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設計怎樣看?]幾件小事,看你真的懂北歐設計嗎?

Arne Jacobssen的傢具及空間設計

近年設計界最火的一個詞語,非北歐設計莫屬。其實不但是設計,「北歐」二字就像是一種標籤、一種肯定,但凡冠上「北歐」二字就等於高質、美好,令人好感倍增。這當中固然有媒體的操弄——多年來北歐在媒體上多次榮登「最宜居城市」榜首,不論是環境、教育、經濟、人民快樂指數等方面,均名列前矛。但只要接觸過當地人,便會明白每個地方均會有自己的問題,福利國家不一定等於零煩惱。但肯定的是,政治穩定下的經濟優渥條件,使設計也隨之增長。這是北歐設計的一個關鍵起源。

但說北歐可能還太籠統,北歐其實包括五國: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和冰島。每個國家各有各自的文化和傳統,但無疑當談論北歐設計時,其實大家多意指丹麥、瑞典和芬蘭,畢竟其工業實力較其他兩國較高,當中尤以丹麥的表現最為亮麗。

丹麥語中的」Hygge」,可說是北歐設計的最佳總結——當我第一次接觸這個詞時,當地人對我說英語中並沒有這字的恰當翻譯,你可以說是cozy、舒適之意,但Hygge又不止於此。因此他們更愛以情境來形容:Hygge是寒冬中一家人圍爐聚會,或黑暗中蠟燭的微弱光暈......而這種」小確幸」,也主宰了我們對北歐設計的印象——簡約、平實,卻沒有德國設計的理性冰冷,而是以人性為本,在素淨中帶有一點趣味或色彩,叫人會心微笑。

或許這一切均源於北歐的氣候和地理。位處地球的絕北之處,一年大部分時間均處於嚴寒中,冬天的日照時間之短,叫很多人均吃不消。戶外活動在冬天不大可行,長時間待在家中,令他們注重居家設計之餘,也希望在家中注入溫暖元素,令心理上更容易渡過寒冬。與此同時,當地的天然資源豐富,自然隨手可即,因此北歐設計多使用天然素材,如實木作為主要物料。

以丹麥為例,丹麥向來有很強的木工傳統,到了戰後,設計師Kaare Klint在Royal Academy成立設計學院,提出一種受德國包豪斯影響,同時強調簡潔、純粹造型,從物料、人體工學、比例出發,將傢具功能和形態發揮到極致的」終極」傢具理念,出現了所謂的」Danish Modern」時代。本身也是教師的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代的設計師,加上丹麥設計師很多均擁有深厚的cabinet making背景,這些設計師的作品,很多均被視為設計界的經典,演繹了」傢具」的最高境界。

Hans Wegner這張椅子,被稱作」The Chair」,可見其江湖地位。

Poul Henningsen 的PH Lamp

Arne Jacobsen經典的椅子作品

雖然造型看上去簡潔,但這些傢具的工序一點也不簡單,往往是設計師與頂尖工匠合作的成果。加上對優越物料的重視,令北歐現代設計向來與」高價」划上等號,近年也成為拍賣會的常客。

到了千禧年,北歐設計卻出現了轉化,出現一系列價位較相宜、擅與大眾溝通的品牌,為飽受」大師」陰影影響的北歐設計注入新元素。

HAY的宣傳照永遠吸睛,色彩鮮明充滿活力,正如其品牌一樣。

這些品牌的設計往往與時並進,針對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和家居需要作出演化,尺寸較少、多重功能、方便移動,最重要當然是美觀實用,深受講求生活質素的年輕人喜愛。

Normann Copenhagen來自丹麥,以圓潤線條融化消費者的心。

Muuto以」當代的北歐設計」為口號,與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合作,出品雖平易可親卻往往充滿野心和實驗性。

北歐設計之所以值得我們學習,在於它對功能、人性化的重視,同時也與自然連結,是可持續發展的表表者,在建築、城市空間、醫學等,均處於領先地位,輸出不少可持續發展技術到其他國家。比起設計一個」終極物件」,北歐年輕設計師如今更希望切入社會問題,設計出一套令人類生活更美好的」方案」。我相信北歐設計未來還會繼續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


推薦閱讀:

2018《超強寶貝》形象代言人——劉方渝
無聲的悲鳴 靜默的抗爭 |大屠殺紀念館合輯
當貓和熊貓都穿越到經典油畫中,哪一個更可愛?
藝術類院校和綜合類大學的不同之處!
人人爭議的超寫實主義,你怎麼看?

TAG:藝術 | K11藝術購物中心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