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商品擺放有哪些說法/講究/竅門?


友情回答,我這個外行人只知道一種:商品群理論。

無論國內外的超市基本上都是按照功能分區,可除了這些區域大類的標準之外,有不少超市也會很聰明的悄悄做一些引導消費的擺放方式。

比如,在日本有幾種特別常見的擺發。日本的肉和菜基本都是切好包裝成相同分量的,每一種都註明了適合炒菜,水煮,烤,做鍋,還是涮。比如在適合做烤肉的肉類周圍,一定可以找到烤肉醬。在適合煎牛排的牛肉周圍,則一定有黑胡椒。

另一種例子則沒那麼明顯,但更顯得聰明了。在日本的便利店,不大,商品種類卻很多,基本生活常用品都有。便利店的商品擺放絕對是一門學問。如果有心就會發現差不多百分之8、90的便利店裡,一排排便當和飯糰的周圍,一定有茶飲料。因為日本人特別注意卡路里的攝入,為了均衡營養,在心裡上他們會自然的在不得不吃便當的同時,選擇用茶飲料刮刮油。當然,事實也證明了如此排放的便利店,茶飲料銷量會更好。

這就是商品群的概念,研究客戶的心態。逛超市或便利店時,他們有可能是沒有決定好買什麼的,而是想著:看看有什麼再決定。這時候,超市的引導會起決定性的作用。有可能你進超市時只想買點小菜煮白水吃,可出了超市發現自己買了打折的電磁爐和鍋,火鍋調料,魚丸火腿毛肚,廚房清潔劑,去油紙,空氣清新劑,啤酒,結賬還不忘拿了兩條口香糖。

這就是全套流程的「超市之旅」,你也不虧,在愉悅中不知不覺付了錢,從小菜煮白水變成了火鍋大餐,還打掃了廚房情節了空氣和自己的口氣。然後滿足的睡覺,第二天繼續把錢掙回來。


1、促進滯銷產品銷售;

2、對超市利潤點最大的產品優先擺放;

3、同類產品集中擺放,方便顧客購物;

4、特色分區,以提高競爭力。如,將本超市特色的商品獨自成區

5、便於清點。

6、易銷售物品、銷售量高的商品、當季商品(如春節時候的大禮包牛奶等、情人節時候的巧克力)擺放於超市較顯眼的位置。

09、貨架的最上層適宜擺放物件較輕,體積較小的貨品,貨架的下層適宜擺放較為重,體積大的貨品。這樣一來可以使商店貨架保持平衡不會發生傾倒問題,二來也利於撤貨和補貨。

10、一般來說,銷量最佳的物品擺放位置依次為與顧客視線平行處、齊腰處和齊膝處。其中,前者是超市貨物擺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七成銷量。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潤較高或者快過期的產品放在1.2米到1.5米的高度之間,方便大家看到後隨手就能拿取。

11、利用人們習慣用右手的習慣,將最想推銷的、利潤較高的商品,放在主購物通道或展櫃的右側,顧客經過時,會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購買慾。

12、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陳列在中心位置,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學研究發現,由於人類早期長時間居住在陰暗的洞穴里,因此對色彩繽紛的食物有一種本能的興奮,佔有慾和購買慾容易被激發。第二,農產品是超市裡利潤率高的產品,大多數超市都將這個區域承包給供應商,雖然價格比菜市場貴得多,但在超市也能賣出去。

13、考慮安全,各種易發生反應的化學物品要分別擺放,並保證安全距離。同時根據針對熱銷商品區,如日常用品和食品,要預留出充分的通道,保證不出現擁擠傷人的事件發生。易燃易爆物品遠離火源。


首先謝謝邀請!

有些超市會有一個自己的系統,專門收集、記錄交易的數據,收集後管理者會對交易的數據進行關聯性分析,分析出某些同時售出頻率較大的商品,即意味著消費者連帶購買這類商品的可能性高。把這些產品擺放在鄰近的貨架上,既方便消費者,也能促進超市商品的銷售。

舉一個典型的數據挖掘案例,某超市在分析顧客購買記錄時,通過數據關聯性分析發現購買紙尿布的顧客基本都購買了啤酒。於是把這兩種看似顧客群體完全不同的商品擺在一起出售,效果理想。通過數據的採集以及分析,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商品可以這樣擺放。這種基於數據和客戶行為分析的擺放,能為超市帶來可觀收入,順便解決庫存問題。


推薦閱讀:

年度預算與好品牌的五個維度
國慶節放假, 在家反思今年的「內容營銷」做的如何?
智能營銷時代,不玩點高科技還做什麼營銷!
「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團隊再造新事件「當1小時偶像劇女主角」,234萬人觀看背後的3個啟示!
市場部職能「悄然轉變」,市場部人員如何求存?

TAG:市場營銷 | 銷售 | 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