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太廟的問題?
南明諸帝有沒有建立太廟? 是否朱標、朱允炆、朱祁鈺都祔廟了?牌位的擺放又是怎麼樣的呀?崇禎牌位入廟後,祧的是睿宗還是武宗?
大官人空手套得一手好白狼,這問題延展開妥妥一篇論文盛不下。
人在火車上,各種資料都不在手邊,僅就記憶回答一下。南明肯定是有太廟的。
崇禎十七年五月安宗即位之後把南京原來的太廟修繕一番,並將思宗祔廟。而紹宗即位福州,改福州府為天興府,置諸行在衙門,並在城中建行在太廟。後來昭宗即位肇慶也是仿照紹宗舊例,至於後來播遷,也帶著太廟諸宗靈位跑來跑去。最奇特的莫過於魯監國,從上江兵潰開始,魯王的太廟就挪到船上去了。。。。回家給你詳細說說作一個推演。推演前提是南明太廟的袝廟規則一如崇禎年間,沒有變動。
毅宗朱由檢在位時,太廟九室分別是太祖、成祖、睿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昭穆自己排吧)
安宗朱由菘繼位,袝思宗,祧睿宗。他雖然追謚父親福忠王為帝,但沒追上廟號,所以不用袝廟。另外,他雖然為朱標、朱允炆、朱祁鈺加廟號謚號,但是世系久遠,都是直接進祧廟的份。太廟九室分別是太祖、成祖、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毅宗(思宗)。
紹宗朱聿鍵稱帝期間,安宗還沒死,所以無法給安宗定廟號定謚號,也就不能袝廟。而據琉球《歷代寶案》記載,紹宗追謚四代祖先為皇帝,謚號僅為一字,且沒有廟號。所以隆武年間太廟九室應該是太祖、成祖、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威宗(思宗、毅宗)。
昭宗繼位後,首先追尊父親桂端王為皇帝,謚號17字,廟號禮宗,規格和睿宗同。自然要袝廟,祧武宗。仿照睿宗舊例,放在光宗之次。此時太廟九室分別是太祖、成祖、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禮宗、熹宗、威宗(思宗、毅宗)。
按錢海岳先生《南明史》記載,永曆十一年,昭宗才為恭宗、安宗、紹宗加上17字謚,並加廟號。所以,此時才是他們袝廟的時候。按說,袝三帝,應該祧世宗、穆宗和神宗。恭宗次序應該是光宗和禮宗之間,安宗則在威宗之後。就是紹宗不知道放在哪裡好。按輩分來,他和神宗同輩分,並且添他進去,就要把神宗祧掉。不知道那時有沒有做過什麼變通。
根據萬曆時期的太廟圖來看,太祖和成祖邊四位是穆宗、武宗、孝宗、英宗(從左往右),右邊三位是憲宗、睿宗、世宗(從左往右),因此可知道追尊的皇帝(睿宗)是按照輩分「加塞」的。睿宗和孝宗平輩,所以睿宗算是明朝第9.5個皇帝。因此孝宗在太祖和成祖的左邊第二位,睿宗在右邊第二位。按照這個規則,我們可以判斷恭宗和禮宗分別算第14.5和14.6個皇帝,因為他們和光宗平輩。
但南明還有個特殊現象是恢復廟號和追加廟號——恢復興宗,追加惠宗和代宗,這三位算第幾個就不好說了。暫且按輩分算吧,成祖算第2個皇帝,興宗算第2.5個,仁宗算第3個,惠宗算第4個,宣宗算第5個,英宗算第6個,代宗算第7個,憲宗算第8個。
但是還有兩個問題,1.如果按照輩分,紹宗應該跟神宗平輩。可是不同於其他幾個恢復、追尊的皇帝,昭宗的帝位承自紹宗,與憲宗和代宗的關係還不太一樣。2.恭宗和禮宗平輩,且都是追尊的皇帝,且廟號都為昭宗所加,不知該誰排在前面,因沒有先例。
對於第一個問題,暫且按照輩分,將紹宗算作第14個皇帝。對於第二個問題,暫且將恭宗排在禮宗之前。
這樣一來,在永曆時期,太廟裡太祖和成祖左邊四位分別是安宗、熹宗、恭宗、紹宗(從左往右),右邊三位分別是光宗、禮宗、威宗(從左往右)。
祧廟裡,熙祖、德祖、懿祖、仁祖左邊七位分別是神宗、世宗、睿宗、憲宗、英宗、惠宗、興宗(從左往右),右邊六位分別是仁宗、宣宗、代宗、孝宗、武宗、穆宗(從左往右)。
但還有一個問題,同輩分的先帝,是歲數大的排前面,還是先當皇帝的排前面、正牌皇帝排追尊皇帝前面?這個問題我就搞不懂了。
毫無疑問是有太廟的,比如永曆五年四月和七月匡帝就曾祭祀太廟。但是裡面的布置並不清楚。我個人很好奇永曆朝的太廟布置,不知裡面有沒有襄帝及其祖宗。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定國不如鄭成功出名,更沒有民族英雄的稱號?
※關於顧誠南明史史料考據的一些問題
※如何評價電視劇《龍珠傳奇》: 1.晉王剃髮 2.女兒事酋 3.父子反目 4.兄弟做監?
※為什麼洪承疇愛惜自己衣袍便被判斷捨不得死?
※中國官修歷史為什麼以崇禎自殺為明朝結束的標誌,而不認可南明對明朝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