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技術人員的時間管理
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感覺,明明一天開始的時候計劃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忙忙碌碌一天之後發現,雜七雜八的事情做了一堆,重要的事情卻一件沒完成。
時間不知不覺溜走了,事情還是那麼多,而且一天下來,還真的挺累的。所以很多人對時間有一種莫名的焦慮。
老天給了所有人同樣多的時間,而有的人能夠把時間用好,有的人卻不能把時間用好。日積月累,人和人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就拿寫一篇文章舉例,其實專註的投入,可能一個小時就能搞定,但經常拖拖拉拉,寫的過程中,時不時看看郵件,看看IM消息,時不時的處理一下大腦中突然冒出來的各種事情,等回過神來,哇,一個下午又過去了,文章才寫到一半。時間就是這樣悄悄不見的。
有的同學說,這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這句話,其實只答對了一半。時間固然是需要合理的去管理。但每天24小時,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多一分也不對少一秒。
我們常常聽到一個人說,他已經非常忙了,某某事情實在是無精力去做。
恰好是這句話,讓我思考到,我們其實要追求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更多重要的事情,那麼時間管理的本質就不再是對時間進行管理了,而是在對精力上進行管理。
能做好時間管理的人,其實就是管理好了他的精力。一個人要完成大量工作,重點其實不在於要投入多少時間,而在於要投入多少精力和注意力。
尤其是對於技術同學,互聯網技術革新這麼快,每個月都有新的技術、新的框架出現,我們除了需要掌握好已熟知的領域外,還需要不斷的去學習新的技能。這對技術同學的時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大的方面來講,我們應該
1、主動掌控時間,而不是被動的隨時間驅動
2、學會說「不」,做好任務的分類分級
我不太想把這兩點展開來講,會容易覺得太理論。所以我這裡直接上手,介紹一種自我效率的管理方式:番茄工作法。
先用一句話來介紹它:
番茄工作法 是一套簡單的工具和流程,可以用來提升個人和所在團隊的生產力。
番茄工作法,它要求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它的方法能讓我們減輕對時間的焦慮,不會再因為離任務指定時限越來越近而充滿焦慮,我們要做的就是定好25分鐘番茄鍾,然後全然專註於手頭上的任務即可。如果25分鐘後番茄鈴聲響起,此時任務已完成,那非常完美,可以休息並繼續下一個任務了。但如果鈴聲響起時,任務沒有完成,那也不要緊,因為我們已經全神貫注的高效工作了25分鐘,此時的鈴聲正是為了這高效的25分鐘所喝彩,此時也不再會有時間焦慮。
我們為什麼要用番茄工作法呢,
上面寫文章拖拉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時很難以集中於單項活動,頭腦中的其他想法不停的往外冒,我們會不停的切換上下文去處理別的事情。
尤其是對於有拖延症的人,在面對複雜的事情的時候,一想到某個任務要花很多時間很多精力,甚至就連開始去做的勇氣都沒有。還有時候,做事情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到最後,重要的事情一件沒做,一天都處理瑣碎事情去了。說到這裡,是不是很有感觸?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影子?
沒關係,我們用番茄工作法來解救你。
好了,那我具體來講講 什麼是番茄工作法:
用一句話簡單描述就是,列出你當天要做的任務清單,設置25分鐘鬧鐘,然後按照優先順序依次開始。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每日回顧、控制中斷、預估時間、休息設定等等,後面都會一一詳細講到。
不過。真心講,番茄工作法,是一種簡單到令人髮指的工具方法,它的方式還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那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呢,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簡單的工具:
- 一支筆
- 一個番茄鍾(可以用廚房定時器/手機APP等)
- 三張紙(一張用於「活動清單」,一張用於「今日任務清單」,還有一張用於記錄數據優化流程的表)
詳細解釋一下這三紙:
1、活動清單:一個活動寫一行,用剪短的語言來描述活動,如果這個活動有時間期限,那麼可以在活動的後面加上期限的時間點。
例如:
#發郵件給haha
#寫一篇關於AI的技術文章 19:00
#調研某一款產品
2、今日任務清單:每天早上從「活動清單」中提取今天需要進行的任務,放到「進入任務清單」即可,格式同上。
在這個清單裡面的內容,就是承諾今天會去完成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情不打算今天做,那麼就不要放到這個清單里,所以也需要對自己一天的工作量有一個合理的評估,對時間評估把控可以在開展番茄工作法的過程中不停的調整。
3、記錄表:每天晚上記錄一下當天完成了多少個番茄鍾,並且中斷了多少次,有多少任務是在當天沒有完成的,對每一項任務評估的番茄鍾數合不合理,以便第二天改進。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典型的PDCA流程:Plan(計劃)、Do(執行)、Check(評估)、Act(應用)
番茄工作者每天也是要按照這四項進行:
1、計劃:
首先需要準備一份「活動清單」,將腦海中接下來一周要進行的任務全部記錄到「活動清單」。每天早上,從「活動清單」中提取今天要進行的重要任務,填入到「今日任務清單」。
2、跟蹤:
早上開始的時候,從當天的「今日任務清單」中按照重要程度開始每一項任務,每隔25分鐘休息一次(每25分鐘稱為一個番茄鍾),如果在番茄鍾期間被其它事情中斷了,記錄下中斷次數。
每完成一個番茄鍾,就需要進行5分鐘的休息。休息的時候是需要完全的放下手上的工作,番茄鍾一響,就在30秒之內迅速完成手上的事情,如果是在寫文章,多一個字都不要再寫,遠離任何的智力思考活動,讓大腦完全放鬆,可以是到處轉一下、喝點茶水咖啡等。千萬不要無視休息的重要性,有規律的工作與休息才能持久的實現高效率。休息完成之後,你可以決定繼續剛才的任務,還是從「今天任務清單」中挑選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任務進行。
除了這種常規小休息以外,番茄工作法還要求,每4個番茄鍾之後,要進行一次階段性休息,這種階段性休息通常是15-30分鐘,這個休息時間可以做稍長時間的消遣,比如看看新聞、運動運動之類的。
要注意的是,在番茄工作法中,一個番茄鍾就表示25分鐘的努力,番茄鍾是一個原子單位,不可分割,在每個番茄鍾內專註的只做一件事,也不要中途停下來休息,不然會打亂節奏。
3、記錄:
每天結束時,記錄下當天完成的番茄鍾個數以及中斷次數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經常容易被其它事情打斷,可能來源於外部打斷(外部事件干擾,例如同事過來溝通),也可能來源於內部打斷(比如大腦中突然冒出某個想法要去做),這些都稱之為中斷,其實我們工作的記憶容量有限,每一次的干擾都會讓我們大腦的信息、注意力丟失,相當於電腦CPU的上下文切換,要找回剛剛的大腦狀態,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
那麼針對中斷,應該怎麼處理呢?
如果是內部中斷,比如大腦中突然冒出一個要做的事情,此時並非停止手上的任務去做,而是應該將大腦冒出的那件事填入到「今日任務清單」中,並標註上,屬於「計劃外緊急」,每一次中斷都需要做一次符號標記(例如用~號,方便一天結束時統計),這種處理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接受它,記錄它,然後立即繼續手上任務。
如果是外部中斷,因為外部中斷具有互動性(例如是有同事過來找你溝通事情),如果是可以協商到稍後處理的事件,那麼可以參考內部中斷的處理方式(不過需要採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如果外部中斷的事情非常緊急,需要立即處理,那隻能中斷當前的任務,投入新的任務中去,但是同樣需要記錄到「今日任務清單」中,且標記上「計劃外緊急」,同時因為當前在進行的番茄鐘的任務被放下了,那這個番茄鍾必須作廢,重新一個番茄鍾來開始它。
4、優化:
通過每天的記錄,找出改進流程的思路,例如評估任務的時間是否合理、每天任務數是否合理,工作和休息間隔的時間是否合理等等,按照自己的工作習慣,進行自我調整。
番茄工作法的特點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定期調整工作和休息的間隔時間以及記錄的方式,這些節奏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優化。但是如果你是剛學會番茄工作法,那麼建議你堅持使用常規的方法,至少兩周內不要做任何改動。你需要親身經歷,以便確切的知道哪裡適合你,哪裡不適合。
其實時間管理,不在於你一天內完成了多少個任務,而在於每一個任務的執行期間,你是否都在儘力專註的去做。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精髓。
推薦閱讀:
※全網多領域機器翻譯首上線——新譯智能翻譯更新上線
※火焰獎2016中國互聯網風雲榜年度評選正式啟動
※GacUI 1.0 眼看著就要寫完了
※你正被互聯網公司技術歧視,如何擺脫?
※2018春節前用這個方法,2分鐘回顧怪獸先森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