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香港二十年發展?
再過不到4個小時,就是2017年7月1日,不知不覺,香港已經回歸20周年,在這個充滿紀念的日子裡,小愛陪伴大家回憶香港的點點滴滴。
一個香港,記錄了半部中國近代屈辱史
準確的說,香港不僅僅是香港島,它包含了三個部分,香港、九龍和新界。我們常說的1997年香港回歸更確切的說是新界回歸,而香港和九龍是收復,根據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新界99年,約定1997年7月1日歸還。而香港島、九龍、新界也是在一次次屈辱的失敗後逐漸被英國蠶食的,小愛之言不虛,一個香港,記錄了半部中國近代屈辱史。
1840年註定是不太平的一年,虎門銷煙沒有挽救那個古老的東方帝國的國運,反而帶來了英國人的堅船利炮。1842年的南京,清朝和英國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一年,香港島丟了,香港島的割讓,開啟了中國喪權辱國的時代,二十年後的北京,英國又依靠《北京條約》攫取了九龍的統治權,而到了1897年,新界被迫租借99年,由此半個世紀,香港三個區域全部落入敵手,而距離清王朝的覆滅也不過間隔了十餘年。
成功也是失敗,失敗卻也是成功
也許這是一個死循環,但是我們卻不得不去面對,二戰結束之後,雖然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挽救了幾乎全軍覆沒的英軍,雖然二戰時期民國政府與列國簽署了租借無效的協約,但是這一切都無法組織英國的回歸,緊隨日軍撤退的腳步,英國摘桃子的本領顯然比他們打仗的本領強多了,怎奈當時國內紛爭不斷,實力不足以對抗英國,於是,香港偕同澳門成為中國近代屈辱史的延續。如同一戰後中國未能收復青島一樣,二戰後中國仍沒有取得完整的勝利。
誰成想,這件事情一拖就是半個世紀,直到1982年的9月,裹挾著福克蘭群島戰勝國的銳氣,撒切爾夫人氣勢洶洶的來到了中國,見了那個雖然個子不高,但是氣勢凌人的男人,在那裡,撒切爾最初的想法中國名義收回香港,英國保留實權,然後妥協成了英國付錢續租,然後妥協成了英國管理,中國負責外交和軍事,但是都被鄧總理的一句話擊敗了:香港我們在1997年是要收復的,不論用什麼形式。僅此一句,讓撒切爾夫人心神不寧,跌跌撞撞的走下了人民大會堂的台階。
於是,1997年7月1日,中國順利收回了香港,不僅僅是新界,還有九龍和香港島。
不同的政體,偉大的創舉
解決香港問題的關鍵顯然不是英國,而是香港人民,對待相對陌生的內地,香港人民表現出了擔心和畏懼,但是就如同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鄧爺爺深知其中的不易,開動頭腦,創造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現有制度50年不變,鄧爺爺的話語讓香港徹底放下了矜持來到了中國大家庭中。而一國兩制的舉措也為澳門回歸打造了基礎,甚至給台灣的回歸提供了榜樣。中國的屈辱史,自香港開始,也由香港結束,因果循環,而香港,見證了近代的屈辱,也見證了新中國的崛起。
港人治港體現在實際中就是中國政府負責國防和外交,具體事務還是有港人自己決定,但是這也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而不是胡作非為。在大陸的扶持下,香港的經濟迅速發展,實際上,大陸遊客就是香港的晴雨表,高度依靠旅遊業的香港得陸客則興旺發達,失去了則蕭條慘淡。
二十年的今天,共贏成為主題
香港和內地,一奶同胞,相互合作則共同發展,互相鬧彆扭則讓別人看笑話。
1997年之後,內地對這個小兄弟保持著充足的興趣,大量的遊客湧入,給香港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外也留下了許多問題,比如內地遊客超強的購買力,使得超市貨品短缺,部分想要在香港生孩子的女子佔滿了醫院,而後香港發起了反水客活動,內陸遊客不見了,香港的經濟也蕭條了。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香港和大陸和諧發展,才會共贏。而我們也要有充足的耐心,去馴服這個回家剛剛20載的小兄弟。
小愛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7月1日的鐘聲也就快了,香港回歸20周年正式拉開了帷幕,不論是習大大,還是遼寧號,都來到香港同我們一起慶賀這個不是節日的節日。我們也真的希望兩岸和諧,共贏進步。
推薦閱讀:
※網球有什麼實用技巧?
※電子書銷售同比下降近20%是否意味著紙質書將會回歸?
※北京是如何採取措施應對蔡英文修改教科書的?
※請網紅做廣告,是否能大大增強線下的購買力?
※睡覺時突然一抖,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是為什麼?
TAG:時事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