育兒法則,按照「科學育兒」法則,某一階段的孩子每天要吃多少種東西、喝多少牛奶,補充多少維生素;孩子X個月大的時候要會什麼什麼技能;有一天,她鄭重其事的問我,你的孩子兩歲了,你有沒有給孩子買自行車?按照某個專家的說法,自行車可以鍛煉兩歲孩子的大腿肌肉和協調能力。我當時聽了有些無語,只好說:其實,走路和跑步也可以鍛煉腿部肌肉和協調能力的……

3

也許這就是我們,被各種育兒法則的教條和揠苗助長的心態綁架的年輕父母們。

春節前,我帶著孩子參加了一次「XX兒童國際英語」的公開故事會。這種培訓機構的教室裝修的都很溫馨,牆上裝飾著各種小孩喜歡的掛件和圖案,故事會全程由一個外教主講,我目測是一個20多歲、來中國留學的大男孩。氣氛還是很活躍的,一個外教、三、四個助教圍著七、八個孩子,放視頻、做遊戲,道具五花八門,當然比家裡的玩具多。一節課下來,除了數1-10的英文數字,就是教會了孩子一個英文單詞:sausage(香腸)。

有外教主講的故事會半個小時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時間裡,不出所料,三、四個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圍著我,各種給我兜售他們「專為3-6歲兒童打造的開發智力、打好英語基礎」的課程,每個課時都是200元起;我祭出各種理由拒絕後,那幾個工作人員臉上掛著無比和藹親切的笑容拉著我兒子的手問:「喜歡我們這裡的課程嗎?喜歡就讓媽媽給你報班……」3歲半的孩子懵懂無知,當然覺得這裡又唱又跳的比家裡好玩,連連點頭說喜歡;但還好他知道小孩子應該聽大人的話,在我再次拒絕後,牽著我的手乖乖離開了。

可將這種兒童早教、啟蒙教育奉若圭臬的人大有人在。我一個鄰居的孩子跟我兒子一樣大,今年剛剛花了1萬+給孩子報了「X寧少兒英語」課程。孩子的外公每次見到我都跟我說:你也快去報名吧,我家孩子可喜歡那個外國老師和那裡的氛圍了!

每當這時,我都笑著打哈哈;然後在心裡說道:「花了1萬多塊錢報的課程,那麼多人圍著你小孩轉,當然和幼兒園的課堂不一樣,肯定喜歡那裡了!」

4

我讀研的時候,因為課業不重,和很多同學一起在輔導培訓機構兼職代課。教四六級的、司法考試的、自學本科的,不一而足。當時,各種「天價輔導班」還沒有滿天飛,但是一些小問題也多少有所暴露。有兩個小故事曾經是關於「天價輔導班」的小笑話:一是一個同學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就去校門口的培訓班問問看自己能不能報個班,培訓班的接待人員問他英語什麼水平,他回答說六級,那個接待人員答道:「你不用學了,你這個水平,可以來我們這當教員代課了!」二是,我一個非法律專業的朋友某年以400+的成績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備考的時候,她曾經去聽過一個司考補習班的公開課並留了聯繫方式。高分通過後,那個輔導班的運營商邀請她去做老師,她當然以自己不是法律專業更不是專家的理由拒絕了,對方說,沒關係,我們會將你包裝你的。

其實我對目前的教育培訓行業的運營狀態、盈利模式等了解尚淺,本不該對這個行業多加置喙。可今天,我想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談談,「天價輔導班」對於學習的意義何在?以及我該如何看待輔導班和教育孩子的關係。

首先,學習,是必須終身堅持的,這點已經毋庸置疑。那麼,既然是終身的事業,那麼為什麼要把小學階段需要完成的十進位數學運算非要在幼兒園學完?以此類推,是不是小學應該學完初中課程?初中學完高中課程?讀好幼兒園的意義在於考上好的小學;讀好小學在於考好初中……以此類推,然後呢?這種「超前學習」到底意義何在?除了考試,就是多了在小區里、學校里其他家長們面前炫耀的資本嗎?擁有「超強大腦」的肯定大有人在,可更多的還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和普通人,對於一個學齡前的孩子,也許他能將1145字的三字經倒背如流。可是,在他像「小皇帝」一樣心安理得地接收著父母和祖父母輩老人們「眾星捧月」的照料時,他懂得「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到底代表什麼嗎?

第二,我認為,提高技能的培訓補習班,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應該按需而報。想想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客觀上各種培訓機構不像現在一樣遍地都是;主觀上家長們也沒有什麼閑錢讓我們整天去補課;那時候「家教」還是奢侈品,放學回家後,經常要幫著家長做家務,許多農村的同學們還得干農活。我在準備考研的時候也跟風與同學一起去報了公共課的輔導班;當然,幾個小時的課程之後,還是得靠自己看書下功夫;考公務員的時候進入面試環節後,我去報了一個面試的提高班,目的主要是想和別人一起模擬面試。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們,我實在覺得,他們本該五彩繽紛的童年不該過早地塞滿這些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可是,各種承諾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的培訓班總是人滿為患;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早教班教室外坐著等孩子下課的家長們,手裡拿著手機、iPad看劇消磨時間。對於我,我倒寧願拿這些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和他一起看幾個繪本;或者直接去操場上撒歡亂跑。

當然,我今天下午在那個育兒群里表達了這個觀點,說我小時候從初中開始才學英語,後來也專業八級、劍橋商務都考出來了;很多家長回應我:現在和你那個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好吧,右上角點X走人。

5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要向別人說教自己育兒的理論和方法。為人父母,都是頭一遭,我沒那麼多經驗,更不是頭頭是道的專家;而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陪伴他成長的路上,引用偉人的話說,我們得「摸著石頭過河」。孩子的小腦瓜里,總是裝著很多不為父母所知的奇怪小想法。而我也在與孩子的不斷交流中才發現,原來他懂得已經這麼多了。除了每天要回答他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外,我常常帶著他一起看書。最近我在讀《萬曆十五年》,有一天,我在看書,他在我身邊自得其樂的玩著自己的托馬斯小火車,還哼著幼兒園裡學來的小曲兒;我讀到最後一章《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時,由於部分論述覺得太專業和艱深,我就捧起書,在屋裡來回踱步輕聲念書,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舉動立馬引起了小傢伙的注意:

「媽媽,你念的什麼,我怎麼都聽不懂?」

「媽媽,你說的『科舉』是什麼意思?」

「媽媽,什麼是『知行合一』?」

「媽媽,私塾是不是我上的幼兒園?我以後也可以像他們一樣考試做官嗎?我最喜歡做官啦!」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做官是什麼意思,但是沒關係,學習的日子還長著呢,慢慢學,我們慢慢來。

所以,不要著急,平常心對待補習班吧!



我認為家長們的這種做法很大一部分是「跟風」,互相攀比造成的原因,盲目報輔導班並不能起到預想的效果。

一些家長可能有時會在一起談論,你家孩子學什麼,我家孩子學什麼,別人家孩子會的,當然自己家孩子也要會,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成為別人眼中的佼佼者,於是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甚至對鬧鐘,搶報名表,生怕耽誤一分一秒的時間,各類輔導班也因家長們有這種心態而變得更加火爆。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從出生起,家長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得到鍛煉,現在好多大城市的孩子一年級就要報各類輔導班,家長真的迫切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孩子沒有了快樂的童年,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每天在家長的攀比之下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不僅要學文化課,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家長給報的輔導班。而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為啥非要去學別人家孩子都學的,而不去選擇培養自己孩子喜歡的。孩子喜歡什麼不是家長說了算,強行的讓孩子去學習只會適得其反。

興趣才是最重要的!社會需要的是各方各面的專業人才,培養孩子的興趣比讓孩子去上各類輔導班效果會好很多,會事倍功半的,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那自然學的會很快,而且會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希望家長們今後能夠更加註重對孩子們興趣的培養,或許,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愛迪生!下一個馬克思!


抱著「你去我也去的心態」,抱著「孩子分數決定一生」的想法,於是家長們都「沉淪」了!

許多家長定鬧鐘搶名額,其實針對的是「名牌補習班」那些補習班裡匯聚了985,211,和清北的精英們,單從客觀上來講是值得家長們追捧的。

但是家長的心態卻值得我們深思,他們爭相為孩子報培訓班的原因是什麼?那些培訓班真的對孩子有用嗎?

家長不惜花費高價,為孩子搶名額報班,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提高成績是為了孩子能夠考上好的大學,進而奠定「人生巔峰」的基礎。這樣的理由無可厚非,但在如此「瘋狂」舉動的背後,反映的卻是家長們的心慌,焦慮,和對孩子未來的迷茫。

在我父母的年代裡,有這樣一句話:「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因為那時候國家急需知識分子,科研人員。所以一個村裡能夠出一個大學生就是很光榮的事,甚至於要請客吃飯了。而如今呢?國家喊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家長卻開始把分數作為唯一的「至寶」。這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是社會出現了階級,貧富,和不公平開始。而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歷,不過是父母為孩子找到的唯一可以抵擋這種「浪潮」的小船。在他們看來即使社會差距的浪潮再怎麼大,有更高的學歷,就有了更安全的小船,殊不知水早就進到船中而補自知罷了。

說到那些培訓班有沒有「真材實料」,以他們裡面的精英老師為例,是有的並且還更加的「有料」。培訓機構系統管理和學習,還有創新的題庫都能夠讓孩子在競賽和成績上出彩。但這種「高檔培訓班」更像是上流社會和下流社會的分割線,不是所有父母都可以負擔這樣高昂「培訓費」,一旦負擔不起,一旦孩子沒有跟上學習。出現的會是:學習好的更好,學習一般的開始消沉。最後社會也將會分層,因為這些「培訓班」會越來越多。

培訓班沒有錯,家長讓孩子好的心也沒錯,最後出錯的終究是大環境的驅使。「他人去我也去」的從眾心理,讓分數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無外乎是出於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


  社會競爭日漸殘酷,而且這種競爭,是全方位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社會上奮鬥拼搏這麼多年的家長相信也有所感悟。基於此,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他們才搶著為小朋友報各種各樣的班級。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階級逐漸固化,要想實現一個階級到另一個階級的跳躍,通過教育的方式,無疑是比較靠譜的,關於這一點,家長們也是心知肚明的,而教育,在家長心中,當然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了。其次,由於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現在上學的孩童,都是一孩家庭或者二孩家庭,這些孩子,在家長的眼中可是寶貝得不得了,都把孩子供在掌心上,含著怕化,捧著怕摔,基於此,家長也願意把家裡所有的資源傾注在孩子的培養上,因此,這也讓家長瘋狂爆輔導班在經濟上有了這個可能。最後,大概是來自各培訓機構的宣傳了。各大培訓班,為了自己的業績,瘋狂的向家長強調社會競爭的殘酷性,瘋狂的鼓吹甚至是誇大培訓的效果,因此,部分家長在這長期的攻勢下也就隨波逐流了。


  這種瘋狂的報班下,最快樂的莫過於辦培訓班的那些人了。而最苦的,莫過於那些可憐的小孩了。這些小孩,童年就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給淹沒了,根本沒什麼樂趣可言。家長們,關心孩子的成績是正確的,但還是要注意勞逸結合呀。一根弦蹦太緊的話,可是會斷了的。


  有競爭就有壓力。經常聽老媽對妹妹說:"某某又去學習培訓了,咋們不能落後啊。也得報!據說學習了一對一,成績蹭蹭往上走!"父母總是秉承著一種,「人家的孩子去學了,你不去學,就會落後,跟不上」的攀比心理盲目跟風學習。另外!去了培訓班高強度的學習,孩子們的成績確實提高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的信心。用報班換來孩子今後的好成績,也讓他們覺得心安!覺得培訓班值得一報!

另外,培訓班的學習也比學校的學習難度要加強,比較多樣化,內容更加豐富。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與理解能力報各自的培訓班。比如說,現在有開設一對一輔導班,雖然費用較普通的要貴,但是效果顯而易見,這比學校里的一對多輔導要好很多。所以說,為了孩子能考個好大學,父母們憂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通過報輔導班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非常高的期望!

但是,最後辛苦的還是孩子啊,青春本該無憂無慮,卻被學習剝奪了自由!被學習壓抑了活潑的本性!被學習約束了豐富的想像力!報輔導班也要適當。切勿過度。否則也會適得其反。



*都是競爭惹的禍!

普遍都認為參加,輔導班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力!這個社會的競爭太激烈了,儘管我們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這些培訓班有速成的效果。相對來說,參加培訓班的,學生們的成績確實要高一點。不能給孩子家財萬貫和權勢,只能給孩子報輔導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了。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們都有一個想法,人無我有,有人有我優!別人家的哪個哪個孩子又去上什麼什麼輔導班了,咱也去,不能讓孩子落下!你家孩子上英語輔導班,我家孩子也去!

*培訓班的宣傳太誘人!

這種培訓班天天吆喝著,他們的培訓老師多麼多麼優秀,是清華北大世界名校海歸學子教授。一些輔導班天天吆喝著他們培訓出來的某某學生多麼多麼優秀,成功地考上了清華北大世界名校,成功地進入了某五百強企業,拿著多少多少高薪,成為多好多好的人生贏家,彷彿進了他們的培訓班就能成為人上人。



推薦閱讀:

戲精腫么了?「會講故事」也是重要的職場技能啊!
誰來成就培訓管理者的明天
培訓業商機盤點(有志於入行的可參考)
培訓如何創新?
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培訓公司?

TAG:學校 | 培訓 | 教育 | 高考 | 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