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誰?

當問及「兒童是誰 」,你也許會從生物學的角度來描繪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也許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討論兒童的認識、情感、道德、發展的階段、發展規律,或者也會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討論兒童作為文化存在者的相關屬性,又或從文學的角度來描述兒童、描述童年,以及兒童世界的真善美,懷念童年時代的純真,又或從哲學、倫理學的角度來界定童年的價值、兒童生活的意義等等,你用語詞來描繪你所認識的兒童、描繪著社會中的別人眼中的兒童,那些是觀念的「兒童」。

「兒童」不能只是存在於觀念之中。

人們常常試圖將「現實」轉變為「符號」,並且認為這樣的符號要真正符合事物的本身,然而即便是從各個學科、各個角度把兒童描繪得再細微、再逼真、再活靈活現,但始終那都不是兒童。

符號的描繪將兒童的形象固定,固定在了某種時代,某種社會文化,某個國家,某種情境等等,固定在了某個「世界」。比如,說到「神」,有人想到的是玉皇大帝,有人想到的是耶穌,有人想到的是聖母瑪利亞等等,形象也有所不同。如果就是現在,用「圖畫」這樣的符號表現兒童,用「圖畫」來表現一種你們的兒童觀,也是各有不同的。

關於兒童的觀念與現實兒童存在差距。

當人們描述「兒童是誰」的時候,包含了事實的描述,包含了價值判斷。在探討兒童是誰,既有科學維度(生理、心理等)的事實描述,也有在哲學層面「把兒童當作誰」的價值判斷。

兒童觀念並非兒童本身,但卻影響著現實的兒童。成人如何看待兒童,影響著其對待兒童的方式。

借用教育無目的論的邏輯,杜威曾指出:「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本身無目的,有了家長、教師等,「教育」才有了所謂的「目的」。兒童也是一樣,在他們本身以外沒有其他定義。

那麼,兒童究竟是誰呢?

——兒童可以是任何人,他們想是誰,就可以是誰。甚至不是「任何人」,甚至是動物,是植物,是土地,是星球等等的任何。(他們熱愛遊戲,從中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任何。)

——兒童誰也不是,兒童只是他們本身。成人應該把兒童當作兒童來對待。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學前教育 | 教育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