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作?作家為何而創作?動畫《如果有妹妹就好了》故事主題解析

因為朋友的推薦一口氣把大沼心改編平坂讀原作的輕改動畫《如果有妹妹就好了》給補了。起初因為標題的緣故對這動畫不算有太大興趣,後來經過朋友推薦說是意外的是一個講創作的故事就去看了。

本身我就喜歡這種講述創作的故事,這部也是難得的佳作,所以這裡簡單談談看完以後的感想。

和標題給人的預期不同,動畫製作上出奇的精緻,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這個作品是一個探討作家為什麼而創作的故事,也是一個探討青春期自我認同的故事。整體來說,我覺得故事上帶幾分理想主義,偏向傾訴作者的創作人生感悟,原作不知道如何,不過就動畫來說,這是一部讓人看起挺舒服的難得佳作。

封面視覺圖,使用了現實與幻想的並置

角色塑造和台詞設計

故事的角色塑造到位,不管是狂熱妹控作家羽島伊月,集美貌和才能殘念美少女那由多,為戀愛,夢想和友情而煩惱著的青春大學生白川京,關心哥哥卻不得不隱藏真實自己的妹妹千尋,胸懷大志卻為愛情和個性所困的眼鏡帥哥不破春斗,還是玩樂人生的插畫家ぷりけつ,可靠卻又想依靠的鬼畜愉悅人大野阿什利,內心陰暗的工作狂編輯土岐健次郎,都能讓人留下印象。平坂讀在為角色賦予獨特的個性頗有一手,避免陷入了輕小說容易陷入模板化的困境。

當然這其中我特別喜歡的是動畫營造出來的角色那種非此即彼的內心矛盾,動畫對喜怒哀樂的剋制描繪,甚至是作者內心的黑暗面的視覺化微妙呈現都有考究。比如動畫中京和基友不破的內心矛盾和外在的細膩表現的對比呈現就相當的到位。

相對近期一些懶惰直接肆無忌憚進行角色內心獨白和解釋性情節的輕改,這部分動畫的製作者對觀眾就相當的尊重,通過外在動作和環境基調對內在情感的展示,各種風趣卻所有指的小笑話,藉助觀眾想像力的場面,潛台詞的使用上讓觀眾參與到觀看過程中。

動畫的形式手法

這部動畫一共12話,每話都採用了「如果。。。就好了」,每一話標題本身就體現了創作者創作靈感的來源,願望和想像。當作為創作者的我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也都是以「如果。。。的話,會怎麼樣的」想像開始對作品前提的想像。

從類型上來說,這是一個藝術家故事和青春戀愛喜劇的結合。動畫很好的拿捏了這兩種元素的混合,整體以青春情景喜劇為形式主體,把藝術家故事穿插其中,平坂讀在友少的時候就呈現出這種對青春喜劇尷尬搞笑局面的把控力,經常能夠把你帶入到這種歡喜雀躍期待看到後續尷尬展開的氣氛之中。而整個動畫基調重心把控的非常好,用戀愛喜劇的感覺和氣氛來轉喻作家的內心對創作的感覺,又沒有脫離創作者故事的本體,這種精緻特別體現在影片的

OPwww.bilibili.com圖標

EDwww.bilibili.com圖標

的精心設計上。

動畫製作組將OP作為一個重複出現的主題意象用在了故事的各個地方,用以表現那種創作者深入內心創作的世界,經歷喜怒哀樂,然後精疲力盡回來現實生活的情境,和朋友,家人相聚的場面。OP中的視覺場面和歌詞其實已經很好的把故事的主題給呈現出來了。

而ED則主要通過冷色的夜間,作家在家獨處的場景來展示創作者在創作時只有一人的狀態,有幾分孤獨感,卻又不孤單,同樣頗有幾分韻味,ED的靜怡和OP營造的向上,積極,豐富多彩感形成了很好的並置效果來呈現,一個作家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動畫中有兩集變調使用OP動畫作為剪輯插入給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主人公在被編輯丟到小黑屋趕稿的時候,他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想像結合進行創作,然後再接入OP,這時候OP非常好地起到了表達了在創造中煎熬,掙扎的作者的內心感受。

其次是最終話主人公伊月夢到了過去當他拿起筆開始創作的時候,以一段童年的傷痛的失戀經驗呈現了創作的起點和動機,再用OP作為銜接醒來,在OP的尾部最終等待他的是人螃蟹公,接入的也是看著他睡覺的螃蟹公。這個場景可以說是總結整個作品的點睛之筆。螃蟹公這個角色看起來是一個比較象徵化的角色,

她擁有普通人遙不可及的才能,也象徵的主人公心中的渴望,追求,愛著卻不可得的那份矛盾,愛和才能的渴望都被具象化在可兒那由多的身上,主人公奔向那由多的情境也被賦予了多層的含義。而當倒二話伊月在喝醉酒後的話,一方面是可以當作是從戀愛方面說的,一方面也可以當作是他從自己說的。或許伊月就是我們心中的那個創作者,現代的皮格馬利翁。

什麼是作家的幸福?

動畫的最後一話用一場相當直白的小說家的桌面遊戲戲來暗示了作者對作家這個行當的觀點:「如果說有幸福度可以衡量作家是否幸福的話,那麼或許大家都是不幸福的,那麼為什麼不幸福的大家為什麼還要堅持進行創作呢?」,這個故事給出了作者的答案。

什麼是創作?作家為何而創作?

作家的願望和想像被作家用筆所描繪出來,這就是創作。

對創作者來說,這是一種自我挖掘,也是一種心靈的療愈,伊月從夢中醒來後說的,他做了一個夢,夢到是還沒有成為自己之前的我。創作讓伊月成為了「我」,獲得成長,達成對自我的認同。

那麼伊月為什麼而創作?他的願望是什麼?伊月想成為主人公的渴望引導著他進行創作,傷痛反而讓他更想成為自己的生活的主人公,他想擁抱生活,感受那充滿淚水,痛苦,悔恨和快樂的人生(留意OP的最後一段)。

皮格馬利翁的神話,自我認同和許願的力量

皮格馬利翁和她的雕像

在皮格馬利翁的神話中,皮格馬利翁不喜歡人間的女子,決定永不結婚,他用自己神奇的技藝雕刻了美麗的象牙少女像,他把自己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最後感動了愛神阿芙洛狄忒,賦予了雕像生命。

你期待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我們得到的是我們需要,期待的,而不是我想要的。伊月許下了自己的願望,他成為了一名作家,他成為了自己生活的主角。

許願不管在神話還是生活中都具有強大的魔力,願望就像一個觸發裝置,一但當我們說出「如果…會怎麼樣…」話語的時候,這種言語的魔力就產生了,它激發我們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去從失敗中獲得成長,去達到更高的境地和認識;它讓我們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我們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就像動畫中伊月說的一樣,「那是還沒有成為我之前的我」。願望讓讓伊月成為了一名作家,成為了自己。那就是他所期待的。《如果有妹妹就好了》,如果能創作就好了, 如果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公就好。。。

伊月的願望最後實現了嗎?他退學成了一名真正的作家,他的作品被動畫化了,就算知道作品動畫化可能得不到好結果,依然選擇向前走,他痛苦並快樂著地創作著,苦惱著,思考著,追尋著心中的「妹妹」,這就是願望為所他帶來的人生,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從創作中我們找到的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參考

皮格馬利翁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bangumi.bilibili.com圖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發展?
戲說乾隆算得上神劇嗎?
幽靈女主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衝出亞馬遜》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如何評價盲井這部電影?

TAG:編劇 | 影視評論 | 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