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千字評論(2018-02)—— 為什麼要反對『政治正確』

臘月二十六當日,微博上有一些大V(網路影響力較大的名人)一起刷起了」二十六、吃豬肉」。這個半開玩笑的舉動, 背後實際表達了大眾對部分媒體刻意在公共話題中迴避「豬」一詞的委婉抗議。換句話說,部分主流媒體的「政治正確」言論,已逐步對公眾輿論產生了有悖於其初衷的不良影響。

(政治正確的定義)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這個詞在我國並不流行,更多是提及於美國。由於美國自建國起就是一個種族衝突比較激烈的移民國家,故其對於各類特定種族、群體的言談內容也最為敏感。事實上,要求大眾平等、寬容地看待少數群體、特殊群體,避免出現侮辱和刺激性的言語和行為,這毋庸置疑是正確的和必要的,更是文明社會的象徵。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件本應正確的事突然變成了「政治正確」了呢?

(美國的政治正確)

如果錯誤的事因為擔心政治的標籤就硬被定義成了正確,這不僅是不科學的,更是非常危險的。美國就有這樣的例子,激進主義的人群為了貫徹所謂的平等自由,而將他們的主張視為絕對正確,不可忤逆的;而過分保守主義者們則在他們的媒體陣地中大肆攻擊這種「政治正確」行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旦同樣的事,僅僅由於發生在不同性別、不同種族或其他不同群體,就出現了不同的評判標準,那麼這不僅不利於達成共識,反而會激化社會矛盾。當前美國社會正行進在建國250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激烈的意識形態分化和對抗的道路上,這也應值得我國所警惕。

(政治正確的危害)

政治正確從來無法解決問題,他只是一種逃避問題的方式。某些官方媒體如果出現了雙重標準的「政治正確」現象,這其實是一種缺乏擔當,流於簡單粗暴的懶政現象。就從臘月二十六一事即可看出,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懶政,是可能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的。

而且,就如美國曾經所發生的一樣,如果主流媒體過多地擺出「政治正確」的腔調,反而會激發民眾的反感,導致主流媒體公信力減弱。而他們所喪失新聞輿論的陣地,甚至有可能被另外一些極端主義言論所佔領,進而利用民意刻意製造對抗,破壞客觀公正的討論範圍,阻礙社會團結。

例如春節時,哈薩克族女演員熱依扎因說自己不過春節,結果招致大量網友攻擊,次日就不得不刪光微博。讓我驚異的是,這類赤裸裸,甚至有些無厘頭的網路暴力行為,不僅沒有受到大眾的譴責,甚至還有大批人打著自由、平等之名為之辯護,這種自私而扭曲的社會言論著實倒有了幾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之間口水仗的味道。

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有更多的主流媒體堅守本心,追求事實與真理,客觀對待民意。正確的聲音不能迫於所謂的「政治正確」而偃旗息鼓,而從「政治正確」背後滋生的極端言論和網路暴力也應受到大眾的譴責。

人言誠可畏,願不忘初心。

推薦閱讀:

它潔白如玉富含多糖和維生素, 用五花肉炒了個菜, 一上桌就搶光了
小燉肉加上這兩樣,葷素搭配香而不膩,開胃又下飯!

TAG:政治正確 | 美國政治 | 豬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