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離開——兒童早期焦慮

佛洛伊德通過1歲半孩子的遊戲發現,無論孩子年齡多小,也都會通過遊戲來試圖客服那些不愉快的經歷。嬰兒將綁在線上的陀螺丟到遠處——消失,然後再將陀螺拉回——出現,通過重複這個動作(屬於一種簡單的重複遊戲),嬰兒試圖處理一個不愉快的心理世界——母親的暫時離開。佛洛伊德認為:通過這樣的簡單重複,兒童將被動的經驗轉換為主動的經驗,並且藉由製造快樂的結局,將不愉快的事件轉換為愉快的事件。

兒童不止是用遊戲來克服痛苦的現實,也用遊戲來處理本能恐懼與內在危險——通過「遊戲」這種方式將它們投射到外在世界。

投射——嬰兒將內在危險(母親離開時不愉快的內心體驗以及感受到的不安全因素)的焦慮置換到外界,也就是說用外在的、具體的實物表現出來,有舒緩的功能。

兒童通過自我努力將其內在心理歷程置換到外在世界,並將這種心理歷程留在那裡。將本能與內在危險置換到外在世界,不僅能讓兒童更容易克服當前焦慮,還幫助了他們更好地面對其他焦慮。

兒童通過理解來控制焦慮的刺激。佛洛伊德詮釋孩子將陀螺丟開時,表達了對母親離開他的摧毀與報復,另一方面陀螺的返回,代表母親的再次出現,反應了兒童的願望,兒童本身的希望是母親的再次出現。

另外,兒童在年紀還小時,也會懷疑外在世界的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良因素是因為自己造成的,會有內疚自責的體驗。兒童也會害怕,母親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幻想和對一些客體的操作(例如丟陀螺)而受到真正的攻擊或死亡、永久消失。並由此擔心自己會被一直留在這種無助的狀態。

嬰兒無法區分短暫的分開和永遠的別離,所以當母親在其眼前消失時,他們會驚慌與找不到自己的母親。即孩子不能理解客體永久性。皮亞傑提出了這一概念——客體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等到嬰兒經驗充足後,會意識到母親的離開並不是永遠的消失,母親的消失會有再次的出現。隨著兒童的發展這種焦慮會逐步降低,建立一個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這種平衡穩定的狀態在進入青春期時,本我的需求增加,超我的再次施壓,會使自我受到極大的壓力。兒童的焦慮感再出現波動,並且不能像以前一樣被簡單的遊戲表現和壓制,兒童將通過這段時期逐漸走向成熟。


推薦閱讀:

關於幼兒關鍵經驗及健康區域遊戲的沙龍筆記
那些問我「春節能回家嗎」的新加坡老師,現在幹嘛呢?
兒童發展心理學の濃縮筆記(下)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兒童發展心理學の濃縮筆記(中)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 學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