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棉花》——紀錄片里的平凡故事

記:「在中國,與棉花這條生產鏈相關的人數以千萬計,我們解讀棉花,也想從中解讀『中國製造』之於中國普通人的意義。」──周浩

序:棉花不種了,農民的辛苦依然存在;列車遠去了,記憶的擁擠仍然還在。

一部紀錄片,喚醒了記憶深處的一些片斷。

這些片斷於某些人陌生,於某些人來說,卻是他的家鄉。

《棉花》,像是喝了一杯溫水,雖然少了鋒芒和尖銳,卻也始終有一股酸楚在胸口涌動。觸動我的不是這條赴疆種棉、棉紡織、成衣製造、賣場銷售、出口返銷的棉花產業鏈,而是這條產業鏈上各個環節背後的人們,他們的神態和語言像極了我記憶中的鄉親,片中記錄下的普通人的生活細節引人深思而又彌足珍貴,足以作為轉型期中國面貌的載體,成為未來的歷史。

鏡頭中記錄下的大多是農民或者農民工,他們就是我們周圍的普通人,這個8億多人的群體生活得實實在在,並不像病人、旅客、毒販、外圍的生活充斥著矛盾點,但是在周浩導演的鏡頭中依然精彩和揪心。今年春節央視播出了一部紀錄片《中國人的活法》,講述的是農民歌星、開卡車的畫家的故事,在我看來《棉花》所記錄下的生活狀態稱作「中國人的活法」更為妥帖。

人之所以為人,或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的表達。看完《棉花》的代入感,應該就是來源於周浩導演走進了棉花產業鏈背後的這些人的內心世界,記錄下了他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體系發聲。

就像廣東的成衣製造廠里,收工的一家三口,女兒躺在床上玩手機,媳婦用電飯煲做著飯,丈夫打開收音機聽新聞,收音機里正在播著上海世博會開幕的消息,聽著收音機里國家主席的致辭「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光明」,丈夫平靜地說:「在外面打工,如果沒有個收音機,就像是瞎了」。

就像遷到新疆種棉的河南農民家庭,爸爸帶著孩子們在棉花地里,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將地膜下的幼苗扶出地面來。黃昏,棉花地一望無際綿延到霞光的盡頭,畫面美得像一幅攝影作品,卻讓人油然而生一種看不到未來的渺茫感。爸爸問孩子:「長大了想種棉花嗎,想種我就教你?」孩子思考了一會:「不想」。

就像從滑縣來新疆摘棉花的女工,采了一天棉花汗如雨下,對著鏡頭說:「你說來這麼遠,掙一點兒錢,回去花掉……人不能想,你說人啥意思?掙點錢再花光,弄點東西吃吃。十年後我得要讓我家變個樣。以前我剛嫁過來時,他家可窮了。現在我感覺變多了,都是我努力掙來的。再十年後,都變成一個大家了,就應該娶兒媳婦了,娶兒媳婦了……到時候我又該受氣了。還享福呢,上面有婆婆,下面有媳婦。」摘一天棉花,掙得最多的只有80元。

當他們在訴說著自己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的同時,也在享受著生活帶來的天倫之樂,還有對未來和下一代的嚮往和憧憬,繼而又在日漸狹小的空間里安心的生活。或許,生活沒有公平而言,看似一無所有的人卻也真正擁有生活,這也讓我在片尾字幕升起時感到一絲溫暖。

生活的悲哀在這裡,偉大也在這裡。

有喜歡這部紀錄片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微信公眾號:知海尋影,回復:棉花 即可獲得百度雲鏈接。點贊點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覺得可以,希望把我推薦給你的朋友們,謝謝。

推薦閱讀:

2018年棉花種植面積還會減少嗎?
錦綸和棉綸有什麼區別?兩者有沒有含棉呢?
棉花產業賺錢嗎?
為什麼現在的家紡品牌很少做傳統的棉花被子?

TAG:紀錄片推薦 | 紀錄片 | 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