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好的念頭不去理會,當下是不怎麼痛苦,可是會因此種下不好的因嗎?就是說會有報應嗎?

不好的念頭不去理會,當下是不怎麼痛苦,可是會因此種下不好的因嗎?就是說會有報應嗎?之前修佛對自己心裡的念頭約束的挺好的,即使有不好的念頭出現會馬上感到不應該,感到懊悔甚至有種闖禍的感覺,可是最近有些迷茫了,看了關於覺觀的帖子,上面說心裡有妄念,惡念時不要理他,不要和他糾纏,心裡就會平靜許多,按照上面的做了,可是這樣時間長了,反而會對自己放鬆,對自己的意念更加不好控制以致造成意業重重。現在感覺離佛越來越遠了,沒有了以前的底氣,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不好的念頭不去理會,這不是解決問題。這叫無明,這叫無記業,這叫愚痴。久而久之,得畜生果報。

二、這種論調的原理就是「只要我不去想就沒事兒」。這不是佛法,這是唯心主義。而且是樸素的唯心主義。按照這種邏輯我們可以說,只要我不去理會餓,我就可以不吃飯,只要我不去理會憋得慌就可以不拉屎。顯然這不是學智慧,這是學麻痹,這是學愚痴,這是學呆,這是學蠢。

三、學佛是學放下執著,放下人我執和法我執。所謂人我執,就是認為真實地有個「我」,而且四大假合之身就是「我」。所謂法我執,就是認為六塵緣影就是我們的心,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器官加上他們本身的六種功能和所感知到的六種境界加一起當作我們所執著的法——色法和心法。

四、智慧從來不是六根六識和六塵所能緣到的。所以說七六因中轉,八五果上圓。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識才跟著轉成妙觀察智。然後八五識轉大圓鏡智和成所作智。足見第七識的轉是根本,而第七識壓根就不在六根六塵六識境界里。所以,很多人把智慧當作我能想明白的一種理論,這是大錯。否則佛法就是心靈雞湯,甚至是心靈雞屎。

五、學佛是學智慧,不是學知識。是通過禪定和智慧的不斷增長和進深而去證悟那個不生不滅的東西——無為法。而不是在這裡鼓搗一些不理會,不當真,不去管它,別理他這樣的生滅有為法。這不是學佛,更不是修行,從根兒上就和佛法背道而馳。是快樂哲學,是大媽八卦,是飲鴆止渴,是掩耳盜鈴,是自欺欺人,是三里屯的于丹,以及於教授的《論語心得》……

六、神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也首肯,讓除了六祖這種猛料之外的學人照著去修。佛也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不去理會就是修行,佛大抵當年應該說,別琢磨我相、別理會人相、別尋思眾生相、別思考壽者相……這還叫佛法?!一人一瓶「悶倒驢」灌完了黃湯去挺屍,豈不遍地都是高僧大德。畢竟睡死過去就不理會了……

七、一切都是因緣來的——法不孤起,所以我遇到的煩惱是我往昔惡業的果報;用因果的知見來處理我們要生起的貪嗔痴,才是用佛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從緣起法到緣生法,從緣生法到無生法,從無生法到無為法。一路漸次向上,就是在用不同次第的佛智慧來改變本來的無明和愚痴。起用智慧來降伏心念的無明就是禪定,禪定深入自會解悟甚深的智慧。如此定慧等持,解行合一,才是學佛乃至成佛的唯一之路——十方博伽梵,一路涅槃門。離開了定慧,都是外道,都是邪法,都是魔說。

以上。


其實呢,當你有不好的念頭馬上覺知到,感覺不應該,這本身就是「覺」,而停下來不繼續想下去,即不判斷對錯,也不糾纏就是「觀」在起作用。在止觀的時候,不要理它,不要和它糾纏,就是讓惡業停下來的過程,即知止,然後自然就會平靜,因為知止之後必有定,定而後必得靜,靜後必安,安後才有慮的可能。

如果你在學習止觀的過程中,不能讓惡念依靠「覺」「觀」的力量停下來,而是不斷地判斷它是否對錯,或任由它繼續發展,毫無疑問這就是種下了惡因,有惡因必有惡果,意業不斷累積必然會在身業和語業中反應出來,有所反應必有所報,所以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善護意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這種情況其實還沒到修習「觀念頭」的程度,也就是說你的根基不夠,現在做了一件越過你發展程度的事情,你需要知道的是不管修行什麼法門,持五戒十善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五戒十善是身、語、意三業同持,持戒本身就是止觀的初階,沒有這個階段想要直接修止觀,就會出現你現在的問題。但持五戒十善的過程中也不需要有什麼判斷,你只需要看到自己有沒有犯戒,犯了戒要停下來,回到當下,不需要有恐懼心,也不需要有慚愧心,當你有恐懼心和慚愧心的時候,其實就是被意業牽跑了,也必然會有果報,所以對於持戒而言,放下判斷,回到當下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回到當下的時候,就是斬斷輪迴的時候。

修行不要想一步登天,沒有五戒十善的根基,修什麼法門都沒用,只能著魔道,不可能成佛,這是一切法門的基礎,沒有這個根基,修止觀也定不下來,也觀不住,得不到智慧。而且其實當你開始在身、語、意三業持五戒十善的時候,你必然就會觀察自己,就會留心自己的身、語、意,這本身就是止觀,只不過它過於樸實,沒有止觀說起來那麼玄妙而已,但一個人必須要從這種樸實粗重處入手,才能獲得修行的根基。


爾時娑竭羅龍王。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言。

世尊。頗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龍王。

有四殊勝法。若有受持讀誦解了其義。用功雖少獲福甚多。即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功德無異。

云何為四。所謂念誦。

諸行無常

一切皆苦

諸法無我

寂滅為樂

龍王當知。是謂四殊勝法。菩薩摩訶薩無盡法智。早證無生。速至圓寂。是故汝等常應念誦。

-----------------------------------

何謂菩薩出世智葯。

信知諸法從緣合生。

信一切法無我 無人 亦無眾生 壽命 知見。亦無作者 亦無受者。

信解通達無我我所。

於是空法無所得中 不驚不畏。勤加精進而求心相。

菩薩摩訶薩如是求心。何等是心

若貪慾耶。

若嗔恚耶

若愚痴耶。

若過去 未來 現在耶。

若心過去 過去已滅。若心未來 未來未至。若心現在 現在無住。

是心非內 非外 亦非中間。

是心無色 無識 無形 無見 無知 無住處。

如是之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已曾見。非今現見。非當來見。

若一切佛過去來今所不見者。云何當有。但以顛倒妄想因緣。心生諸法種種差別

善男子。是心如幻 憶想分別起種種業受種種身

善男子。心去如風 於非境界遠行難收

心如流水 生滅不住

心如燈炎 眾緣故有

是心如電 剎那不停

心如虛空 客塵煩惱之所障蔽

心如獼猴 取一舍一遍諸境界

心如畫師 能造種種業因緣故

心無暫定 隨逐種種諸煩惱故

心唯獨一 無第二故

心如大王 一切諸法增上主故

心常獨行 無伴侶故

心如怨家 能作一切諸苦惱故

心如狂象 踏小兒諸土舍。能壞一切諸善根故

是心貪著 如魚吞鉤。於苦受中生樂想故

是心如夢 於無我中生我想故

心如青蠅 於不凈中起凈想故

心如債主 生苦楚故

心如惡鬼 求人便故

心常高下 貪嗔逼故

心如偷劫 奪善根故

心常貪色 如蛾投火

心常貪聲 如戰鼓響

心常貪香 如豬樂廁

心常貪味 如駝愛蜜

心常貪觸 如蠅著油

善男子。菩薩如是求於心相而不可得

若不可得 則非過去現在未來。

若非過去現在未來 則出三世。

若出三世 則非有無。

若非有無 則是不起。

夫不起者 則是無性。

若無性者 則是無生。

若無生者 則是無滅。

若無滅者 則無所離。

若無離者 無來 無去 無退 無生。

若無來去 無退 無生 則無諸行。

若無諸行 是則無為。

若無為者 是為一切諸聖根本。是中無有持戒破戒。

若無持戒無破戒者。是則無行 亦無非行。

若無有行 無非行者。是則無有心 心數法。

若無心心數法者。則無有業 亦無業報。

若無有業 無業報者 則無苦樂。

若無苦樂 是則聖性。是中無業 無起業者。無有身業 亦無意業。是中無有上下差別。聖性平等猶若虛空。

是性平等 無有優劣。一切諸法等一味故。

是性平等 遠離一切身心相故。

是性遠離 一切諸法順涅槃故。

是性清凈 遠離一切煩惱垢故。

是性無我 離我所故。

是性真實 順如如故。

是性寂靜 常安樂故。

是性無有高下 從平等出故。

是性真實 第一義故。

是性無盡 畢竟不生故。

是性常住 諸法常爾故。

是性安樂 涅槃第一故。

是性清凈 離一切相故。

是性無我 求不可得故。

善男子。汝等應當 內善觀察 莫外馳騁。


感恩您的開題!

就事論事,先不要迷茫。

對能覺的人來說,如何做都沒問題,因為"能覺",所以,一,不墮惡,二,就算有些沒經驗,落入了,自己會最現實的把落入的拔出來,因為他的能覺,知道不拔出來的後果。

末學討論方法,是給還沒能力的人聽的,您若能,練習自覺,是好事,其實已經在覺知這些了,只要一直注重,自己的了解會更清楚。

您說:

上面說心裡有妄念,惡念時不要理他,不要和他糾纏,心裡就會平靜許多,按照上面的做了,可是這樣時間長了,反而會對自己放鬆,對自己的意念更加不好控制以致造成意業重重。現在感覺離佛越來越遠了,沒有了以前的底氣,到底該怎麼辦呢?

您說的,"反而會對自己放鬆",此所指為何呢(可否細說)?

放鬆是好事,放鬆的心情做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是鼓勵懶惰"不做事",。

禪修,從開始就沒有在"控制",您練習控制,是在練習世間法。

何謂"意業重重"呢?

若真覺得有業力在抓住您,試想,是您自己願意被抓,還是真有個抓您的。

佛這個字,在這世界初開始時,是沒有的,末學不知是誰創造了這個字,您說:"離佛越來越遠",是何意思呢?

您聽過,被佛這個字牽著走,也是魔的一種,能不迷是首務,再來能覺,而漸練習到能中性,它就可能自己漸改了。

末學台灣長大,還沒聽過"底氣",可否也解釋一下。

真禪修,就在練習中性,自然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自然的沒排斥、抗拒,不是去練習不排斥、抗拒,但還沒能力中性的人,我們不反對提醒自己。

這只是回答的第一部分,還望您能多提供您心中的話。

祝福!

注一:

其實,強調的是時時練習念住所緣,您可能沒注意到重點,沒在念住所緣,所以才說自己會放鬆呢?

是否可先練習念住所緣。

末學所說,都是有中性覺知觀察後的結果,沒中性覺知觀察能力,若只用結果來修,是思維修,只是對治法,真能練習當下如實修,練熟後自己就知且體會這些結果。

注二:

忘了回答主題。

「不好的念頭不去理會,當下是不怎麼痛苦,可是會因此種下不好的因嗎?」

這是形容因為中性的覺知觀察,所以,自然的沒去理會不好的念頭,末學還是要跟您強調它的參考(借鏡)性,只是別被牽著走了。

如此種下不讓惡念發展的因緣,您為何會把它衍生成」種下不好的因」呢?

念頭由腦中流出通常是有緣時才流出的,而知識或經驗會儲存在腦中,也是有因有緣的。

但不被惡緣牽著走,只是一種斷緣的動作,因為我們的思考模式還沒改變之前,是常會被釋放出來的。

等到練習到思考模式改變到,連由腦中釋放的機會都沒時,也沒甚麼需要不被他影響的因緣了。

「就是說會有報應嗎?」

您會覺觀久了,自己就會知道,物質或他人所做的報應,不是我們所太強調的。

我們強調的是,他人或因緣(如天災),可以綑綁我們,但精神上,只有自己才能綑綁自己,所以,想要鬆脫,也是自己的事。

所以,所有精神上的報應,都是自找的。

不會被五蘊牽著走的人,別人可綑綁他,老天可落難他,他自己若不落入,沒人能奈他何。

注三:

因緣就是慢慢累積的,佛教所說的資量,就是自己慢慢,由自己原來的」迷」生活,培養成後來練習習慣的」覺」生活。

這個覺字,不只是覺知觀察的覺,後來培養出來的」覺」 ,包含:

1. 若有經歷過二禪的人就知,歷歷分明的覺。

2. 有智慧的覺,自己經由苦集滅道,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而知五蘊非我非我所的智慧,有漸不被五蘊牽著走能力的覺(三禪)。

3. 成就人的覺,已經心不隨境轉,自在生活的覺。

我們若剛開始,還是去理會不好的念頭,由於自己能力不夠,其實,又可能在練習妄,而不自知,讓自己始終在練習妄(迷)。

剛開始,讓自己,只是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看著它來,看著它去,久了,自己不只練習出覺觀的能力,也漸習慣於中性,而不被牽著走的練習是重要的經驗。這不只因經驗而可能開發智慧,更因為薰習,讓自己習慣於中性(不執),自己會培養出一個無貪無嗔無癡的生活習慣,自己漸習慣後,哪天自己發現自己漸漸習慣於無貪無嗔無癡的生活習慣,而以往的貪嗔癡生活習慣,自己都不知為何及何時被取代了。

以上所說,都是因為趣向如實,趣向如實就能夠了解真因緣。如實觀與因緣觀,在以上練習的過程,因為趣向如實的覺觀,而被培養出來,以後的生活,自然的更如實,且具備因緣。

這所有的因緣,都是慢慢累積出來的。

末學常強調的這兩句古德話語很重要:

1.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

2.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息妄是讓他自己熄滅,別以為息妄等於除妄,若去除妄,很可能完全落入妄中。

別去以為,有一個真可以覓得,殊不知,一但妄全部息了,您處的狀態,就被別人稱作」空」或」無」(很少人用」真」)等等。

所以,馬祖道一禪師所說的:」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亦同,莫污染,不起妄,您就在中道,您就在平常心,就是直心道場。

練習,每天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都只是單純,不在妄中,這種覺知觀察所練習出來的覺性,中性,所以,解決問題,且副作用越來越少。

這些都是真練習就能親身體驗體會的,沒練習,用說的,用想的,是不會有進度的。

祝福!

注四:

在此跟師兄們分享」何謂無明」?

請看這篇(第二十一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page=2#pid650541

沒有能力如實知如實見五受蘊,被稱作無明。

沒有能力如實知如實見六入處,被稱作無明。

沒有能力如實知如實見苦集滅道,被稱作無明。

當您實修,修到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才真能了解如何是無明,也才能了解如何才能無無明。

一昧的跟著因緣走,」不好的念頭」來了,跟著跑,迷而不覺,就是無明。

想要真正了解佛教的名相,需要經由覺觀訓練,到了有」知道」如何是」 如實知如實見」的能力,才可能有真正了解」無明」的機會。

所以,實修是最重要的,跟著起鬨,帶頭起鬨,不只誤自己,還害了別人。

祝福!

注五:

跟想練習覺觀的師兄結緣:

實際修行最重要,修行的次第 (第5帖),初學時,多學習正見的觀念,也會幫忙。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

(修行的次第是最需實修練習的,但前幾帖也值得多讀,加強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及這篇第三帖所說: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page=1#pid649917

身念處禪修

靜態時 由 "覺知觀察 呼吸時 空氣經由鼻孔時皮膚的感覺" 開始

經行時 由 "覺知觀察 腳底皮膚觸及鞋子的感覺" 開始

日常生活時 由 "練習知道自己當下身口意" (awareness) 開始

有時間時,多練習靜態經行或日常生活時的覺知。

平時 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

並提醒自己,時時 微笑、放鬆、輕鬆、愉悅、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

也可多看禪心末學的心得報告,或末學在知乎的其他回答,若能幫助您的,都可參考。

這篇也有敘述一些次第的重點:

最近禪坐修行四念處,有感。望解惑? - 自在之路的回答

祝福!

注六:

實修,能讓自己親身體驗體會佛陀所教的次第,修到了哪裡,自己就能體會為何先要修前面次第,然後此次第。

真能達到心念處(如注五所提供的最下面的連結所說),自己因為能夠有機會覺觀苦集滅道,越熟練,就越能與雜阿含經印證。

等到自己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之後,各個經就都互通了。沒親身體驗體會,用猜的或自以為讀懂了,最好老實一點,等自己親證,再來教人,不然因果自負,跟您唱和的人越多,因果越重,連唱和的人,別以為只是練習隨喜,純隨喜的話,只有純隨喜的因緣,拉交情的話,所付出的因果,可能不是自己可以想像的。

所以,先老實的自己練習,練成了,自利利人,又不會造業,何樂而不為呢?

祝福!

注七:

題主說的「不好的念頭不去理會」,與中性的覺知觀察,可能是會因人而異的不同,因為中性的覺知觀察,並沒去做」 不去理會」 。原則上」禪修」時,沒排斥、對抗,也沒去想要做甚麼,當覺知觀察到自己習慣性的想要做甚麼時,就只是覺知觀察到,因為我們沒在」改變」,所以,只是繼續的覺觀目前習性能力的一切發展。如果在禪修時,不是」純中性的覺觀」,就無法真正覺觀到自己更深層(真正)的習性,若每次都」想要」或」做動作」,當然,原先的煩惱會暫時被轉移,但當事人卻沒覺觀到真正的整個過程(也就是某些真正產生煩惱的原因可能還沒覺觀到就轉移了),就如我們上山觀察某種特殊動物的習性,現在有錄影機可架在樹上,若能遙控更好,就可能錄製出我們想看的,但覺觀能力若不夠,就如沒這些設備,自己上山,需離此種動物不遠才能觀察,但它們的覺知能力又超強,會立刻離開,變成永遠觀察不到我們想要觀察的。

中性的覺知觀察能力強了之後,先累積知識經驗,後來在禪修後的思維,會因自己知識經驗的累積,而體會真正煩惱發生的路徑,因為經驗很多,很自然的會越來越只走對的路徑(智慧),這方法對沒覺觀能力的人是不會產生立即的效能的。

但由於覺觀能力,是慢慢累積的,只要每天都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積以時日,就慢慢會有些許的能力,只要有在練習覺觀,前面能力還不強的覺觀能力,可幫忙轉移,及禪悅法喜。到後來就可能累積到有能力如上說的,而開發智慧。

祝福!


佛教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癩病,全身長滿了惡瘡,潰爛流膿,苦不堪言。一天,經過一處長滿茅草蘆荻的園林,被草尖所刺,痛徹心肺,於是生起瞋恨心,對著園林破口大罵。

佛陀正好游化經過,看到這個情景,對隨行的弟子說:「你們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很愚痴可笑?」

弟子齊聲回答:「是的!佛陀!草木本無心,怎麼可以因為身體的病痛而遷怒這些花草樹木呢?」

佛陀說:「對的!這個人因為身體上的病痛而起瞋恨心,說明他不只是身體上有病,就是他的心也病得不輕啊!」

佛陀接著又說:「比丘們!有一些人見到美色,聞到香味,聽到好話,嘗到甜的滋味,心裡就起貪著;相反的,遇到不順己意的境界,就起瞋恨心,這種情形就跟身上長瘡的人一樣,可以說身心都生病了。」

弟子問:「像這樣的人,佛陀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呢?」

佛陀於是為弟子說示對治貪瞋痴惑障的五種修行法門:以不凈觀對治貪慾,以慈悲觀對治瞋恚,以緣起觀對治愚痴,以念佛觀對治我執,以數息觀對治散亂。以上五種修行法,稱為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就是對治心理煩惱的五種方法,以五種正念來降伏五種妄念,勘破煩惱的虛妄性,對境不起迷惑,譬如長了惡瘡的人,如果能了解草木本自無心,就不會愚痴遷怒無情眾生。


你可能是誤會了。

縱歷百千劫,所作亦不空。

即使過了百千劫,你的所作所為都是要承受代價的。所以平時出現不好的念頭要抑制。

而你看的書可能是說禪修的時候,這時候要專註,所以什麼念頭來了都不管他。


這個問題你不能照帖子來,因人而異。

假定你修止,不去理他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理妄念,一心住在所緣境上怎麼會出現控制不住意念。

假定你修觀,比如空觀。那就不行了,比如色慾出現,你腦子不去管它,繼續念空空空,那叫頑空,靠不住。你需要觀察他,比如用佛說的十二因緣去觀察,最後把色慾看明白,哦,原來這是因緣構成,我的色慾產生的毫無道理,色慾就滅了。

有空多讀經論,少看帖子,一切修行,佛教為準。帖子畢竟片面。


你拔掉了雜草,卻沒有種下莊稼,多學習知識,消除了錯誤卻沒有讓正確的東西進來,多多行善,多多學習。你只是掌握了一種方法,但必須要有信仰,否則方法就無用


推薦閱讀:

學佛不能迷信
念佛經又對道教感興趣,這樣佛祖和真人會不會不高興?
為什麼玄奘翻譯了這麼多空宗的經典,卻創立了唯識有宗呢?
那些買魚買蛇來放生的人,為什麼不直接去投入環保事業?
如何看待戒色吧的戒色方法以及按照他們方法做了之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