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偷懶且省心的育兒策略 | 當瑜伽遇見育兒
作為一名金融從業者,我是個懶惰的媽。在二級市場有著一定強度的全職工作,工作之餘也還有興趣愛好要追尋。對於育兒,既不想成為曬娃狂魔,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又想親力親為地實踐自己的育兒想法,因為育兒也是一件需要發揮創造力的事情。一直希望能探索出一套理想的育兒策略,能夠科學高效、省力省心的帶娃,能夠在服務孩子的同時也有空追求自我。隨著女兒三周歲的生日即將到來,離開家,步入社會(幼兒園)的時間越來越近,關於育兒,真的該認真進行一次系統性思考了。
關於育兒,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育兒的目標/方向:我想把孩子培養成為怎樣的人?
這個問題又包括:
- 主觀意願: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
- 客觀限制:一個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大競爭下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育兒的方法/策略:怎麼做才能達成上述目標?
這個問題又包括:
- 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 如何實施科學高效、省力省心家庭教育?
哇,感覺育兒真是一個超大的課題!而且,這個功課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養育一個孩子,沒有機會可以重修第二次。
這些問題,看起來是要幫孩子解決的問題,寫完才發現,這其實是自己首先該弄清楚的問題。世界在變,我們也在變。未來的20年,世界會怎樣?我們又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出那些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的東西? 是名牌的學校?優秀的成績?豐富的技藝?父母的人脈?
沒想到,我愛好的瑜伽給了我靈感。17年11月,因機緣巧合參加了幾位瑜伽導師的育兒工作坊,三位資深的瑜伽導師,同時也是藝術、哲學、戲劇和舞蹈等多領域的專家,與我們共同探討Creating a Whole Child 這一主題。正巧那周也因工作參加了蘇州的亞洲幼教年會,順便學習了一下瑞吉歐、蒙台梭利等育兒理念,發現原來這些育兒理念與瑜伽的碰撞之下有著如此多的火花,也終於有了更好的思路來回答有關育兒的課題。
「一、育兒的目標: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
這個問題包括兩方面考慮:第一是主觀意願——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第二是客觀環境的要求和限制——一個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能夠在未來20年的社會大競爭下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希望孩子未來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需要思考的是「價值觀」。
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學瑜伽之前,我對孩子沒有什麼高期待,只是籠統的希望她健康、快樂就好。學瑜伽之後才發現,想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本就是一個特別高的期待。
肉身層面的健康——不生病,身體壯壯,生長發育良好,似乎是個顯而易見的目標,然而,瑜伽告訴我們,身體和心靈永遠是相通的,外顯在身體層面的癥狀,一定對應著內在心理或情緒層面的問題。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孩子壯實的外形健康,更希望看到孩子神采飛揚、能量滿滿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肉身層面了,而是身心健康,一種內在(陰)與外在(陽)的平衡,一種從人格層面的完整與健全——左腦與右腦、思想與身體的平衡。
肉身層面的健康教育,可能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灌輸教條式的健康養身的習慣理念(例如每天要喝幾杯水、夏天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構造本來就不一樣;而是讓孩子對自己身體的需要有一種覺知,學會聆聽身體的需要,能夠真實感受到現在我的身體是該喝水,還是該吃點甜的,還是該吃點鹹的。我現在是該動一動,還是應該休息。身體本身是有智慧的,而越是小的孩子,越是能本能的覺知到自己身體的感受,而年紀越大,反而越相信頭腦中的理論教條,而忽略身體的友善信號(從而導致過度飲食或過度勞累)。讓孩子學會有意識的感知、主動的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比去死記硬背養生要點更重要。
而那種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感覺,我覺得是一個人體現出來的內在健康狀態——快樂。快樂與高興、興奮的快感這些短暫的情緒無關,不是high一陣子就會感到空虛的狀態,而是一種持久的內心平靜與滿足。快樂與外表無關,與財富無關,與別人的讚許無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感覺,與擁有什麼無關,而是與清醒的方向感有關——做自己愛做的事,做自己最真實的狀態。
而真實是什麼?最近熱映電影《無問西東》中,吳嶺瀾與梅老師的一段對話很好的闡述了「何謂真實」:
「最好的學生都是學實科的。我只知道,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何用管我學什麼。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心裡就覺得踏實。」
「你還忽略了一件事,真實。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
「什麼是真實?」
「真實就是,你看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一個人為什麼會活的不真實?空虛感是怎麼產生的?
我覺得不真實感,就是一種空虛感。是一種覺得工作和生活的狀態機械而盲目的感覺,一種被動的、填充時間的感覺。或是即使擁有了別人所羨慕的一切,依然覺得內心空洞、情緒低落的一種感覺。這種空虛感的來源,可能是源自於一種錯誤的信念,一種源自於家庭、學校或社會不斷灌輸的「應該(比別人)變得更好」的明示或暗示。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感受不到自我價值,或是讓外在的期許和自我否定造成了低價值感,忘了探究「我是誰」,與真實的自我失聯,於是形成了所謂的心理坑洞。內在感到匱乏和自卑,就會想找外在的價值來填滿這個洞——向外追求別人的讚許、成就、財富、地位、情感等目標,而這些目標或許只是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好,而非自己內在真實的需要,從而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阿瑪斯《鑽石途徑》之「坑洞理論」)
而真實,就是與自己聯結的狀態。通過不斷探究「我是誰」,不僅僅是通過外在的人物關係與社會對我們的反饋來測試,更需要以一種不批判自己的、觀察者的心態,用感受去發現,我的身體如何,我的情緒如何,我內心深處真正的需要和熱愛是什麼,恐懼又是什麼。通過面對真相,與真正的自我達成聯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找回真正的自我價值。
真實的狀態,需要通過《瑜伽經》中所說的ahimsa (非暴力)來實現,內心沒有暴力,不僅僅是對別人,更是要對自己,從身到心。不過度運用意志力,不把意志力用在虐待身心上,而是用愛來善待自己的身心。
當一個人意識層面的意志和他的真實意志相違背時,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浪費他的力量,也不用期盼他對周遭的人事物施加有效的影響。
——Aleister Crowley《Magick in Theory and Practice》
快樂,也就是外在與內在的平衡——頭腦中經過理論邏輯推演的想法,與身體層面執行時的感受,達到高度和諧與認同的狀態。而不是按照頭腦的想法不停的往前精進,而忽略身體和內心感受層面的抗議,最終與真實自我失聯,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了別人的人生。
圖片來源:Jessica Kung Dreyfus,Stéphane Dreyfus,田多多:Creating a Whole Child.築橋(The Bridge)育兒工作坊PPT
「身體健康」、「內心快樂」。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希望能夠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與自我聯結的意識,鼓勵自我探索。鼓勵孩子觀察自己感受和念頭,對它們誠實;鼓勵孩子去體驗,探究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評判事情的結果做得好與不好。體驗愉悅,也體驗犯錯。通過體驗愉悅,去發現內在驅動力;通過體驗犯錯,去探索創造力。通過自我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找到讓自己快樂充實的事情。
我相信,孩子並非是一張白紙,而是一刻種子。不考慮業力,僅考慮基因,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是不同的,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自然也會做出不同的表達。因此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沒有意義。即使孩子也曾是我身體中的一部分,擁有著我的基因,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靈魂個體,與我是平等的,她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想法和需要,是值得被尊重的,她應該活出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去成為別人。而作為父母,不是把孩子改造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替自己完成未盡之事,而是幫助她發現真實的自己,活出她真實的潛能。
人類的高貴來自於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的複製品。
——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2、一個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能夠在未來20年的社會大競爭下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需要探討的是有關「個人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我覺得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人身上那些不容易被替代的、難以被奪走的能力和特質。
首先,最重要的是「獨立」。
包括看得見的、物理層面的獨立——能夠照顧好自己身體的能力,能夠自給自足的自我意識和賺錢技能;也包括看不見的、情緒和情感層面的獨立——能夠覺知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應對低能量狀態;能夠讓自己快樂,而不是依賴外在的人和事物為自己的帶來快樂。我覺得獨立,其實就是一種強大的自愛能力。工作可能會失去,所愛之人也可能離開。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能夠讓自己從內在找到快樂,擁有自己擅長的謀生技能和重建能力,才能擁有紮實的根基,系好人生列車的安全帶。
為了實現獨立,需要找到做事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被外在的壓力(房子、車子、孩子、社會的要求、別人的眼光)推著走,因為被動的感覺肯定不快樂。更意味著在滿足溫飽的前提下,找到內心的使命感,找到快樂而有意義的方向,把能量投注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之上,即使沒有房子車子票子,也能過得幸福和充實,內在穩定而不焦慮。「不是愛工作中的自己,而是愛自己心中的工作」。獨立,也意味著擁有洞察力,能夠打破思維的慣性,能夠看到全局、順應趨勢的變化。而這一切——找到內在真實自我的熱情、專註、打破慣性、在變化中保持自我核心的穩定,恰恰都是練習瑜伽的目的。
圖片來源:Jessica Kung Dreyfus,Stéphane Dreyfus,田多多:Creating a Whole Child.築橋(The Bridge)育兒工作坊PPT
其次,是與人「共情」、「深度聯結」的能力。
未來20年,也許最大的就業壓力是來自於與AI(人工智慧)的競爭。AI或許能滿足人類幾乎一切需求,但不能滿足的,是人與人真實的連接,內心深度的聯結。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信息層面的交流互動,而是舉止和感官層面的非語言互動。當物質層面的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對情感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就會更加強烈。未來需要的不僅是能做事的人,更需要能夠洞察人的內心深層需要、提供讓人內心共鳴的產品或服務。這不僅僅需要擁有最基本的淺層的社交能力(與人建立和維護、達成協議、處理爭執等),更需要的是與人的共情能力、與他人內心深層聯結的能力。這種深層的聯結,不是膚淺的基於利益的人際互動,也不是一個社會角色與另一個社會角色層面(例如賣家與客戶、老闆和員工、媽媽和女兒)的連接,而是在放下各種用來證明自我的外在面具之後,與另一個面具之後的那個真實的人、真實的靈魂產生情感上的聯結和共鳴。這不僅僅需要對別人無條件的愛、包容、理解與給予,更需要首先對自己無條件的愛、包容、理解與給予。
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源網路
所以,構建孩子未來的個人核心競爭力之「獨立」與「共情」能力,其實就是幫助孩子完成「身體健康」、「內心快樂」的成長目標後,自然而然的產物。
「育兒的方法/策略:如何達成上述目標?」
這個問題又衍生出以下子問題:1)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的?2) 如何進行家庭教育?
1、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在我過去的理解中,學習似乎是通過聽說讀寫完成的,老師或書本說,我們通過聽與看來學習。最近才漸漸明白,孩子不僅僅是靠看和聽,而是靠「五感」——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來接收信息和學習的。而影響五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孩子身邊環境——包括身邊的物理環境(家、幼兒園等)和人物環境(父母、老師、朋友等)。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通過「五感」接納周圍環境中的一切信息。對於他們來說,並非「有人教」的時間,才叫學習。「環境」,是除父母、老師之外的第三個「老師」。
在亞洲幼教年會學習的時候,各大教育理論中,都不約而同的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例如環境是如何激發和影響孩子學習,以及用心布置、定期更新環境很重要。而物理環境之中,最重要和最可控的,當然是家了。一個本來原本就凌亂的家,不可能指望教出一個懂得乾淨整潔的孩子。家庭環境中的一切(不僅僅是玩具和教學用品),都會是孩子觀察和探索的事物,也將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價值觀、審美觀和購物決策。
孩子獲得教育是自然發生的過程。不是通過大人的說教,而是通過孩子自己在環境中的體驗獲得。
-—— 蒙特梭利創始人 Maria Montessori
站在以孩子為中心的角度成為他們的學習夥伴而非教學者,讓環境成為他們的第三老師,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 瑞吉歐創始人 Loris Malaguzzi
比物理環境更重要的,就是周圍的人了。反思自己,過去很多習慣確實是在無意識模仿周圍人的過程中完成的;而那些進步最快、最如饑似渴的學習,往往都是在被某位老師或楷模身上散發的能量場所吸引之後,更用心的聽他們講話、觀察他們的舉止、留意他們情緒和應對事情的反應,而實現的。對於孩子而言,在所有人之中,最最重要的當然是父母了。父母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互動模式(如何處理糾紛和問題)、如何表達和調整情緒,孩子都會有意無意地觀察和學習,也就是所謂的耳濡目染。
環境會對人產生巨大影響,「言傳身教」的道理大家都懂;「孟母三遷」故事也是人盡皆知。可是從育兒的角度而言,我們是否做到了用心檢視家庭的環境布局?用心覺知自己在言語「說教」之外,自己的行為和散發的能量場是如何對孩子產生影響的呢?
2、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怎樣找到省力省心的育兒策略?
一切有關教育的消費,都與家庭經濟基礎有關;拋開那些可以通過「購買」實現的教育,在花時間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做哪些關鍵的事情,來幫助孩子完成「身體健康」、「內心快樂」的成長目標?
結合瑜伽,以及瑞吉歐、蒙台梭利等育兒理念,我覺得應該是:
1)ahimsa (非暴力)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瑜伽八支」中的ahimsa (非暴力)。一方面,是引導孩子做到ahimsa (非暴力),不僅僅對別人不暴力,更重要的是首先做到不對自己的身體和內心暴力,做到愛護和尊重自己的身體和內心意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對孩子的ahimsa (非暴力),體現在尊重孩子的身體感受,不以個人意志強迫孩子過度吃穿;更體現在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不把個人意志強加在孩子的成長上,尊重孩子最原始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ahimsa (非暴力),也指與孩子形成平等與互相尊重的關係,做一個觀察者多於說教者。讓孩子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是為了讓孩子在真實世界的互動中、在權利與責任中鍛煉和增長能力。觀察和聆聽孩子,甚至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一個學生,把孩子視為老師,在設定一定邊界的範圍內,給予孩子權利與責任,讓孩子作為一個引導者,是為了通過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發現他們的天賦和潛能,也能讓自己重新認識和發現這個世界。
2)培養獨立的意識和習慣。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像對待成人一樣平等的對待孩子」。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認為,孩子天生具有想要獨立的動機和本能,而老師的父母的職責,不是包辦一切,而是協助他們自己干,發展這個本能。
在接觸蒙特梭利之前,一直覺得2歲左右的孩子太小,生活無法自理,各個環節都需要成人的幫助,直到看到了蒙特梭利之下的2-3歲孩子們像個小大人般自己穿衣穿襪、洗臉刷牙、倒茶喝水、洗碗切水果、拖地擦窗時,我徹底的震驚了。後來開始鼓勵2歲時的女兒自己穿衣穿襪,每次有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會讓她欣喜若狂。在設置一定安全界限的背景下鼓勵獨立,讓孩子明白,自己有能力獨自完成很多事情,其實也是鼓勵孩子與真實世界互動,在探索和嘗試中鍛煉能力,找到自信和成就感。鼓勵獨立,也意味著遇到問題時,與孩子進行成人般的理性探討,而非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以此幫助他們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讓他們獲得精神上的尊重感。
圖片來源:Paul Epstein,Ph.D.Montessori:A 21st Century Education. 2017年亞洲幼教年會演講PPT。
3)引導孩子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對應著瑜伽中強調的覺知。從「感官」和「思維」兩個層面,鼓勵孩子去感受和探究,為什麼我做這件事這麼愉快,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為什麼我能把這件事做好?我做這件事情時,身體的感受如何?有哪裡不舒服?內心的情緒感受如何?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和慾望,它的來源是什麼?背後最深層的需要是什麼?自我探索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評判結果的好與壞。自我探索,最終是為了讓孩子在各種好與壞的體驗之中,發現自我,尋找自己的內在驅動力、創造力和使命感。
寫到最後,發現其實上述所有關於育兒的探討,也是自己本身仍需要完善的問題——我作為父母,是否已經做好了「身體健康」、「內心快樂」,從而能夠讓我的孩子通過「五感」,耳濡目染的從我身上、以及我構築的「環境」中學習?
原來,最偷懶高效、省力省心的育兒策略,就是先做好自己——先讓自己變得「身體健康」、「內心快樂」,活出真實的自己,做到ahimsa (非暴力)、獨立、自我覺察,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自然自發的學習和成長。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為了孩子過度犧牲、失去自我,讓自己變得不健康、不快樂,那麼孩子也一定會從我們身上「學習」到這些不健康與不快樂。
孩子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如此簡單,卻又充滿著力量。
他們可以讓我們學習率真與執著。他們如此的真實,有需求就會直接了當地表達;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不想做的事,就會堅決反抗。
他們可以讓我們從新的角度學習和認識世界。他們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沒見過的東西,即使害怕,也想去探個究竟。他們沒有思維慣性,那些我們熟知的事物,在他們眼裡,是另一番用途和風景。
他們可以讓我們學習專註與活在當下。沉浸在某一項玩樂之中時,他們是如此專註,甚至討厭被打斷;嚎啕大哭之時,突然發現好玩的東西,又會放下之前的情緒,馬上大笑。
他們可以讓我們看到與周圍事物的連接,看到我們並非孤獨。無論是身邊的人,還是一草一木,路燈或是垃圾箱,小貓或是蝴蝶,都是可以一起玩耍的好夥伴。
他們可以讓我們,找回那些已經丟失的,也曾屬於我們的,珍貴財富。
-END-
【參考文獻】:
- Jessica Kung Dreyfus,Stéphane Dreyfus,田多多:Creating a Whole Child.築橋(The Bridge)育兒工作坊PPT。
- Paul Epstein,Ph.D.Montessori:A 21st Century Education. 2017年亞洲幼教年會演講PPT。
- 艾諾蒂·朱迪斯:《脈輪全書》,第三章。
- A.H.阿瑪斯:《鑽石途徑:內在的探索》,第二章。
- 胡因夢老師訪談錄。
【延伸閱讀】:
- 堅持練瑜伽的第365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day365
- 如何用瑜伽的方式,從唱歌小白成為動人的歌者?
- 如何讓精力更充沛?關於瑜伽與能量管理 | day300
- 如何利用瑜伽的方式做好時間管理?
- 瑜伽到底是什麼?練瑜伽會給人帶來怎樣的改變?| day200
- 如何從零開始練瑜伽?怎樣在家自己練瑜伽?
- 如何堅持每天練瑜伽?堅持100天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day100
原文來自個人公眾號:小毛女的瑜伽實驗室(ID:iloveyogalab)
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感謝閱讀! Namaste!
http://weixin.qq.com/r/pTkNFabEJftareJ292y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天下的老公都是一個媽!
※孩子這能算小氣嗎?——如果你也不能決定自己的錢怎麼花
※【轉】「我管不了我的小孩了」- 父母應調整的8種負面無效思維
※親子關係的破裂,就源於這點
※家裡的錢少了,只有孩子就一定是孩子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