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AI教育的真偽
今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詳細闡述了國家在發展人工智慧的各方面規劃。
此後,大量的教育機構,開始引入所謂的「創客教育」。
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當筆者看了這些機構的教育課程和師資力量之後,只能暗自感嘆,都是撈一筆政策錢就跑的啊。
很多機構,原本從事的是藝術課程,或者語數外培優培訓課程,突然一個夏天過去,就轉型成創客教育機構了。
這和現在很多廠房被重新翻修一把,掛上創客空間的名字,好像是一個套路。
甚至一些原本只是給學校賣如桌椅白板之類的廠商,看到國家開始推動創客教育,就在網上隨便買些資料拼湊成創客課程,繼續銷售給老用戶,很多課程內容毫無營養,僅僅是簡單的Scratch應用,或者機器人組裝,學員學完之後根本不能吸收多少相關的知識,這和買了玩具自己在家和父母拼並沒有兩樣,更不用指望學生能就此發揮想像製作創新項目。
這樣一來,整個市場就被破壞了,參差不齊的課程,毫無創造力的老師,加上空洞乏味的教學模式,這些所謂創客教育者,甚至連人工智慧的概念都沒摸清楚,就掛羊頭賣狗肉,能賺一筆是一筆,毫無社會責任,妄稱一聲老師。
然而,無法阻擋的是,隨著國家政策的推行,中小學階段的人工智慧教育將會湧現一大批「新瓶裝舊酒」的培訓機構。
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很多政策在推動的時候,沒有配套的標準和法律保護,而中國人又多,大部分人會考慮一個人賺你幾元錢,就夠發達了。所以都是賺一把就跑的模式,那麼學員到底能學到什麼,這個課程到底是不是創客,他們才不會去管。
真正的教育,百年樹人,美國很多創客課程都是幾十年的技術積累而來的,無論是MIT的Scratch還是Google的AppInventor,還是大量的開源硬體,這些都是長期研發積累而來的。
而反觀我們國內,沒有人沉下心來做這些。
看著人家好玩的Makey Makey,R-pi,墨水電路,各種高精度機械臂,Quirkbot等。
我想我們所謂的創客教育,很難培養出這樣的團隊。
我看見國內不少教育機構在潛心研究創客教育,但是更多的還是以炒作的形式,販賣課程,教授一些好玩創造力的應用技能課程,隨處可見的公眾微信號,貼吧的貼子,全部以買賣課程資源為主。
前幾年,熱推的翻轉課堂,慕課微課都火了一把,然而火了之後,沒有留下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在互聯網上,各類課程網課仍然紅火,這是市場需求決定的。
有人做課程,有人買,有人教,有人學,這和存在就很中國很合理,也就形成了一種生態。
所謂的網課微課,貌似是把大家難以接觸的編程,AI等教學從精英教學普及到大眾教育。
然而,大量毫無營養的肉製品,以廉價的方式流入市場,你吃得多,也沒有任何幫助。
換句話說,精英的教育,是要求課程的精細,授課人的精英,被授課者也有相應的天賦,而一味吹捧所謂的創客教育,換湯不換藥地掛著STEAM的旗幟,到後來,誤國誤民,更別談多少年後,我們能培養多少有創造力的科研人員。
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
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就是需要把學員、家長、教育者的整體認知程度提升上來,當所有人都能擦亮眼睛分辨好壞了,劣幣就沒有了生存空間,玩票的機構就會被淘汰。
但這註定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從國家層面建立標準、准入門檻並加強監管。從行業層面來說最好由具有權威性的專家代表組織行業協會,吸納優質會員,建立行業影響力。
少兒創客教育應該怎麼開展?
首先,學習歐美的經驗,無論是教學環境還是教育的方向都應該參考人家。
其次,從小學開展普及的大眾啟蒙教育,參考創意,思維兩個維度,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和課程,從中發現有天賦的孩子。
然後,對於有天賦的孩子,進行精英的教育,將更高級的教育模式引入,創造更高級的教育環境。
最後,讓這些精英的教育更貼近商業社會的發展,早日走出象牙塔,早日理解現實生活的科技應用,保證其創造力能不斷的提升。
所以,一個優秀的創客教育機構,應該以此為目標來開發和傳授創客課程。
那些天天喊口號:上課就可以培養下一個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的機構,和傳銷沒什麼區別。
那些天天喊著,我們是為了教育都兜售課程的所謂的教育者,也應該早早洗了睡了。
畢竟,創客教育的課程,怎麼能拿來賣呢?
推薦閱讀:
※孔慶東是「沒文化的流氓」嗎?為什麼他也能做教授?
※審美趣味與社會區隔——對後現代消費行為的一個考察
※在上海上大學有什麼好處?
※西電通迅工程專業怎麼樣?
※個體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待少數群體的態度就會更寬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