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練就了一身廚藝?
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你會發現,一些平時在國內廚房都不走進一部的人,在國外卻練就了一身廚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大概總結了幾點。
國外的餐廳消費太高
雖然留學軍團的人越來越多,但也不都是富二代。所以很多留學生家庭拋開高昂的留學費用,大多數留學生的生活費都是有限的。而國外的一些餐廳就比較貴,特別是國外的中餐廳,幾乎去吃一次就要人均100美元以上。都是家常的一些菜,卻要那麼貴,很多學生家庭都是負擔不起這筆費用的。
國外的中餐館味道不如國內
很多國外的中餐館都會偏向於當地人的口味,所以味道並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很多留學生在外面根本吃不慣,而且西方人比較偏向高熱量的食物,對營養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自己做飯有一種歸屬感
我有很多朋友都在國外,她們都是自己做飯的。平常在國內都沒見她們下過廚房,但是一到國外都自己做起了飯。用她們的話說就是,一個人背井離鄉那麼遠,不管做的好不好吃,自己做飯總是會有一種歸屬感,一種家的感覺。
所以這大概就是好多中國留學生自己做飯的原因吧。其實在國外念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要面對學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還有可能水土不服等等不可預知的情況。自己做飯起碼能吃到家的味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小編作為一枚留學生來告訴大家吧!你們印象之中的留學生活是什麼樣的呢?每天像公主王子一樣起床之後就去高級餐廳吃早餐喝早茶?還是天天party不斷?或者是歐洲的牛排紅酒、日韓的烤肉生魚片?這真是大錯特錯了。下面我就來揭秘一下中國留學生如何在國外練就的一身廚藝。
吃中國菜,開美國車,娶日本女人。這是人生的三大真諦。民以食為天,吃肯定要排在第一位。我們中國留學生去到國外第一件事是什麼?一下飛機,你肯定要吃飯,那麼吃的什麼?當然是當地的土特色。小編是日本留學生,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餐就是一下飛機的吉野家。這個日本的吉野家和中國有很大的差距,牛肉飯里幾乎都是甜甜的味道,上面還撒了好多芝麻。最後在牛肉上還放了一顆生雞蛋,你沒看錯,生的雞蛋。用筷子攪拌著吃。也許第一次吃是很新奇,但是五年來小編沒有再吃過第二碗。就是這麼乾脆!
那接下來的生活呢?無非就是進入大學,然後在學校很遠的地方合租一間房子,四五個留學生住在兩室一廳的屋子裡。如果你很懶,那每天面對的肯定是便利店的麵包或者快餐盒飯。然而我們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到了國外的年齡不會超過23歲,都是少年一樣的時光,誰也不會做飯,還記得一年左右的時候第一次在橫濱的唐人街吃到烤饅頭和炒菜的感覺,簡直幸福的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於是大家每天都會去做飯,哪怕一開始的生,漸漸練就了慢慢的熟。我們在國外的小單間里超過花蛤蜊、用電飯煲做過米飯、吃過炒白菜、甚至炒麵。那種美味回憶一生。那種異國他鄉做著中國料理的滋味,此生難忘。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不斷打開和擴大,對外交流不斷擴寬,很多跨國公司的入駐,人們對於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覺得去趟國外留學回來會更好,而家長也覺得將孩子送出去國外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因而每年都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出現在世界各個國家,而最被各個國家人所稱頌的就要是中國的飯食了,外國人不禁感嘆為什麼中國留學生廚藝都那麼好。
原因一:飲食習慣不同,不得不自己做飯
外出留學很多國家的烹飪方式大多單一也許只有煮,煎這些很簡單的方式,而中國的食物烹飪手法煎,煮,炸,燜,烙,烤,炊等單一或者多中組合下來的方式來製作食物,十分可口美味,而且,在國外人們不太用油烹飪,也愛吃生食,而中國人喜歡吃熟食,不喜生食,總之,外國飲食單一,不如國內吃食美味,所以,要想吃得好,就只好自己學會做飯了。
原因二:懷念家鄉的感覺
中國人講究在各個固定時間要吃的東西,比如冬至過年吃餃子,端午吃粽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等,這些固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食物,很容易的勾起留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感覺,而這種感覺,為了回憶這種感覺,留學生往往就需要自己廚藝很好了。
原因三:向外國友人宣傳中國飲食文化
很多人留學在外,自己的很簡單的廚藝,卻被外國友人認為廚藝很棒,這也是一種宣傳中國文化的途徑,可以使得本國飲食文化得到很好的宣傳,
推薦閱讀:
※怎樣做美味的魚湯?
※15元自助火鍋和50元自助火鍋區別在哪?
※世界上最偉大的海鮮餐廳
※從魯迅筆下的茴香豆,來認識一下這可愛美味的蠶豆
※一道毛血旺,讓你汗流浹背,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