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好在哪裡?
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一批願意投身於此又身負絕技,博學多才,百折不饒的人。而之前的作品《俺爹俺娘》,《鐵西區》,《林昭》等等紀錄片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質量,至少在中國影視學/影視學院的紀錄片課上,給予了老師們足夠的可以自豪的本錢。
回到《舌尖》,所有的成功一定是必然碰上偶然的,第一季偶然因素多些,第二季至今我看了下,成功則更多的屬於必然,而且我不是太認同題主說快速火起來,《舌尖》的現象級火爆,很大程度上還是長尾效應的一種體現。我自己覺得可能的原因有風格創新。這部片子多少還是有07年BBC的《美麗中國》的影子,那部片子能把工業化的中國拍得充滿了田園牧歌的芬芳,表達了這些東西慢慢消逝的憂傷,相當成功。達到外國人看到驚嘆,我們看到驚訝的境界。舌尖的成片風格多少有點類同,劇組同樣深入到原生代地區,對食物製作流程的進行了細緻平和地描寫,解說詞都超越了過往類似紀錄片的解說介紹範疇。秒殺了無數地方台和央視那種劇組到一個地方,一個半懂不懂的主持人找一個自以為是的老店,自我陶醉地嘗了兩口,開始blablabla不聽的說明文影像化產品。
製作精細,前期人員一大批,帶著一大堆裝備輾轉大半個中國,採集了成千上萬個小時的素材。最後給後期人員剪成十幾個小時,聽起來就夠嗆。這就是這種大型紀錄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無他,人力物力精力堆上去。《舌尖》在運鏡的精細度,鏡頭邏輯,聲畫配合這些紀錄片基本功方面都是高分。特別是鏡頭對於食物的描寫上明顯看到了劇組下了功夫,很多荒僻的地方應該是沒有太良好光線條件可以借用,而從作品成片的質量上看,攝影團隊肯定下了相當之大的功夫才讓畫面達到了片中的水平。
這是商業化的片子,定位很準確。片子拍了主要還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主題表達要服從收視率。《舌尖》的風格跟隨了這些年紀錄片一直的趨勢————敘事化,所有人都愛聽故事,《舌尖》整體結構是用多個單元故事來表達主題,中間加以串聯,這樣的方式大家接受度會高很多。在鏡頭和聲畫方面也做得很貼近普通觀眾,如果你拉過那種空鏡頭極多的紀錄片你就會知道那種很煩躁的感覺了,如果是那樣風格的《舌尖》,我覺得不太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功。《舌尖》在聲畫配備也相當得當,銜接比較緊密,穿插之中不給觀眾太多的感情空當,用敘事來把握片中節奏和觀眾情感,這跟電影切快鏡頭一個道理。一部片看下來很流暢很充實,讓觀眾投身其間。
適逢其會,這個就是重要的偶然性了,經濟發展,網路發達,更多的人開始有屬於自己的話語權之地,越來越多的人聚在一起,覺得自命為無害的「吃貨」是件有愛的事情,而在中國,卻沒有一部他們的「聖經」,《舌尖》出的正是時候,這種高質量的產品自然而然的填補了這個空白。這個還涉及到長尾效應,足夠多的核心高質量,又擁有著網路話語權觀眾讓這部片子長期不斷加以傳播,造就了這個品牌。
推薦閱讀:
※神一般的吃西瓜方法,這些年的西瓜都白吃了
※全國各地招牌雞的做法有哪些?
※秦皇島有什麼好吃的?
※你吃過最好吃的食物是什麼樣的?
※放下那罐啤酒,讓大閘蟹來喝!
TAG:吃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