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建立個人品牌,個人品牌有什麼方法和秘訣?
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廣為引用的話:
的確,按照羅輯思維強烈推薦的那樣在這個世紀進行"優盤化生存",就得有自己的良好口碑,逐步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這樣才能更好的生存。那麼什麼是個人品牌呢?個人品牌就是:
個人品牌是指個人擁有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所傳遞的獨特、鮮明、確定、易被感知的信息集合體。
最近看到的《成功打造個人品牌的戰略:你就是品牌》一書,圍繞著思考自我品牌、構建自我品牌、打造包裝自我品牌的主題,詳盡的介紹了自我品牌的有關內容,非常值得一讀。
定位:建立品牌的前提
這個定位可不是拍拍腦袋做決策,讓自己隨便說說就能定位的,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想要清晰的把握自己的定位,書中給出了個人SWOT分析的方法:
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進行品牌審計。營銷人員通過分析一個品牌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SWOT)來解讀這個品牌。SWOT分析法是在實際情況的框架下對優勢和劣勢進行深入的解讀,有助於發揮優勢、扭轉劣勢,在自己專業領域發現機會和挑戰,甚至發現一些隱藏的信息。
優勢和劣勢
首先把優勢當成與成功相關的資產,市場是可以作為基礎的領域,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資產,從技能,經驗和成果開始,找找哪部分是自己工作中最有趣的部分。然後把這個範圍擴大到包括個人性格、人脈以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潛在資產、獨特的技能,通常是問題的關鍵。
劣勢是自己的「短板」,是需要極力避免的領域,不過這並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事情,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劣勢會因你的目標不同,而需要採取的策略不同。一個不善言辭的律師,可能需要正面應對自己的這個短板,而科研工作者則可以考慮迴避這個問題。
機遇和挑戰
機遇和挑戰在SWOT分析中和未來影響自己的事務息息相關。變革會帶來機遇和挑戰,關注未來可能給自己帶來威脅的事情以及可以帶來變革的新機遇上,用SWOT分析法幫助自己找到市場機遇和自己實力與願望之間的交叉點。
個人SWOT分析法操作
2. 劣勢:想像你最不擅長、最討厭的事情,或你老闆朋友批評你的事情。
3. 機遇:這是個沒有限制的問題,寫下對你來說可以成為機會的任何事情。解決方法就是尋找你自己,公司或事業上可以完成的不完善或不盡人如意的需求。
4. 挑戰:寫下那些讓你晚上失眠的,關於事業或生意上的事情,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
需要提醒的是:從每個項目中前兩個或前三個爭議性因素中,尋找優勢和資源與新的機遇之間的交叉點,進行一下頭腦風暴,是最佳渠道。
準備一份有吸引力的「簡歷」
這裡所說的簡歷並不僅僅是作為求職的簡歷,而是一份設計屬於自己品牌的說明書,這個說明書就是一份「電梯演講」——用30秒鐘的時間,通過語言、形象和細節,給人以深刻 的印象。這需要自己迅速定位,精練信息,展現非凡的表達能力。作者提出一個營造屬於你的30秒的概念:
用計時器設定一個30秒鐘時限,練習如何在短時間內打出你的個人品牌。重點思考什麼樣的導語、連接詞或故事能夠讓你的開頭更有效果,更加合理?在下面空白的地方寫出自己的態度。
當然,準備一份電梯演講稿雖然難度很高,但難度更高的則是尋找有利的時機把他發表出來。
打造:優化品牌策略
作者提出了一共10條品牌戰略,以便制定一個令自己利於不敗之地的戰略:
爭當第一
成為領袖
從用戶角度出發
擁有特長
融合神奇元素,開創嶄新曆程
成為專才
成為首選
充分利用特殊遺產
培養目標
記得永澄也曾經一再強調過,想要建立自己的後花園,就必須成為「領袖」,成為專才的「特效藥」而不是通才「萬金油」。而通過辛勤栽培,塑造品牌,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讓別人一遇到這個領域的問題,就想到你,至少,百度上搜索這樣問題的時候,你的名字能在第一頁出現。
包裝職業形象
而打造這個品牌需要足夠的自我品牌包裝,比如通過服裝、談吐、個性化的標誌等,讓自己顯得足夠專業化,讓人有信賴感,而這種包裝,應該從關注自我開始,不要簡單模仿那些你崇拜的人,不管是邁克爾的舞步,還是喬丹的舌頭或者喬布斯的眼鏡,複製他們的造型不如從他們那裡獲得啟迪,如果你是別人的複製品,那麼永遠難以被人記住。
成龍早期那些模仿李小龍風格的電影只會讓人更加懷念李小龍,而有了自己搞笑武打風格以後,大鼻子就立刻讓人牢記了。營造自己個人識別就是精心準備你希望通過視覺交流傳遞的信息,因此打算走知性路線的女性如果天天低胸超短裙的職業裝展現在人們面前,大概結果就是讓人誤認為AV女優,同樣,打算告訴別人自己是高效能職場專家,卻一幅鬍子邋遢形象,多半也會自己毀了自己的品牌。
包裝網路形象
除了個人形象以外,互聯網時代的專家需要足夠好的互聯網形象以成就自我。至少建立一個很棒的網站或博客作為自己網路的「招牌商店」,對此作者提出了10條建議:
獲得一個好的域名
有個與眾不同的品牌形象
擁有與眾不同的信息和見解
傳達品牌個性
使用主導色調
避免過於智能化(如自動隱藏)的導航設計
慎用多媒體(視頻專家除外)
選擇風格一致的友情鏈接
加強互動設計
名字和標籤
在永澄《個人成長私導課》和李欣頻《量子創意課 》裡面,這些大咖們一再強調標籤的作用。因為標籤是簡化思維的一種方式,往往定義了一個人在別人腦海中的位置。
如果有人把你貼上了「專家」、「大牛」、「熱心」這樣的標籤,隨之而來的光暈效應可以讓自己事半功倍,而如果別人貼上「裝逼犯」、「濫竽充數」、「廢話連篇」這樣的標籤,則負面作用會毀了自己。因此,精選並營造屬於自己的正面標籤,並讓他深入人心,會更加容易確定屬性,給人們頭腦中佔據一席之地。
而取一個好的名字,尤其是網名或品牌名稱,其重要性不僅是當代,即便是千年前的古代,在山的那邊水的那邊有一群梁山伯好漢都知道這個道理。不管是「及時雨」還是「智多星」,還有「黑旋風」都會讓人印象深刻且肅然起敬。。。。。。作者提出的取名原則,因為主要是使用英文,因此參考作用可能會稍微小一些,但一切包裝名字的原則還是值得參考的,作者提出一個包裝名字的SMART法則:
S:找到有利點(Sweet Spot)
M:抓住想法共享(Mindshare)
A:獲得正確反映(Answer and Advice)
R:獲得正確反映(Reaction)
T:思考策略(Tactic)
使用短名字
用詞鮮明有魄力
使用有新意的詞語
講個故事或描述畫面
給品牌名字定位
使用文學手段
從感情上聯繫
和自己的姓名相聯繫(比如王永澄和易仁永澄)
取名要朗朗上口
接地氣:滑躍起飛
雖然你具有鴻鵠之志,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哈利波特,沒法一出生就享有鼎鼎大名,因此我們打造的品牌,總是從籍籍無名到聲名鵲起的,可能你所處的行業或領域已經高手遍地,如果想要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就得學會從低知名度起步,耐心的積累,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航母起飛方式,不會像美國航母上的飛機那樣,通過彈射器,瞬間加速到時速200公里以上,而是通過上升斜躍甲板,滑躍起飛。在低知名度品牌策略中,你可以從扮演活躍分子開始,尋找合適的方式和機會,專註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領域,策略化的推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感受:愛惜自己的羽毛
讀完這本書以後,感觸非常深刻,因為打造自己品牌,的確是一件非常艱苦和長時間的事情。但是,建立品牌不易,毀掉它卻輕而易舉。最近很多明星,因為涉毒、涉嫖,毀掉了自己辛苦經營多年的好男人形象。很多女明星,因為被黑客攻擊,破解相冊不雅照,而毀掉自己清純的形象,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因此,愛惜自己的羽毛,不秀下限,不涉及對自己形象不利的事情,才是明智的選擇。而根本的方法則是:
你需要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不斷向前飛行,這樣,就不會因為一點小的成功而志得意滿,不在打理自己的羽毛,進而毀掉自己的形象了。
我將會從幾個方面來告訴大家,主要是圍繞怎麼樣建立個人品牌的方法、秘訣以及建立個人品牌的幾大要素以及它的注意事項。
我相信這些內容對我們現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比如現在企業都是雙品牌運作的時代。除了你企業自有品牌,還有你企業領導人的品牌,這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上有很多人在講這個話題,有的人說是用社交網路的自媒體,我在微信公眾號裡面也看到很多的自媒體人,不僅僅建立了個人的品牌,也建立了自己的自媒體的陣地。還有人提出來叫做自媒體明星的概念。因為我自己原來是做線下快銷品出身,所以我很明白一個品牌對產品對人的重要性。
現在我就站在一個傳統食品行業從業人員角度來講,我是怎麼樣通過幾個月時間,跨界到移動社交領域裡,去建立了我們今天的「一笑社群」。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從出發的開始,我就想到我將來要在這個領域裡建立我的品牌。其實我原本想通過三年的時間建立這樣的品牌,事實我用一年的時間就基本上實現了。
大概在2014年我開始進入到我事業的瓶頸期。當時我是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我的事業規劃,通過不斷的觀察我就發現不僅僅是我還有很多傳統的企業也遇到了瓶頸。
這個瓶頸就是互聯網時代下每個人都是浮躁不安的,每個人都在迷茫。有的朋友從工廠打工一但出來就不知道做什麼了,有的朋友早就晚五的上班,每天行屍走肉般的生活。這時候給我產生的危機感是非常大的。因為我進入社會也很多年了,創業幾次失敗,很迷茫不知道明天該怎麼走,我還要結婚養家,我拿什麼資本面對未來的生活?我靠什麼混?一個草根沒有資金我怎麼創業?這一連串的問題不斷的圍繞我,讓我感覺危機感越來越強烈。
所以那時候我是一種恐慌,雖然每個月工作朝九晚五有幾千塊錢收入,但我知道那個日子不會長久。或者說我想創業非常難。仔細思考了一段時間,我想我應該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就每天去圖書館去網上了解整個互聯網的大環境,後面決定做移動社交,我認為這是未來幾年的趨勢和發展。所以我就下定決心準備在未來的日子裡聚焦這個領域,利用一切業餘時間只干這一件事。
後來我透過學習和研究,我接觸了幾個案例。我發現一個現象,社交網路在建立品牌上效力極高,費用極低。正因為如此,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大的商機。
到了2014年末的時候,發生了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對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改變。2014年11月份我跟幾個做微商的朋友一起吃飯,他們跟我說杜一笑啊你做了這麼多年食品行業,挺專業,你乾脆也做微商吧(當時我對微商非常反感,就如09年有人給我說做食品電商一樣。)。他們跟我講完之後,我想既然決定聚焦移動社交領域,微商肯定要去了解。那我就開始關注微商,然後利用我對平台電商的了解和一些創業的思路,我就開始整理筆記。
關注了一個月以後,有一次我跟幾個做媒體的朋友聊天,問我最近在做什麼,我說研究移動社交網路,做了很多筆記,也經常和傳統企業聊,然後就提出了我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他說這些很有價值,這是很多人特別缺乏的東西。他們都是被一些微營銷忽悠,你講的這個東西太有價值了。你應該找個方式把這些東西輸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啊。
我後來自己在網路上,我用自我營銷的方式在微信朋友圈裡面開始免費分享這些筆記。反饋效果很好,最後在2015年初的時候我開始建立一個群(也就是一笑社群的前身),講了一次公開課,群里大概近兩百號人,就這樣開啟了我的社交生涯。但是特別有意思的是,這次公開課我一共只做了幾次,我發現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效果非常的好,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通過不斷的付出,發現我杜一笑開始有一些小小的知名度了,在微商圈裡面、一些機構、傳統企業紛紛邀我與他們一起交流探討。我發現這個很好玩,在過去我不管怎麼做也沒有人找我。我通過做這樣的行為,很多人找我,我就發現社交網路在建立個人品牌,傳播個人品牌上,它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
然後我就總結,想著我要建立個人品牌,但是那時候有兩點,我覺得第一是我後來發現我根本沒有辦法去解決那些人問我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怎麼做粉絲經濟。當時我自己也沒有想清楚、想明白。我發現我如果這樣講下去,對我來講其實只是建立一個小小的知名度而已,或者在某一些小圈子裡面建立一個知名度而已,他不足以說真正的打造我個人的品牌。於是我運用了我所學到的定位理論,我得做一個聚焦、細分,我得有一個定位。
在哪個領域最好呢?我分析了一下我身邊朋友的一些經歷和現在。我發現想學習微商、平台電商、想拓展人脈,想創業的朋友特別多。尤其是草根人群,這是第一個。第二我選擇了草根人群,因為草根人群在我看來這塊的需求量特別大,他們也更想通過社交獲得人脈獲得學習發展。他有很充分的社交基因。還有一個就是他也有很強烈的社群基因,因為草根很有意思,他很容易聚集,比如說有很多人對微商感興趣,有的人專門喜歡平台電商,還有人非常想創業等等,他就很容易形成一個社群。
當我分析出來後,我有兩點體會、心得。
一個外行要想變成內行,做兩件事就夠了。
第一、找到這個行業裡面得高手,關注他、了解他、和他成為朋友。
第二、找到這個行業裡面最好的一本書,然後跟它去學習就OK了。
我又是研究廣告、品牌、社交網路、粉絲,與行業內的人交流和每天不停的找資料學習。我就快速的成長,我後來做了其他方面的努力。然後就有了今天的一笑社群。最近社群也得到很多人的關注,有很多人問我可否合作,可否幫助他們也做這樣一個社交圈。
我想前面講的是經歷,這些經歷對我來說有偶然、有必然。我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做了定位區隔。如果我沒有去做定位,沒有做這些我今天也還是一個光桿司令。當我今天做了一個區隔,我在這個行業里做了專註和聚焦,他的威力就爆發起來。
我下面跟大家分享:快速建立個人品牌的五步曲
第一、敢比會更重要。
很多人會說你行,我們經常看見一件事情的時候經常會說別人行,我是不是行。我們中國人在整個教育過程當中缺乏自信教育,我們對自己老是懷疑,甚至包括我也一樣。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想到或者我也沒有底,我也不知道它明天怎麼樣,先幹了再說。所以說敢比會更重要,你得敢做,而不是會做,不是會做了才敢,而是敢了以後你就會了。
第二、必須專一,只做唯一。
必須專一很容易理解,我找到一個領域,只在這個領域裡面生根。只做唯一,只干一件事情。有的微商死就死在他做很多,他覺得這個產品好的不得了,這個利益點、那個利益點都要講。消費者大腦里的容量非常有限,記不住那麼多總是。
第三、一定要找到你的核心資源和你的天賦優勢。
什麼是你的核心資源?資源是外在的東西,但這些資源可以被你調配,可以為你所用,這就是您的核心資源。什麼是天賦優勢?你得知道你在一個領域裡你就是比別人強。每個人都有天賦,只是這個天賦你有沒有找到而已。你找到它了,你在這裡拚命的用力。千萬不要搞短版,只在自己的強項上去好好做。
我的強項是我的悟性好,對很多事情能夠快速理解運用。不管你說敏感度、洞察力也好,我就是有這個敏感度。所以我相信我要是有好的團隊有資金我一定能夠做出一個很好的項目,一個人只有找到你自己的天賦優勢,這個東西是別人比不來的。你在這個天賦上用10分力,別人可能要用50分力。
總結了一下,因為我喜歡付出,喜歡分享,其實這點也是對建立個人品牌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情。
第四、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值得信賴。
順序不能搞反,與眾不同,一定是與眾不同。我今天跟我一個好朋友去分享,我建立個人品牌只有三個字,做自己。真實的表達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去裝,裝肯定是要有一天被人家識別出來。也不要去炒作,炒作沒有用。爬多高,摔多重。就做自己,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的方法表達出來就是建立品牌的過程。
與眾不同,我把框架搭建起來後,很多專業的人明白我在做什麼,但是他們根本不清楚我到底下一步打哪一張牌。有人總是想模仿別人,總是說我比他更好,更好一定沒有用,只有不同,與其更好不如不同,一定是與眾不同。當你與眾不同以後,才可能出類拔萃。我們為什麼有一個詞就是鶴立雞群,不是說鶴的高,雞長的矮,而是鶴放在雞群里與眾不同。鶴放到鴕鳥裡面怎麼出類拔萃,就很難。所以與眾不同,才能出類拔萃。當你出類拔萃了,你最後才能值得信賴。因為人們都一定信賴那個行業裡面的行家、頂尖高手。
第五、馬上開始,勇於突破,不怕丟臉,堅持行動。
很多做微商的朋友也是很用心良苦的在做,也做出一些成績,但完全是基於產品,推廣自己的產品是有多麼的厲害,效果多麼的好,從未想過先推廣自己,建立個人品牌。有了個人品牌,賣產品那不就是易如反掌的事嗎。我希望他們也能夠通過社交媒體能夠建立自己的品牌,讓自己做的更瀟洒。建立個人品牌之後,顧客便會主動找上門來。那麼便有了議價能力,明星不都是這樣的嗎,只有別人找他。所有資源匹配給他,關係也匹配給他,好事都給他,這就是個人品牌的價值。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個,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去真正做這個事情。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你得行動,你得開始,如果不開始,這個事情沒有意義。其實這些心法,就是心態的東西,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心態和正確的觀念,這個事情是走不長的。
下面分享建立個人品牌的三大要素
第一、重視你的數字ID形象,我們今天其實每個人在移動互聯網、社交網路這個時代我們是有兩個人,一個人是我們線下物質實體的人,另外一個人就是我們在社交網路上的那個ID。其實是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你。所以那個人比線下那個人還要重要。因為線下這個人其實你每天接觸的人是有限,你可能就接觸十個人、八個人,公司大一點可能有一百個人。但是你在線上你想想你分享一次朋友圈可能影響幾百上千人。
在公眾號里就可以影響幾千、上萬甚至更多的人。同時他也是高頻,比如我們在這個群里,我現在跟大家分享這個群里現在是100人,除了我就是99人。我的文字、聲音、頭像、簽名,我的一切在這個時間我的虛擬的人就在跟你們交流。你們看到的那個ID叫做杜一笑,這時候我是跟99個人社交。
第二、得經營好一個自媒體的平台,微博、微信、QQ、QQ空間、或者其他等等都行。你只精做一個,以一個為主。你要選擇一個,選擇的原則:目標用戶在哪裡?你就應該出現在哪裡!你的目標用戶在微博上,你就把微博做好,你的目標用戶在微信你就好好做微信。比如說還有其他的知乎還有豆瓣等等都可以,反正得選一個並且做好做精。
第三、不要錯過任何露臉的機會,能聊就去群里聊,能分享就去分享。因為分享是批發自己的思想,我們經常講公眾演說是批發自己的思想。你跟300人講就是批發300人,你跟500人就是批發500人。你們建一個群500人,分享就是500人。
以上既是我這一年多走過來的心得,並把它總結出來的理論框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利或者是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價值。當然更加希望一直在默默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堅守自己的底線,堅守自己節操的朋友能夠走出來。因為往往這類朋友他往往沒有方向與實戰的技巧,受限於他的工作環境和區域位置,他的才能與才華並沒有迸發出來,因此特別希望能夠通過此文給到這類朋友更大的幫助。當然關於如何有效的建立個人品牌的話題,也希望大家與我一起探討。
最近一年來,非常多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這句話:未來,有個人品牌的人才更有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建設好個人品牌,要比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也曾經說過一句話: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當代社會,大部分人都已經厭倦了隨處可見的商業廣告,相比於冰冷的企業,消費者更願意相信一個「活生生」的人,正因如此,打造個人品牌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做得很好。
比如,我們想學習ppt就會想到秋葉ppt,想看育兒知識可能會想到年糕媽媽,想買車可能就會想到玩車教授,想學習自媒體就會想到凱哥自媒體...
擁有個人品牌,會有什麼優勢呢?
凱哥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幾點:
1、更低的認知成本:有個人品牌的人率先完成了別人對你的認知過程,而沒有品牌的人,要讓別人了解你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2、更好的信用背書:有個人品牌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而商業交易的本質就是信任。而沒有個人品牌,要讓別人信任你就很難。
3、更高的溢價: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服務,你可以賣的比別人貴,而且你的推廣成本要比沒有品牌的個人或者公司要低的多,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利潤。
4、擁有話語權:話不在乎對錯,而在於誰說,有了品牌,你說話大家信,願意聽,這就是價值。
只有有了個人品牌的人,才會有核心競爭力,才可以輕鬆賺錢,快樂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凱哥公眾號之前分享的大部分都是自媒體相關的內容,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依然是自媒體的風口,像今日頭條、百度百家號這些自媒體平台都有大量的流量,通過之前的自媒體知識學習,凱哥希望大家都能學會一種低成本獲取流量的方法,順帶賺取到可觀的平台收益補貼。
通過自媒體賺收益這塊,凱哥之前分享的資料很詳細了,今天就不再啰嗦。
相信只要認真學習過凱哥的自媒體教程,你就會發現通過自媒體平台的流量獲取方式很簡單,凱哥大部分學員都可以輕鬆寫出10萬+、100萬+閱讀量的文章。
任何的生意,本質都還是流量,不管線上還是線下。互聯網一直都是流量為王,雖說現在大家都在提倡用戶思維,但是沒有大流量積累和沉澱,哪裡來的客戶?
所以,一定要記得,在打造個人品牌過程中,獲取流量和粉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既然擁有個人品牌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我們應該從哪方面著手呢?
下面凱哥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走上自己的個人品牌打造之路。
一、定位
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擅長的,喜歡的定位。定位不能盲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不能太過保守。
1、定位必須是自己擅長的,至少是喜歡的,否則你很難堅持下去,因為打造自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另外,即使擁有了個人品牌,也需要持之以恆的進行維護,否則很快就會被人忘記,不喜歡的領域很容易半途而廢。
2、定位必須高大上,正能量的,需要讓人一聽就感覺你牛逼,肅然起敬,不能讓別人一聽就看扁你,給你減分。
比如你是放高利貸的,說出來別人肯定會反感你,而如果你換個說法,說自己做互聯網金融的就瞬間高大上了。再或者你是做自媒體的,如果你說自己是個自媒體小編或者寫文章的,別人就容易看不起你,而如果說你是網路爆文策劃專家,讓人瞬間就會覺得你好牛逼。
3、定位聚焦到細分領域,不要大而全,什麼都想做。
打造個人品牌,要想提高成功率,降低難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細小,或者創新的領域裡面專註,用時間來沉澱。
專註,就是在1厘米的寬度上,深耕1000米。
專業靠深耕,規模靠複製。
凱哥一個朋友,主要是做保險業務的,雖然她這兩年通過互聯網獲得了不少粉絲,並且很多成了客戶,業績也做的挺不錯,但是非常的辛苦,並且越來越累,因為直接做保險客戶,不好團隊化運作,只能親力親為。
凱哥建議她換一個思路,把自己定位成最會用互聯網展業的保險人,便可以立即脫穎而出,在互聯網圈,她是最懂保險的,在保險圈,她是最懂互聯網的。這個定位,對她的團隊發展有很大好處,並且以後也有很多的變現渠道,比如給保險從業者培訓互聯網展業技巧,是非常簡單的。可是如果在互聯網圈,這方面的牛人太多,根本沒有她的出頭之日。
所以,定位選擇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跨界。
二、佔位
給自己做好定位之後,就要迅速佔位。
定位的目的是給自己找一個標籤,讓大家更容易識別你,認知你,以後自己不管走到哪裡,只要介紹一下自己的標籤,別人立即就會了解你的優勢。不需要過多言語的介紹。
有了定位以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斷去強化它,展示它,等粉絲一聽到這個標籤就想到你的時候,這個標籤就真的貼到你身上了,這時候,你就真正有了個人品牌。
那麼,該如何佔位呢?
1、佔領搜索
平時想要了解一個東西或者一個人,我們第一反應是什麼?當然是去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這個人或者公司的相關信息,如果什麼都搜不到,你對這個人或者公司的印象肯定會大打折扣,他再怎麼說自己牛逼你都不會相信。
如果搜到很多這個人的各種文章作品,以及媒體的報道,名人合影,成就記錄等視頻或者圖片,你會有什麼感覺?對這個人的信任會立即增強。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佔領搜索引擎。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申請幾個博客,以及各個網站的專欄,百家號、搜狐號簡書等,把自己的文章同步上去。如果條件允許,就請人寫一些訪談錄等,付費發到各大新聞網站,效果更好。
2,佔領人心
完成了佔領搜索,新來的粉絲關注、了解到你,有了初步的基礎信任,但這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快速佔據人心,快速給粉絲以信任你的理由。
佔領人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背書,自己說自己牛沒人相信,別人說你牛你才真牛。
背書的方法有很多種,出書、接受採訪,名人推薦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不過這些方法有一定的門檻,對新入行的人來說不容易做到。
這裡,凱哥推薦新人以分享乾貨的方法,來獲取用戶的更大信任,進而佔領人心,只要你的分享對用戶有價值,自然進一步得到粉絲的認可。
3,佔領市場
佔領市場,其實主要就是成交,就是賺錢。因為,不賺錢的事情,是無法長久的。
想要有成交,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了,大部分人都感覺做產品非常複雜,說自己做不了,其實這是思維定勢造成的。不管是虛擬的還是實體的產品,我們只需挖掘用戶的需求,來設計即可。
所以,一定要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去了解客戶的訴求,自然就不會再卻產品了。
以凱哥舉例:從16年就開始團隊運營自媒體,有大量的自媒體實戰經驗和心得,凱哥在分享經驗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用戶支持和鼓勵,並給凱哥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
其中,大部分粉絲都是熱愛學習、想通過自媒體、互聯網提升自己的人群,有非常多的朋友請求付費學習自媒體,隨著這種呼聲越來越高,凱哥就推出了《凱哥自媒體賺錢實戰教程》這款產品,來更系統的幫助有需求的人快速通過自媒體賺錢,過了半年後,市場上才出現了大量的培訓機構和個人來模仿凱哥自媒體。
凱哥推出的這個教程就屬於虛擬產品,那實體產品該如何解決呢?
可以用阿里巴巴的一件代發(wg.1688.com),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可惜大部分人還不知道,只需要挑選用戶需要的產品銷售即可。
這套產品你只需要買一個包裝盒,然後印上你的logo即可。既不用自己研發生產產品,又能解釋售價比對手略高,還能說多種產品多從保障,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情感類自媒體所能設計的虛擬產品非常多,上述例子可做思維發散。
一個自媒體時代的產品,通常包含三個類別:魚餌產品、建立信任產品和賺錢產品,這一塊包涵的內容比較多,因為篇幅有限,凱哥以後再逐步分享。
對於一個新人來說,這篇文章的包含的信息量可能會有些大,凱哥希望大家能認真思考、學習,如果看完感覺無從下手,說明你的知識還欠缺的太多,凱哥建議一邊做自媒體賺系統收益,一邊規劃自己的個人品牌之路。
真正的學習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是無聊的,乏味的,痛苦的。告訴你再多的方法,你不去嘗試,也沒有任何意義。
有些水必須自己去趟,有些坑,必須自己去跳。只有把別人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能力,才算是真正的學習,才會有進步。
最後,在打造個人品牌過程中,要切記:
沒名氣時候一定要高調,不能謙虛;
成名之後要裝著謙虛,這樣才更有親和力。
低調是一種美德,而高調是一種智慧,但是過於低調,你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因我們從小受教育的原因,大多數人都太謙虛了,太多有才華的人,因為不善於表達自己而默默無聞,凱哥之前也屬於其中一個。
可能大家經常都會有這種經歷,看到一個大師在那胡說八道,感覺很不舒服,認為自己比他專業的多,可是自己沒有名氣、沒有勇氣、沒有機會表現自己。
那麼,在現在這個百家爭鳴的自媒體時代,你一定要答應我:這麼有才華的你,不要把這個世界讓給那些 「傻逼們」 !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經常報名網上的微課,老師們的履歷上往往寫著「XX創始人」「XX品牌創立者」的字樣。當時心底油然而生一種敬佩,同時對品牌塑造這件事,也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並不是只有企業才能創立品牌,打造公眾認同感。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對個人品牌的感覺和認識愈加的強烈。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寶」「天貓」「滴滴」「螞蟻金服」等諸多品牌得到大眾廣泛的認同。馬雲作為創始人之一,假如有一天,離開了阿里,離開了他所代表的所有成功商業品牌,變為當年要做「中國黃頁」的那個馬雲,向你借錢創業,你會出手相助嗎?我想至少半數以上的朋友們是點頭同意的。而對比1995年,馬雲是如何籌到啟動資金的情景,簡直是天壤之別!是什麼讓大家對同一個人產生如此懸殊的態度呢?這就是個人品牌的力量。即使他不再代表著一些成熟的商業品牌,馬雲就是自己的品牌。他代表著「智慧、不屈、擁有卓越的遠見力和意志力」,這就足以獲得大眾的認同,而不會受到外界變遷的過多影響。
有人說你這個說法太虛幻了,給馬雲投資?夠幻想。那麼低頭來看看咱們的手機,每天是否有看不完的推送文章,成長乾貨?而如果作者是一位被公眾認可的人物,即使題目沒有那麼「抓人眼球」,你也很可能就直接點開閱讀了起來。這就是個人品牌的作用,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了文章的質量。我們提倡每天「好好學習」,積極輸入輸出。而如果缺乏了個人品牌,就彷彿少了靈魂,少了一個足以說服他人認同的價值觀,要形成公眾辨識度與影響力也就舉步維艱了。
最近讀了一本書《認同感:用故事包裝事實的藝術》(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作者吉姆·西諾雷利,故事營銷思維的首倡者。書中主要闡述了一種品牌營銷的新方法:塑造品牌故事。作者通過6個步驟向讀者展示了如何用講故事的形式、講故事的心態去塑造一種深層次的認同感。通過閱讀,我不僅看到了故事的潛在力量,同時對個人品牌的塑造產生一種新的方法論。
1 右腦決勝未來
「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人,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亞里士多德
有人說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看重數據、事實,我不敢苟同。按照這個理論,充滿感性的娛樂界為何沒有消沉反而愈加風生水起?一部好作品的號召力不可能僅僅倚靠幾個大牌名字和嚇人的數字就可以凝聚起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想也就不會看到像《無極》那樣的片子了。
約翰·奈特在其《大趨勢》中預測道:高科技需要高感受力來與之平衡。面對AI、VR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與機器的交集區域越來越大,而情感、非理性終將成為我們的最後一塊陣地。因此,未來屬於會講故事的人的,不僅僅是危言聳聽。
2 尋找相信故事的人
把故事形態應用到品牌營銷中,首先就是採用故事品牌的擴散模式。
外層:產品的外觀設計、需求功能;消費者的量化特徵、需解決的問題。
內層:品牌的遺傳基因(DNA);消費者的自身或夢寐以求的身份。
對於個人品牌來說,外層是指以往的成就、經歷和職業規劃等可量化的外在條件;內層是指我們內心深處秉持的信念和價值觀。
這張圖裡我想說明兩個問題:
(1)傳統思路往往只局限在尋找品牌與潛在客戶的外層相似性上,而忽略了內層的溝通與感染。一些企業在產品優勢被趕超後,往往會被迫去尋找轉型之路,其結果或者維持原狀,更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其根本原因在於將眼光局限在了外層的性能優勢上,而忽略了內層品牌文化的建立。
9月8日凌晨,iphone7的新品發布會如期全球直播,新一輪蘋果潮到來。人們對於這個品牌的認同和狂熱,難道僅僅是停留在其性能上的優勢?很明顯,遠沒有那麼簡單。在蘋果公司以Mac電腦為主要產品進行市場競爭的時候,「非同凡想」的價值觀就已經被奠定。當那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深入人心的時候,其新品推出往往會跨過前期推廣的若干層障礙,直達與消費者緊密鏈接的最高層次。毫不誇張地說,即使新品出現了問題,人們也不會果斷放棄這種強大而持久的產品認同感。
(2)將產品和潛在消費者溝通起來的過程中,有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叫做:宣傳!羅列出一大堆的數據,甚至動用專業的性能對比報告,來使對方信服就範。想想每次迫使你換台的廣告都是哪種類型吧,不停地鼓吹他的鍋能燒出來多好吃的飯菜,如何的不用刷洗……反正我是一分鐘都忍受不了這種推銷。而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聽眾受到影響,引起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創造出識別度,使聽者產生與品牌共同分享的潛在信念。而沒有任何強制規定的姿態。
因此,在創立個人品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講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將相信它的人吸引過來。
3 品牌塑造的過程—6C步驟
(註:由於書中主要針對商業品牌進行講解,與本文的「個人品牌」尚有差距,所以我將6C步驟的具體分析放在「如何打造自己的優勢品牌?」的回答中,供有興趣的同學繼續閱讀)
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獲得公眾認同感,是我們實現有意義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這裡,我想嘗試應用我的一篇文章《所有成功,都逃不過這8個要素》中的8要素法,對個人品牌的塑造進行逐一分析:
√背景分析->自我意識:分別將自己內外層的所有信息收集、記錄下來。在整理的過程中尋找品牌故事的靈感,發現存在的問題。
√品牌定位->目標:進一步剖析內層信息,與現有原型進行比對和分析,確立個人品牌性格特徵。
√潛在消費者定位->人際溝通:通過與潛在認同對象進行反覆溝通,獲取積極反饋。利用「階梯法」、「投射性技巧」和「人種性研究」三種方法,為其確立內外層模型。
√結合兩種定位->積極思考:將自己的內外層與目標人群的內外層進行匹配,建議採用博弈理論權衡取捨,從而獲得戰略上最優的定位組合。
√直面障礙->障礙:根據得到的定位組合,結合附錄中提到的4級標準,預測未來會遇到的困難障礙,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從而避免遇到「半路無法轉彎」的窘境。
√故事摘要->達到目標:輸出結論,修訂成型。得到個人品牌的「獨特價值主張」。
4 讓人們看到你所堅持的東西
個人品牌應該是一棵根基深厚的大樹,而不是隨手插就的樹枝。經過上面6步的分析,得到的「獨特價值主張」不是拍腦門的結果,所以我們有理由去堅持、去實現,讓公眾產生對我們認同。
①有這麼一種狀態:我想有所作為,不虛度今生。但往往今天產生一個想法—我要提高寫作能力,於是每天打卡,努力輸出。過兩天覺得不妥,似乎人際溝通才是我的強項,於是全部推翻重來……專註的前提是目標合理且明確。如果是經過6C精雕細刻出的價值觀,恐怕在推翻之前也會對過程進行復盤來總結經驗,至少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②獲得對自己的認同感。確定的品牌價值觀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無比堅定。想想在第二步中我們選擇的「原型」,是不是自己一貫崇拜著的,「就想成為他那個樣子」的人呢?
③獲得公眾的認同感。「確定方向,找到方法,深耕細作。」這是獲得公眾認可的唯一途徑,也是在學習個人品牌塑造的過程中,我理解到的新一層成功的含義。成功不代表著獲得多少金錢、頭銜、地位,而是被大眾認可,成為自己的品牌。外在的物質會隨著時代背景變遷,而公眾認同感、強大的價值觀連接是所有長青不衰神話的根基。
最後請記住: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感覺是「被理解的感覺」,而顧客自己相信的才是事實。因此,個人品牌之路不需要太多的說服,完整地講好一個故事就夠了。
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個人品牌是指個人在特定工作中顯示出的獨特的,非同一般的價值。美國者華德士提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他認為,不只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這種說法雖然有點言過其詞,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在這個講究獨特、個性、差異的時代,建立個人品牌對於自己的生存來講非常重要。在職場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讓老闆和同事一提到你的業務能力、管理能力或是你為人親和力等等。
個人品牌跟產品、服務品牌一樣,最重要的特徵是品質保障。這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個人業務技能上的高質量,也就是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個人,僅僅工作能力強,而道德水平不高也無法建立起個人品牌。我們該如何建立個人品牌呢?
建立個人品牌如同建立產品、服務品牌之前要先進行品牌評估一樣,首先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評估,每個人都有特有的人格特質,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優、缺點,所以每個人適合的生活方式、成功的途徑、適合的行業、工作內容都大相徑庭。正確評估自己,包括認清自己的專業優勢、特長,有何特別技能以及性格類型等等。唯有適人、適性,才能擁有高品質的人生,如果你的工作與你的興趣能緊密結合,這種滿足可是千金難換的;如果你喜歡與人接近,喜歡結交新朋友,那麼業務、營銷方面的工作會是你正確的選擇;而如果你天生膽小怕事,那麼並不值得你為追求高薪而扭曲本性,因為它終究無法成為你的理想職業。
其次,建立個人品牌,要進行個人品牌規劃,在對自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後,知道了自己能幹什麼,接下來就是自己打算幹什麼,今後將從事什麼職業,因為你能幹的並不一定是自己非常願意乾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雖然工作很好,但卻要跳槽、轉行,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自己職業將來長遠的考慮。自我規劃包括:我今後將從事什麼類型的職業?如何把發揮自己的特長與興趣、愛好、職業很好結合起來?自己的個性適合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有價值嗎?只有有了長足的發展動力,在工作中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
能、工作風格以形成特色,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逐步形成自己的個人品牌。
學習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部分。建立個人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使已經形成個人品牌,要保持之也須不斷學習新知識、補充新內容。在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的當今時代,新科技、新科技疊出不窮,即使你現在的技術或管理水平是領先的,但如果不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緊跟時代潮流,要不了多久,你的優勢就會逐漸喪失。電腦軟體不斷升級換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五六年前人們還是普遍使用WINDOWS3X,幾年前人們熱衷於WINDOWS95、98,而現在已逐步普及WIN-DOWS2000了。當然,在學習那些對自己職業有用的內容。強化一技之長,保證自己的工作優勢,較強的工作技能是個人品牌是很難的,而精湛的專業技能是在不斷學習過程中逐步完善的。
建立個人品牌也在學會包裝、推銷自己。包裝就是要成功地展現品牌的個性和特色,讓他人充分地認識到你的價值。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使你有很好的技術和能力,如果不能充分展現出來,讓老闆、同事認識到你的價值,就很難樹立自身獨特的價值魅力,個人品牌也就無從可提。該出手時就出手,在你展示自己工作技能、優勢的同時,個人品牌也隨之深入人心。但同時得注意包裝要講究適度,過分的包裝也會對個人品牌產生負面影響,濫竽充數在當今時代是無法立足的。
品牌的形成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任何產品或企業的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經過各方檢驗、認可才能形成的,對個人品而言,同樣需要逐步被大家所公認、接受。因此,建立個人品牌也講究持久性和可靠性。
在這個有著充分選擇自由的時代,如果在職場中具有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就會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和更多向上發展的機遇,他跟職場的關係也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因為你的個人品牌,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也一定會為企業創造較大的價值。企業對於這樣的人會更信任、放心和尊重。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有了品牌,它任何事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同樣對個人來講,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影響也會日益深遠,先前也許是你去找用人單位,而現在也許是用人單位沖著你的品牌找你。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產品,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獨立的品牌。那麼究竟要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呢。
品牌,拆開來就是品與牌,沒有品哪來的牌?這足以說明,先要打造個人品牌,首先要有品——人品。
現在很多人為了出名無所不用其極,幻想著僅憑一件出格的事情就可以紅遍天下,拿郭美美為例,郭美美名是出了.....結果呢.....所有的骯髒都付出了睡眠,她可能現在都還在監獄裡待著呢。
台灣的林清玄,被譽為台灣十大才子,自高中起,就自我要求每天寫1000字,服役後沒填寫2000字,工作後每天寫3000字,這一習慣一直保留至今。
由是觀之,時間無天才,唯練硬功耳。
想要打造個人品牌,就要懂得專註、懂得取捨、懂得如何為人,去除包裝心態,去除一夜成名的心態,以干坐十年冷板凳的堅持,個人品牌自然玉成。
簡言之,無論你把自己包裝的多麼的完美,狐狸尾巴總會有露出來的那一天,所以弄虛作假是塑造個人品牌的大忌。
不要貪圖快,真誠是塑造個人品牌的準則,只要你堅持,你的個人品牌總會被他人所知道。
(純原創,不愛寫作的dancer不是好的產品經理)
推薦閱讀:
※看了倪妮拍的旅遊照,才發現這些年的旅遊都白去了!
※2017職業排行榜:攝影師排名154位,前10都是什麼職業呢?
※2017.03.24 今日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