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曾《有教無類賦》:「神龍異稟,猶嗜欲之可求;織草何知,尚薰蕕而相假」如何翻譯?

網上找不到滿意的翻譯,感覺大約是在拍皇帝馬屁,但具體意思不懂,請教知乎大神。另,此篇全文是否傳世


1.如何翻譯

原文可參歐陽修《文忠集·歸田錄卷二》:

咸平五年,南省試進士《有教無類賦》,王沂公為第一。賦盛行於世,其警句有云:「神龍異稟,猶嗜欲之可求;纖草何知,尚薰蕕而相假。」時有輕薄子擬作四句云:「相國寺前,熊翻筋斗;望春門外,驢舞柘枝。」議者以謂言雖鄙俚,亦著題也。

又載在《堅瓠集》《宋稗類鈔》《錦繡萬花谷後集》《宋人軼事彙編》,皆出於歐陽,且均作「神龍異稟,猶嗜欲之可求;纖草何知,尚薰蕕而相假。」可以確定題主「織草」引文有誤,當為「纖草」

原文既系駢賦,是存在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式的,我們為了方便理解,可以稍作改動:「神龍異稟,猶可求嗜欲;纖草何知,尚相假薰蕕。」

「神龍」是否代指聖主,是存疑的,需要聯繫上下文來定奪;這裡也可以只理解為龍,與「纖草」形成對仗和對比。「嗜欲」多指身體感官方面享受的慾望。「薰蕕」中,「薰」為香草,「蕕」為臭草,《左傳》所謂「一薰一蕕」;常被用來代指善惡、美醜或賢愚。「相假」意為互相憑依,《韓詩外傳》所謂「鳥獸魚猶知相假」。

那麼意思就比較明顯了,是「天資非凡的神龍,仍然能夠貪求情慾;愚昧無知的細草,還不是同時憑藉依附著香蘭和臭草!」大致是說,如果不經教育,智者也會沉迷於慾望,而愚者則難以辨別善惡,以此強調教育必須普及各個階層,故曰「有教無類」也。根據文本,至少可以確定,不是題主理解的「拍皇帝馬屁」;恰恰相反,如果「神龍」是聖主,則倒是在罵皇上嘍www

2.是否傳世

王曾作賦其事,《宋史·王曾傳》只寫道:

咸平中,由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器也。」

參考董學連的《王曾年譜》,王曾在省試作《有教無類賦》,獲省元;在殿試作《有物混成賦》,獲狀元。其中,《有物混成賦》見於《宋文鑒》,《隆平集》稱「天下以為賦格」;《有教無類賦》卻不見載,只能在野聞軼事中窺其一二。

根據史料,這篇賦應當是抽對工整、文采斐然的,既讓王曾高中省元,又足以風靡一時,令西昆體領袖楊億都嘆為觀止,想必也不會存在什麼「褒貶聖上」這種敏感問題嘍ww

目前沒有找到全篇的文獻資料,待考。


問了下別人,然後我修改下,大概是這樣「皇帝聖質佳美,也有著自己的欲求;織草懂得什麼,不過恃香薰自命清高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學校不用教英語的方法教文言文?
文言文的 「信息量大」,是世界第一嗎?
頗若同揆,是什麼意思?
有哪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實際例子?
文言文中的定語後置、賓語前置等句型怎麼學習和判別?

TAG:古漢語 | 文言文 | 古文 | 北宋 | 宋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