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點儀式感 | 沒有這些小確幸,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生活需要點儀式感 | 沒有這些小確幸,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寒假回家,頂了一頭灰毛,學名青木灰,我喜歡叫霧霾灰。灰濛濛的,好像幾天沒洗頭似的,確實也幾天沒洗了,怕掉色兒。我媽嫌棄的看了幾眼,也沒說啥,因為我一如既往的叛逆。

我總是喜歡用染髮來開始一段新的日子,這就是我的儀式,而且我發現,很多人都這樣。幾天的功夫,幾個朋友都換了新的髮型,似乎在宣告新年的到來。假期前,有朋友過生日,一群人吃吃喝喝、答題玩遊戲,慶祝壽星又年長了一歲。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許生日願望,這些流程都走一遍,沒人會覺得奇怪。過生日的人開心,我們這些圍觀者,也開心,這些小確幸,就讓這個日子覺得有些不同。

儀式感是什麼?

《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在馴養狐狸後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狐狸說:「比如說,你下午4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開始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點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是什麼?」,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過春節,過情人節,過端午節等的原因之一吧。這些節日有的是中國傳統的,有特定的節日內容,節日慶祝方式以及節日食物;有的是從外國傳過來的,比如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等,我們也可以互贈禮物、索要糖果。

關於儀式

儀式(ritual)一詞源自於拉丁語 ritus, 是指一種既能表達價值和意義, 又有重複模式、規律的系列活動(Rook, 1985), 與社會層面上的「禮(rite)」具有相同內涵。儀式充滿了人類的日常生活, 從晨起到睡前的每個環節都可能有其蹤跡(Collins, 2004)。這些儀式或儀式化行為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幫助人們認識自我, 建立生活秩序和規律, 給人帶來放鬆感、平靜感和歸屬感(特納, 2006)。

儀式可以是一個塗染了藝術色彩的實踐, 一個特定的宗教程序, 一種人類心理上的訴求形式, 一種個人經驗的記事生活習慣, 一種具有制度化功能的行為, 一種政治場所內的謀略, 一個族群的族性認同, 一類節日的慶典, 一種人生事件的表演…

生活真的需要儀式感嗎?

這是一個看起來有點繁忙的年代,人人都急著往前趕路。於是彷彿一夜之間,分手不需要吃散夥飯,因為微信上留個言就能輕鬆解除兩人的愛情關係;結了婚之後,大家都很忙,忙得忘了紀念日……所謂那些儀式感的東西,漸漸被大家拋在腦後。日子如同一潭死水,沒有任何的漣漪。讓人不覺思考,生活到底要不要儀式感?個人覺得,我們真的需要一些儀式感的東西來提醒自己,其實生活除了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儀式能給予心靈的慰藉

進化理論(evolutionary theory)指出, 人類總是力圖認識並解釋自我、世界以及兩者關係。這種現象是人類本能的一部分, 可以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化。儀式就是人們在進化過程中認識世界或者對未知世界的一種紀念方式,而且儀式能夠撫慰人的心靈。

臨床心理學研究證實, 儀式化行為能撫慰患有與焦慮有關疾病的患者的情緒。譬如, 強迫症患者(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的典型癥狀是反覆出現一些行為(即儀式化行為), 這些行為可以弱化患者的焦慮情緒, 而阻礙這些行為會增加患者的狂躁和不安(Boyer & Liénard, 2008); 自閉綜合症患者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Lang et al., 2015)。鑒於儀式的重要作用, 儀式逐漸被納入心理治療方法。

Jacobs (1989)以 25 位被性侵的女性受害者為研究對象, 通過問卷和訪談發現:參與宗教儀式可以降低害怕、緩解憤怒以及減少情感疼痛感, 從而有助於受害者心理健康的恢復。

對於心理狀態正常的社會個體, 日常儀式同樣會產生情緒撫慰的進化效應, 既促進正面情緒, 也抑制負面情緒。

增加了儀式的食物似乎更美味

如今我們在品嘗美食之前,都喜歡先拍照、分享,其實這也是一種儀式,專家們進行了一項實驗,即邀請100位志願者在用餐時先將食物拍照分享然後再吃。實驗結果表明,90%的實驗參與者表示,這一行為可使食物變得比平時更美味一些。

Vohs 等(2013)發現, 在巧克力、胡蘿蔔和檸檬水的食品嘗試過程中加入儀式(如巧克力儀式是在不打開包裝的情況下掰斷巧克力), 被試對食品評價的享受程度和愉悅程度會更高, 甚至還認為加入儀式的食物更加美味; Massa, Helms, Voronov 和 Wang (2016)針對安大略省的葡萄酒庄發現, 儀式可以給參與者帶來激情體驗, 進而促使他們的口碑傳播。

儀式能喚醒對生活的尊重

對於愛來說,儀式感就是尊重。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儀式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感覺是在生活。而那些給你帶來儀式感的人,往往都是愛你的人。

前段時間上映的《尋夢環遊記》,我們記住了那些經典台詞「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可以不被原諒、但不應該被遺忘」

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了墨西哥的亡靈節,墨西哥亡靈節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為主導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結合的產物。印第安土著的亡靈節在每年七八月間。土著人認為,只有善待亡靈,讓亡靈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個節,來年活著的人才會得到亡靈保佑,無病無災,莊稼也會大豐收。在亡靈節期間,墨西哥民眾會將去世親屬的遺骸從墓地中取出並仔細清洗,之後再次安葬。他們認為,每年的11月2日是亡者靈魂回家的日子,在這一天之前,亡者的遺骸必須被清洗乾淨。2日當天,墨西哥全國都將舉行盛大的慶典,慶祝與祖先的「重聚」。

儀式感能讓我們感受對生活的尊重,讓我們對自己在意的事,在意的人,懷有敬畏心理、懷有想念。儀式就是一種銘記方式。

儀式感能增進親密度

愛人之間,儀式感能增進彼此的親密度,保持更持久的感情。兩個人彼此相遇,相知、相愛、相守,倘若平平淡淡,也不過紀念日、也沒有禮物,實在是十分寡淡的。這些小東西,本身也許並不重要,但在特殊的日子,就代表被銘記,被牽掛,這是一種別樣的溫暖。有一對恩愛多年的夫妻,每年的紀念日,丈夫都會送妻子一束鮮花,數年如一日。每個紀念日,她都能看到不一樣的花束,然後笑意盈盈,浮現對方的面容,不用想就知道,這是他送的。妻子總笑著說,在愛情里、婚姻里,儀式感是對方對你的用心程度和尊重程度,也是增進親密度的秘訣。

其實,儀式充滿著我們的生活,包括親密戀人一起走過的路、一起吃過的美食,一起看過的電影,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細節就是以一種儀式的形式在拉近彼此的距離。日後回憶起來,這些細節就是提取記憶的線索,觸景生情,大抵就是如此吧。

儀式感並非矯情

許多習慣了佛系生活的人,越來越不注重儀式,也無所謂什麼儀式感。當然,這是個人的自由,但卻也喜歡評判別人的儀式感為矯情。

儀式感是心理準備

狐狸因為需要儀式感來準備自己的心情,就讓小王子在固定的時間來看他,而不是隨隨便便幾點來都行。

說到心理準備,還得提一下西方的「間隔年」間隔年(Gap Year)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間隔年期間,學生離開自己國家旅行,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工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生存技能,增進學生的自我了解,從而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會。

間隔年也可以說是青年在進入社會之前的一種心理準備。一個人在18-25歲的年齡,正是形成成熟世界觀的時候,記憶力、體力都處在最佳狀態,心無雜念待人真誠可愛,在法律、經濟、道德各方面開始對自己行為負責;這個年紀,如果背上簡單的行李,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西方人到東方,東方人到西方,踏足未曾見過的名山大川,跨越未曾想像的大江大海;途中會遇到失落、困苦、彷徨……但這個年齡的人特點是樂觀、積極、充滿信心和韌性,最終一定能戰勝這些障礙,完成旅行。

試想年輕時有這樣經歷的人,將來在面對困難、挫折的人生道路時,面對複雜、殘酷的現實社會時,將擁有怎樣的胸襟、毅力和智慧。

儀式感是自我暗示

儀式感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禮儀,是一種精神上的暗示。儀式感讓個體在心中預想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可以提醒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到來之前要做什麼。

應用到時間管理上,這種自我暗示就是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將人的生活狀態和工作狀態進行劃分。一旦完成了充滿儀式感的動作,內心便會出現提示,比如每天早晨到公司後先擦乾淨桌椅再倒杯水,整理當日日程,再開始一天的工作,就是儀式感。這種提示能讓自我發生變化,另自己的反應能力、思考能力、專註力,提升到一個絕對工作的狀態,幫助自己劃分出工作時間,然後每一段時間合理布置可執行的任務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儀式感是對過去的告別

我們之所以需要婚禮、畢業典禮、散夥飯等等儀式,就是需要儀式感來給自己未來的開始賦予新的意義,或者讓自己和過去做一個正式的告別。其實我們都知道明天早上醒來一切還是一樣,上班高峰的地鐵還是會擁擠不堪,早點攤的味道還是那樣一成不變,孩子還是會在夜裡哭鬧,工作和作業還是會摞成一堆。只是我們需要一個儀式,需要一個可以說你好說再見,一個可以光明正大跟過去決裂,一個似乎可以逼著自己做一些改變的時刻。

對付人生中的「喪」,我們需要一些儀式感

「喪」這個詞的流行,讓我們得以恰當又不失簡約的形容自己的生活,似乎我們都生活的太累了,看不到前行的希望,但又不得不前行,明白也許你拚命的努力也抵不過別人的一句出身好。所以,我們開始過起了佛系生活,開始凡事不聞不問,不去在意、也無所謂得到和失去,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朝氣與活力,更或者只有眼前的苟且,而看不到詩和遠方。

在這種生活狀態下,我們實在應該給自己找些樂子,用一些儀式感來告別喪氣的自己,讓我們的生活不局限於生存,而是真正的生活。

比如說,

1、聽音樂會時,換上得體的禮服

因為如果你穿著平時的衣服,很難真正融入其中,穿著牛仔褲,又怎能有聽音樂的態度呢?

2、無論如何,給自己一個生日禮物

有時候我們忙的都不記得過生日,也不期盼別人幫自己過生日,但一年一次的生日,還是給自己一個禮物吧。

3、與朋友做一個約定,並信守下去

朋友之間友誼的維持,需要一些共同的約定,多長時間見一次面,多久談一次話等,都是我們對彼此的尊重。

願你的生活,多一些小確幸。

References:

Rook, D. W. (1985). The ritual dimens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 251–264

Collins, R. (2004).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ng, M., Krátky, J., Shaver, J. H., Jerotijevi?, D., & Xygalatas, D. (2015). Effects of anxiety on spontaneous ritualized behavior.Current Biology, 25, 1892–1897.

Jacobs, J. L. (1989). The effects of ritual healing on female

victims of abuse: A study of empowerment and transformation.Sociology of Religion, 50, 265–279.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TAG:儀式感 | 生活 | 小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