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在中國天主教家庭是種什麼體驗?

樓主是這樣的情景,從一開始跟著家人進教堂,到慢慢發現自己找不到同學中的共同信仰者的孤單,到後來的反思,接觸一些不同教派新教,有了不同的想法和疑問,面對現在的信仰,自身的家庭和未來自己的家庭,工作,有了越來越多的困惑。所以很想了解更多大家的故事。


坐標西安。我是家族信仰,從嬰兒時期就領洗入教了,家裡人都是很熱心的教友,一個叔叔是神父,我的姑姑和姨媽是修女,特別是爺爺,幾十年如一日熱心祈禱,去教堂參與彌撒風雨無阻,他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榜樣。

一直以來我身邊信教的同學幾乎為零,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有點另類,可內心還是對我的信仰堅定不移。上了大學,來到了西安,接觸到了色拉芬大學生團體,認識到了很多信仰熱忱的朋友,同時我對信仰也有了很多不同的認識,由此也更加堅定了,敢在人前承認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信仰讓我內心由衷的充實,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每個禮拜都會去教堂望彌撒,祈禱,聽神父講道,內心充滿了喜樂與平和。

家裡人覺得找一個有共同信仰的人共度一生會比較好,我也覺得這方面極其重要,因為身邊慘痛的例子比較多。所以我初中高中都只敢偷偷地暗戀班裡的男孩子,加上本人性格比較羞澀,且長得不好看(黑,也重),所以一直沒有表白過。大學時期參加色拉芬的活動,認識了很多性格不錯的男性朋友。如今有了一個很愛彼此的男朋友,是在教友學生的校園聚會認識的,在一起感覺很好,可以一起去教堂參與彌撒,共同祈禱,也彼此信賴,我覺得這就是我嚮往的愛情。

我覺得信仰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也許你一直在信,卻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它,去了解,就會有驚喜,我也在去發現,去了解,去成長。


(⊙﹏⊙)全班就我一個信教的,並沒有什麼不好感覺,每天晚上靜靜地看聖經與祈禱,感覺世界都是亮的,就我而言,大學有時候內心總是莫名其妙的迷茫,信仰倒是給了我安寧與淡然,每個周末去唱詩,望彌撒,然後整個人都會滿血復活,至於童鞋們,也只是好奇,有想和我去教堂的,暫時沒有反感的。。。就醬紫。。。


我也是從小因著父母的信仰而信天主教的。和題主一樣身邊沒有太多同信仰的同學朋友之類,好在因為地區我總陰差陽錯的步入天主的福地,也許是上天安排。

我小學基本沒有天主教,但沒有受到特殊的看待,自己也沒有特別的表現出來,初中時因為附近地區的學生都在指定學校就讀,所以有一定的天主教同學,在高中時候,因為需要擇校我很猶豫,最後沒有注意到地區,意外選擇到了我們當地總堂口的旁邊,所以,我時不時會去教堂,而且我們學校所佔用的地本身也是屬於教堂。

意外的是,我本平平一介學生,在這個學校一點點的把我改變了。先是做了班長,後是受到各種老師注重,比較長臉的一次校長還當著好多家長的面表揚過了,當時我媽媽在,我早戀男友的媽媽也在。

高中時候得過的證書。

從高中時候我開始認識很多,改變了我從農村窄小的視野所看不到的世界。我歸咎於我每個星期領聖體的功勞,哈哈哈。總之,我又繼續上到了大學。

然而,大學我也在家很近的地方讀書,因為爸爸最近一年做了會長,我自然和神父、修女們多了一點接觸,天主教是西方信仰,我也逐漸認識幾個西班牙朋友。

記得有一次上形勢與政策課,老師提到天主教是西方宗教,我們是東方人,涉及到國家大事有諸多不利。到下一周他上課的時候,我帶上了我泛黃的教內書籍,課後送給他。老師要了我的電話,那次考試雖然我成績不高,但我是整個系最高的一個。後來,老師一直記得我,我也在大二才知道他是我們學校政治部的部長。。。現在我們關係特別好,大部分原因我認為是那本天主教書籍。

還有男友,他不是天主教的,我很慶幸我們的相遇,他父母贊同我倆在一起,當然也知道要他入教,我的爸媽也沒有什麼理由拒絕他,畢竟他也很優秀。

因為我是學藝術的,所以每年都會有外出寫生的活動,15年在蘇州的時候我特別感到了主內一個團體的存在。有自由活動的時候好多同學不知道要去哪裡,而我想到哪裡都有教堂就各種百度到當地教堂。

沒有讓我失望的是,當地神父殷勤我招待了我,放心的把到教堂鑰匙交給我讓我參觀。坐落於陽澄現湖畔的教堂在江南地區真是美的不可方物。

蘇州園區大教堂。

青島

杭州

總之,我每去一個地方,基本都要去當地的教堂。感覺特別棒,像在哪裡都會有個家一樣。

成長到在現在為止,一直在主愛內,因為不是自己主動去信仰的,所以也曾懷疑過,曾憂慮過,曾叛逆過,可是主從來沒有放棄過我。

謝謝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


本人出生在一個農村天主教家庭,祖上至少三代都信天主教。

十二歲之前非常非常的熱心,天天去教堂念經,聽彌撒,聽神父修女講道理,背聖經,學聖歌,各種熱心虔誠,對天主教從未產生任何懷疑,。

後來上了初中,高中,大學,學習很忙,沒時間去教堂念經了,而且在大學裡面看了很多書,慢慢產生了點其它的見解,但是只要我一有這種念頭,我立刻就覺著自己懷疑天主,要下地獄,我小時候聽到一個修女給我們講的故事,說一個人如何如何虔誠的信天主,但是因為一件小事欺騙了天主,最後下了地獄。總之,不能懷疑天主,不能對天主不恭敬,要把天主放在萬有之上……

然而,人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我記得九幾年的時候,我們村裡回來了一個台灣的神父。那個神父一九四幾年跑到台灣去了,九十年代初回到老家了。那個時候台灣很有錢。我親眼看到那個神父的幾個侄子們為了錢,天天打架,各種毒罵,真的是啥話都罵得出來。其中有一次,台灣神父的大侄子把弟媳婦打到住了院。可是到了晚上,人家還是熱熱心心的念經,聽彌撒。

村裡面傳說有一位老神父(不是台灣回來的那位)留下來一箱子的錢,侄媳婦晚上偷偷撬鎖,把公公(就是老神父的親弟弟)給氣死了。

我親眼看到村裡天主教家庭,只要家裡有個神父,整個家庭就會非常非常有錢。九十年代初,村子裡沒有人能騎起摩托的時候,我們的本堂神父騎著摩托;九十年代末,村裡極個別人才開得起小車的時候,本堂神父就開著小車。神父除了做個彌撒,一整天也不幹其它活,連地都不掃,衛生都不打整。這也就是為什麼村裡有那麼男孩聖神父的原因吧。

我有時候問我媽,他們都是神父家庭,怎麼能做出這事,我媽說,我們信我們,管不了人家。我又問神父為什麼這麼有錢?我媽就不回答了。

我結婚的時候,我老公不是天主教的。我父母死活一定要他信。他領洗完,我們一起辦了結婚禮儀,給神父交了一百塊。我奶奶去世,給奶奶送彌撒,交了五十。我們這裡如果有人去世了,就要請神父,送彌撒,親戚朋友都要送彌撒,送彌撒就是給神父交錢。除了喪事,結婚,生小孩領洗,都要意思意思。平常時間,有的人兒女在外地工作,老人會送個平安彌撒,有的人生病了送個求健康的彌撒,這些都要給神父交錢,稱為彌撒錢。

除了這些,教會還要交錢。我記得200幾年,政府都不收農業稅了,教會的人來我家,在我們糧食窖裡面搬糧食。哪裡蓋教堂,各家各戶信天主教的都要收錢。不交是不好意思的。

在教堂正念經著,就會有一個收錢的箱子遞過來,說是要幹啥幹啥的,不給,那麼多人看著你呢。

我上大學之前,從來不知道聖誕節過得這麼浪漫,在我們村裡,過聖誕節的時候,大彌撒,每個人都要親一口耶穌的腳,親完後還要給聖像前面的盆子裡面放錢。

哦,對了,大過年的,我們除夕從來沒時間好好吃年夜飯。每年除夕都要念經,三四個小時,大年初一也要念經,一個早晨,半個上午過去了,一般要念到十點,才能回來吃早飯。

我有一個親戚,結婚後,丈夫偷雞摸狗(信天主教的),不務正業,她倒是個老實人,丈夫被抓後判了十幾年刑,有人勸她離婚,她說,我在天主面前發誓了,不敢離。一個人伺候公婆,帶孩子,給人家做保姆,盼了十幾年,那男的終於回來了。可是,本性難移,又幹了什麼齷齪的事被判刑了。我的那個親戚,一說起,就說,這是天主的安排。總之,一步都不肯爭取。唉!

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也沒有覺得天主教不對。

直到有一次,我看書無意中看到了西林教案--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這事過了一百六十多年了,只能說清政府無能,落後就要挨打云云

可是一百年後,二十一世紀初,這幾個罪魁禍首竟然被梵蒂岡,被教宗封聖,封聖了,封聖了,封聖了!!!!!!

一個惡棍竟然被封聖了,一個犯了姦淫的逼死人命的罪人被天主教最高領導者封聖了。

我的信仰剎那間就崩塌了,碎成一片片的。

封聖是什麼概念?我們念經的時候總有一句,祈求聖人聖女保佑云云。聖人簡直就是對人所有美好的品行最高讚譽。

然而,聖人中有的人竟然是西林教案中馬賴那類型的神父,這也能是聖人?

我的信仰崩塌到現在都不能建立。簡直是欺騙,欺騙了我這麼多年。

我也試圖找各種證據給馬賴洗白,可是這麼可惡的事情我無法洗白,再看看網上那些洗白的言論,何其可惡!簡直沒有一點人性啊!!!

我的小孩出生後,我堅決沒讓孩子領洗。至於誰愛信誰信,我不會再信了!

還有很多很多,不想說了……


坐標沿海直轄市之一。父母雙方往上三代以上都是天主教徒,我出生後三個月就受了洗,十歲開聖體,十一歲堅振。小的時候聽父母晚禱,聽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熟練誦經;主日去教堂望彌撒,可以做到不看經本。長大一點之後曾懷疑過信德道理,有的被神父解答過了,有些還存疑;有時候會被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動搖,但是始終不敢背叛。總的來說還是保持比較虔誠的狀態。從小到大在學校不怕承認自己是天主教徒,但是最害怕聽到同學們嘴裡的胡說八道,以及看到某些人惺惺作態。家裡有親戚把自己奉獻給教會,奉獻給天主;我自己雖然也很羨慕,但是沒有那麼高尚的德行。對這一點,我也很遺憾。


樓主妹子,坐標福建福安,天主教最早傳入地之一。雙親天主教,姑母修女,家中信仰強烈。天主教佛教比例1:9,宗教矛盾尖銳,最明顯的體現在男女婚姻中,不同宗教男女結婚阻力重重,相親第一句話:崇佛還是崇教。生活中,體會不到太多本土文化,木有小年木有祭祖木有迎神巴拉巴拉,覺得和周圍人格格不入,飽受佛教人異樣的眼光。周五木有肉吃,食肉動物捂臉中…教規嚴苛,壓抑,只講義務不講權利。只望有來生,托生在寬鬆宗教氛圍的家庭里。


姥姥一門全是天主教徒,我也嫁進了一個天主教家庭~

沒啥特別的,跟普通人不一樣的就是要進教堂參加彌撒,按個人意願奉獻,支持一夫一妻(支持婚姻終身伴侶終身),婚禮要行禮,吃飯前念經感謝天主賜予食物~~~~

進教堂會唱聖歌,有時候還有交流賽,青少年假期會有培訓班,夏令營一類的。婚前要求參加婚前培訓(具體叫啥我忘了,神父講解婚姻中夫妻雙方的義務~婚姻的真諦一類),會請老師開夫妻交流大會,談感受體驗(我覺得是為了減少離婚,畢竟教會不承認第二任等等等等),會布經講道,會開各種聯歡會(基本最後都要有彌撒),會~~~在特殊節日守規矩~不吃晚飯,不吃肉~

了解時日較淺,後續再來補充~

個人非天主教徒


不能說是體驗,只要你的信德夠鞏固,就不害怕什麼。同樣都是人,為什麼要給自己貼那麼多的標籤,教友生活也不錯啊,有各種的青年團體,找到與自己人生觀相同的人。而且在教堂中比在社會中要好得多,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勢力,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融在一起又是一個大的團體。


潮汕人,祖上三代都是天主教,我也從小就領洗過了。

最大的好處大概是從小每周日下午都去教堂吧。

這樣跟著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他們為了安撫我乖乖呆著,這樣就可以吃零食了,還可以滑滑梯,很多同樣年紀的小夥伴可以玩耍,簡直不要太棒,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跟長輩去教堂做禮拜,周日下午。

聖誕節是全年除了春節之外最大的節日,平安夜每年幾乎都是在教堂度過,有詩歌齊頌,超級棒,我最喜歡這種氛圍,周圍人一起互相祝福。

奶奶念了一輩子經,但是從來不強迫我們小孩。

外婆也念了一輩子經,每次吃飯都是很虔誠地默默自己祈禱一兩分鐘,每天早晚必須念經,風雨無阻,從不間斷。而且,會要求我們小孩一起念經,一問一答的形式,大概每天晚上10分鐘左右…這個我小時候覺得很痛苦,經常逃避或者我外婆一到點在客廳,我就閃回房間。

而現在,我很懷念那些每晚十分鐘的念經時光。

在潮汕拜神風氣超級重的氛圍里,我們從來不用管什麼初一十五,關二爺,土地公啥的…這也導致我小時候很羨慕初一十五別人家拜拜時很多零食可以吃的小夥伴。

我外婆告訴我說,吃了拜拜的東西會被天主懲罰的,以致小時候很聽話不敢吃,生怕被天主發現,現在好了,什麼拜拜的都吃,畢竟長大了。

除了幾個比較大的瞻禮節日,進新宅,辦喪事都會請到神父,據說我們這的神父是羅馬承認的主教,但是,dang不承認。

一個無知的天主教徒。


本人14歲領洗,算是比較熱心的吧。老婆家世代奉教,還有個表哥做執事,有個舅舅做會長。不過他們這個世代教友家庭的信仰基本停留在主日望彌撒周五不吃肉的水準。我和老婆晚上念經還會被岳父母反對(他們覺得耽誤休息)。教會裡的好與壞都經歷了,很多事見怪不怪了,不會因為哪一個神父修女做了什麼錯事就對信仰產生懷疑了。可以說信仰已經進入到穩定期。孩子一歲半,兩個月領洗的。目前糾結的是避孕的方法


祖上幾代都是天主教,家裡姑姑是修女,到了一個新地方一般先找教堂,成習慣了,至於體驗,感覺還好,覺得自己受益良多


我家那邊都是新教也就是中國叫的基督教,樓上兩位確定是天主教???


我是天主教家庭,出生時就被洗禮了。這些年來雖然也沒有特別熱心每周都去一趟彌撒但是我心裡還是為我的信仰,大概是驕傲?或是別的什麼。

我的奶奶是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媽因為嫁入我家的緣故如今也是熱心的教友

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不是嗎


推薦閱讀:

宗教對於藝術的重要性?
日本神社裡掛的繪馬最後怎麼處理了?
在中國過像阿米什人一樣的生活可行嗎?
該如何反駁每次基督教徒用空氣所做的那個比喻?
為什麼基督徒一定要進行宗教儀式?

TAG:信仰 | 基督教 | 天主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