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rinciple 2.0 入門 — 不斷分割再分割

自 Principle 在2.0版本提供元件(Component)的功能後,Principle 的可用性大大提高了,完成一個項目的完整流程的演示也基本沒有問題。

Principle 功能上的優勢與舊版本留下的問題

1. 有類似於神奇移動的功能;

2. 能直接導入 Sketch 文件;

3. Component 功能;

4. 有單獨的畫板;

在像 Sketch 一樣支持畫板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問題,隨著畫板的增多,畫板間的交互將會變得非常複雜,Principle 中的界面連線將會多得眼花繚亂。

同時,畫板增多,命名習慣也不夠好時,一不注意圖層就會出現相同的名字(尤其是一些矩形),而剛好這些圖層需要連線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神奇移動的麻煩之處了。

使用Component

因為使用過 Sketch 的經驗,初見 Component 的功能很容易會當成是 Sketch 的 Symbol 功能來使用。這個功能的確可以這樣使用,但是遠不止如此。Component 可以把完整的流程分割,由多個Component 組成來完成整個產品的交互。

在我使用2.0版本時是這樣分割的:

藍色部分為透明的熱區

  • 產品中每個模塊為一個 Component(Component1~5)
  • 模塊中有獨立操作邏輯的一部分為 Component(Component6)
  • 再增加一些元件作為 Component(相當於 Sketch 中的 Symbol)

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是操作起來完全不複雜,還有效的把各個模塊分開了,現在重新回到最開始說到的問題。

在像 Sketch 一樣支持畫板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問題,隨著畫板的增多,畫板間的交互將會變得非常複雜,Principle 中的界面連線將會多得眼花繚亂。

因為把畫板拆分了成了不同的 Compoment,所以在一個 Compoment 內不會出現過多的畫板,連線很多的問題自然不會出現。

同時,畫板增多,命名習慣也不夠好時,一不注意圖層就會出現相同的名字(尤其是一些矩形),而剛好這些圖層需要連線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神奇移動的麻煩之處了。

因為拆分畫板的緣故,畫板的數量都可以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圖層名字的問題都是很容易可以處理的。

新問題

但是這個版本使用這樣分割產品的方法會出現一個新問題:元件之間是不能跳轉的,如上文圖中的紅線。

這樣的情況部分也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加入一些過渡的頁面,如我的模塊1與模塊2之間其實還有頁面,以及使用一些透明的熱區。

Principle 3.0 中對於這個新問題已經有了解決方法,下一篇會寫到。


Tips1:注意矩形圖層的透明度為0和矩形的填充透明度為0有一個不同點。

Tips2:如果怎麼分割都不能使用上面的思路來解決,說明這個項目不適合用這個軟體 ,換一個吧。


關於原型,推薦一篇文章:原型與你

同意這兩點:

不同的工具,表現的是不同的思維邏輯。

看起來用起來像,並不等於真實。


推薦閱讀:

關於交互原型軟體,Flinto和Principle的優劣,哪種適合長期工作使用?
如何評價 Principle 這款交互設計工具?

TAG:Principle | 設計 | 原型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