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什麼想要成佛(解脫)?
按現在的話說。
佛主當年是得了 「抑鬱症」。
看什麼都不舒服,覺得大家是身在苦中不知苦。
幾番遊走在自殺的邊緣。
但是佛主就是佛主,根據當時的宗教,自己耗費多年,設計出一套「抑鬱症患者」自愈的心理干預課程。
這套課程就是「佛法」的雛形。
所以,痛苦感越強的人,從佛法中得到的解脫就越大。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於35歲時,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創立佛教。
佛陀成佛的終極目的,也可以理解為佛經中所說的要「度一切苦厄」。而不是所謂的解脫。
大乘佛法非但「渡我」,且還要「渡人」。
所謂「乘」,是梵文yana(音譯「衍那」)的意譯,有「乘載」或「道路」之意。
大約在公元1世紀左右,印度佛教內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學說和教義教規的派別。這些佛教派別自稱他們的目的是「普渡眾生」,他們信奉的教義好像一隻巨大無比的船,能運載無數眾生從生死此岸世界到達涅磐解脫的彼岸世界,從而成就佛果。
所以這一派自稱是「大乘」。
青年時的悉達多·喬達摩極富慧根。
一日,他乘輪車,東門出,看見一老者,手扶竹杖,舉步艱難。
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從南門出,見一病人,形容枯槁,痛苦萬狀。
憐憫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從西門出遊,見一死者,淤血流溢,臭積難聞。
有感於心,惶恐苦悶。
又一日,悉達多王子出北門遊玩,看見一出家之人,精神朗澈,威儀有度。
那出家人告訴他修行解脫之道,王子聽後,決計刻意修行。
悉達多王子請求父母允許出家修行,凈飯王和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不許。
夜半,月色明朗。悉達多,一騎一步,乘著茫茫夜色,橫渡清溪。
到天明的時候,已達百里之外。
後,釋迦牟尼師從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學習禪定。
阿羅邏迦羅摩教他「追隨沉思默想步驟」,就能得到「空寂王國」
陀迦羅摩教他「既非心理作用也非心理作用的狀態」。
但終無所得。
於是改變主意,決定去自己體驗禁慾苦行。
釋迦牟尼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畢波羅樹(即菩提樹或無花果)下坐了下來。
他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靜思默想。
經上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升座之後即圓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躍天地,菩提道果是大乘佛教的出世聖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眾生脫離苦海的就稱為菩薩。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
他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禪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
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人齊贊,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許多苦厄,一時體息,天鼓齊鳴,發出妙音,天雨曼陀羅花,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寶花、七寶蓮花等。
得釋迦牟尼佛,出身為皇子之尊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為眾生故,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三覺圓滿,證一切種智,得無上菩提。
世尊成佛以來,妙用小乘、中乘、大乘,說法四十九年,清凈妙理如恆河沙,開闡無遮,度諸疑謗。不是想成佛的是來給你們演示一遍怎麼超脫的
哎!末法時代,種種邪說鋪天蓋地,還佛陀得了抑鬱症」,你這個話一說出口,你可知道未來世的長劫苦痛就來了,這個是毀謗佛陀,大罪過!形成文字,根本罪,方便罪,成已罪完全具足,未來生來殘疾,乃至貧窮多苦逃不掉了!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佛陀貴為太子,剎帝利種姓,他有什麼好心境低落的呢?大多數人窮得叮噹響,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一個都滿足不了,欠一屁股房貸,公司又要開除你,你才會「抑鬱」嘛!然而他有什麼好「抑鬱」的呢?
他是因為慈悲的關係,在這個世界上示現八相成道,他為什麼要在這個世界八相成道,示現成佛呢?因為你我確實有很多苦惱,怨嗔會(你不喜歡的人,欺負你的人會出現),愛別離(你和你的父母愛人遲早要分開),求不得(你所希望的往往達不到)乃至生老病死苦,五蘊織盛苦!
這個人生一輩子,譬如在火盆上,火盆覆蓋了一些毯子之類,你暫時不會火燒屁股!人生也是一樣,有錢有勢,顛倒驅馳,可是還是會死啊,終究是苦!正常的人都希望解脫,只不過層次不同嘛,有的人求一時的安樂,有智慧的求永久的安樂!
佛陀透徹的了達這些苦患,修行三大阿僧伽劫,不但他自己能夠解脫,還已經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者,無上是說他是福德智慧世出世間沒有誰能超過,正等是普遍覺悟一切因果業用,窮盡宇宙真實,正覺是他所覺悟沒有任何錯繆,在此基礎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示現八相成道。
當時佛陀沒有從兜率降生,古印度有很多的修行人,他們也相信局部的輪迴(無法透徹了知),知道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道苦),於是希望解脫,可是希望歸希望總得有方法?比如有順世外道認為快樂的生活就是解脫(現在多得很,這屬於原始唯物主義),有苦行外道認為苦行才能夠解脫,尖端一些的,普遍一點的,有認為初禪是解脫,二禪是解脫,乃至三禪,四禪,四空定是解脫,普遍是這樣認為,佛陀為了破斥這些邪見,一日食一麥,所以從外道修禪定,乃至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你不這樣是沒有辦法引導眾生的,就好像我們現在說男女雙修是非法,很多無知的人說你修過嗎?)
總結一下,為什麼要成佛,為什麼要解脫?因為人生真的有很多苦,只不過意識得到意識不到的問題!意識得到之中又有有沒有正確的方法?有正確的方法中又有種種的層次(阿羅漢,菩薩,辟支佛,佛陀),正確的方法達到無上正等正覺者就是佛,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就是八相成道!
昔佛在舍衛國精舍。
時有四比丘坐於樹下。共相問言。
一切世間何者最苦。
一人言。
天下之苦無過淫慾。
一人言。
世間之苦無過嗔恚。
一人言。
世間之苦無過饑渴。
一人言。
天下之苦莫過驚怖。
共諍苦義云云不止。
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
即起作禮具白所論。
佛言比丘
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 饑渴。寒熱 嗔恚 驚怖 色慾 怨禍 皆由於身。
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 憂畏萬端。三界蠕動 更相殘賊。吾我縛著 生死不息。皆由於身。
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 怕然無想。可得泥洹 此為最樂。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熱無過淫 毒無過怒 苦無過身 樂無過滅
無樂小樂 小辯小慧 觀求大者 乃獲大安
我為世尊 長解無憂 正度三有 獨降眾魔
佛說偈已告諸比丘。
往昔久遠無數世。時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
時有四禽依附左右常得安隱。
一者 鴿
二者 烏
三者 毒蛇
四者 鹿。
是四禽者晝行求食暮則來還。
四禽一夜自相問言。
世間之苦何者為重。
烏言
饑渴最苦。饑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不顧鋒刃。我等喪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饑渴為苦。
鴿言
淫慾最苦。色慾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
毒蛇言
嗔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親疏。亦能殺人復能自殺。
鹿言
驚怖最苦我游林野心恆怵惕。畏懼獵師及諸豺狼。彷彿有聲奔投坑岸。母子相捐肝膽悼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
比丘聞之即告之曰。
汝等所論是其末耳。不究苦本。
天下之苦無過有身。身為苦器憂畏無量。吾以是故舍俗學道。滅意斷想 不貪四大。欲斷苦原 志存泥洹。
泥洹道者 寂滅無形。憂患永畢 爾乃大安。
四禽聞之心即開解。
佛告比丘
爾時五通比丘則吾身是。
時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
前世已聞苦本之義。如何今日方復云爾。
比丘聞之慚愧自責。即於佛前得羅漢道。
推薦閱讀:
※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舍利子到底是什麼?
※佛教認為「諸法無我」,不承認靈魂的存在,輪迴之後的「我」已經不是「我」,活佛轉世又有什麼意義呢?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新年賞景祈福勝地
※雨神帶不走的,詩人將深藏
※請問各位能背誦多少佛教的『』經律論『』?加起來有多少萬字?對於背誦佛經的要求,你是怎麼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