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在中國會被普及嗎?

無人駕駛,中國有戲么?目前看,答案還是很悲觀的。。。。哭。。。

在自動駕駛領域,最核心的技術在於環境感知、駕駛策略、地圖繪製。

環境感知這塊,就像人的眼睛汽車通過感測器、車載雷達等感知周圍的環境。這就需要高精度、高可靠的感測器和車載雷達。很抱歉,中國在這一塊兒相當落後。感測器,國外有博世、大陸、Kostal;雷達這塊國際領先的有Velodyne、IBEO;全球各大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在採用他們的設備。而中國對標的呢?目前看,叉叉符還沒有發現像樣。這是一個具有極高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的領域,中國想要追趕,難於上青天那。

駕駛策略環節,就好比人的大腦,依託計算平台和操作系統,汽車將感知到的環境信息進行提取,並經演算法計算,得到駕駛策略,從而指揮汽車接下來的行動。在計算平台上,美歐的Intel、英偉達、NXP等一路狂奔,已經有相當多的相關係統問世,並被 眾多車廠採納。比如前幾天,英偉達甚至發布了專供DRIVE PX2的可量產超級計算架構平台。悲觀的是,叉叉符目前未能發現中國有哪家晶元企業在做這事兒。在操作系統和核心演算法這一塊,google、Mobileye等相對領先,眾多車企也都在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中國的話;百度做自動駕駛已經有幾年了,而且是真刀真槍投入重金在做,還是值得期待的。

地圖繪製這一塊,國際上領先的Here地圖,其精度已經達到厘米級別;國內的百度、高德、四維圖新等米級地圖與其不可同日而語。目前Here已經被德系的寶馬、奧迪和賓士聯合收購,主要將助力他們的自動駕駛。除了三大核心技術,還要有系統集成。

也就是將所有技術集成到一輛車上,推向市場,這事兒一般是由大型車企來做。此時,不僅包括無人駕駛,車企還要集合電動化、輕量化、車身設計等各方面技術,對綜合能力是一個極大考驗。中國的主流車企集成水平如何,本人是持懷疑態度的。曾經被寫入教科書的「市場換技術」策略,對中國汽車行業是好是壞,是否有長遠影響,叉叉符不敢亂說此外就是社會法律的適應。無人駕駛的實現,將牽扯各種各樣法律法規的更改。舉個例子,比如汽車撞人了,責任算誰的?算車企的還是駕駛員的。再比如,在極端情況,往左走撞死100人,往右走汽車會自毀,這種情況該作何選擇?選擇之後的後果由誰承擔?沒有法律法規的適應改進,無人駕駛寸步難行。畢竟這其實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在這一方面,目前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在內的各個國家都在探索之中。


總結:無人駕駛是個潛力無限的朝陽行業。但中國整體上跟美德等強國差距極大,叉叉符也沒有看到多少差距縮小的趨勢,形勢還是蠻悲觀的。



推薦閱讀:

遇到「碰瓷」的時候,該怎麼辦?
12306為什麼不能選下鋪?
高速上,你正以時速120km正常行駛,突然從視線外竄出一個孩子,朝行駛路徑正前方跑去,如何處理?
黃河在古代可以航運嗎?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法律 | 交通 | 無人駕駛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