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E的心智模式?拆掉思維的牆!

作者:段鄴

寶寶們久等啦~

從原來的每天一推送

到如今的x天一推送

嫌棄我們為啥這麼懶了是不?

慢工出細活,細磨的豆腐才好吃~

還不知道?我們在嘗試搞原創啊!

可能搜腸刮肚還憋不出一篇好文章來……

今天咱們分享一篇讀後感

老大最近成了古典老師的「小」迷弟

自從看了《拆掉思維的牆》

腦子多了想法肚子多了墨水

IE新人如何在職場里轉化心智模式呢?

心智模式又是如何影響你的下半輩字的幸福的?

來聽老大講講~

我的幸福誰負責?我爸還是我?

最近在看古典老師的《拆掉思維里的牆》,書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20年後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困潦倒。記者分別採訪他們,為什麼能過上今天這種生活?他們的回答都一樣:沒辦法,誰讓我攤上這樣一個父親呢?】

我們一般都會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一個心態好,一個心態不好,所以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但作者更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同樣的條件下,兩者的心態卻完全不同呢?

失敗者也不是沒有過挑戰命運的心態,但卻被生活磨滅了;為什麼成功者可以把一個好心態保持20年呢?難道古典老師學過IE嘛?這提問居然有點「五個為什麼」的味道??~

作者給出的答覆是——兩者的心智模式不同。誰該為自己的幸福負主要責任?

如果一個人認為:我要讓自己幸福,我負主要責任,父親是輔助的,那麼他就會想——現在父親不如別人,我要和別人一樣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會成為那個成功人士。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的不好是天經地義,心安理得,他就會成為那個窮困潦倒者。

對「我的幸福誰負責」的內在假設,導致兩者面對挫折的不同心態。決定對自己幸福負責的人,在遇到外界條件糟糕的情況下,自然會更加努力,外界條件好,也是踏踏實實,心態自然好。而放棄自己幸福的人,則終日憂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好壞心態的背後,是關於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

現在我們把主人公和事件背景替換一下,道理相同:

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的同學,有的經常抱怨學校不好,嫌老師講課水平不夠,甚至覺得這大學不如不讀;有的自己學習,自主創業,忙的不亦樂乎。匆匆四年過後,誰的收穫會更多一些呢?

我們經常抱怨學校不好,IE老師不專業的同學,是不是需要想一想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是誰應該對自己的成長負主要責任呢?

在同一家公司同一個老闆下面,新招的幾個新人幾年後,有的成了部門主管,有的依然在基層。是誰應該對自己的工資負主要責任呢?

成功學給我打了雞血,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文中還講了為什麼我們聽了一場成功學講座,激動的神魂顛倒,回家涼風一吹該怎樣還怎樣,因為心態是一種「態」,聽課的時候溫度上去了,是氣態;回到家沒有這個氛圍了,就液化成液態了。成功學的「態」我們學會了,但背後的心智模式,還是不懂。

這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像我們有的公司請來諮詢顧問,一起做的時候好像都懂,但是一旦顧問走了,就慢慢的從氣態變為液態了,該幹嘛幹嘛。套用上面的話就是,解決問題的「態」我們學會了,但背後的心智模式沒有轉換過來。

當我們問,如果遇到這個問題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對方可以講的頭頭是道,甚至還能引用顧問之前的語句。可是當我們問到,那為什麼這次沒有這麼做呢?就會聽到一些很熟悉的回答:我們沒做過、這個方法不適合我們公司、沒有時間、在研究研究、我們還沒準備好……

轉換心智模式,這是必須的

發現沒有,在顧問來之前問的時候得到的回答也是這樣的,我們的心智模式還沒有轉變過來。那怎麼才能將心智模式轉變過來呢?古典老師給了八個詞:不知不覺——混沌、後知後覺——察覺、當知當覺——覺醒、先知先覺——超越!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文中用一個非常好的坐火車的例子進行了講解。

當從窗口看到對面火車動的那一瞬間,我們是不是以為自己的火車要走了?這就是「不知不覺——混沌」,我們條件反射似的以為是自己的火車要走了,而且還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答案有誤。像不像有時候上級安排一個有些困難的任務時,我們的第一反映是——我做不到,我沒做過,這不是我應該做的…

然後我們轉過頭,看到另一側窗口的站台並沒有動,然後我們知道,剛才的是幻覺,這就是「後知後覺——察覺」。我們覺察到了自己剛才的判斷是有誤的,這個像不像我們從老闆辦公室走出來,轉念一想,剛才那個任務不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學習的機會嗎?試著做一做說不定能成呢?

當下次我們看到旁邊的火車在動時,就能馬上意識到也許是它在動,不是我們的火車在動,這就是「當知當覺——醒覺」了。當同樣的情形再次出現時,我們已經可以同步做出判斷了,當老闆再一次安排一個有些困難的任務時,我們就能馬上意識到,這次可能是一個鍛煉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武斷的拒絕了。

當坐火車的經驗多了,我們旁邊有一輛火車時,在它還沒有開動前,我們會知道一會它開動的時候,我們也許會出現那個幻覺,這就是「先知先覺——超越」。我們已經可以提前做出預測和預判了,當老闆再次叫我們到辦公室的時候,我們就會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甚至提前想好問題的解決思路與方案。

文中說「混沌、察覺、覺醒、超越」是我們心智模式升級的必經之路。那這個對我們顧問諮詢有什麼幫助呢?

① 按照上面的四個順序,當我們剛開始接受諮詢時,企業員工更多的是處於混沌狀態——我們已經做很好了,這些方法不適合我們公司,我們做不到…

從混沌到察覺的臨界點在哪裡?就是有東西證明自己錯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通過拿出一定的證據來給大家證明,是我們之前的想法有誤,不能再按照之前的想法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諮詢師上來就講課的效果不是很好的原因了,反倒是有些諮詢師二話不說先到現場看看,通過一定的手段快速出效益,更能得到員工的認可。這個時候最需要做的是拿出證據證明我們是可以做到的,證明我們之前的一些想法是有誤的。這樣,員工就從混沌進化到了察覺。

③ 那從察覺到醒覺呢?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或者再次處理同樣的問題,員工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抵觸了,在各個方面需要配合的都會相對配合一些。

④ 然後,當多次處理類似的問題後,大家甚至都可以提前預測到如果出現一點徵兆,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怎麼來應對?這就是從醒覺到超越了。

我們很多公司在做諮詢的時候,經常一上來就是流程化、標準化,然後下面意見很大,而上層覺得下面不配合,就強推。這樣很容易兩敗俱傷,公司在維穩方面也付出了一些代價。

根據文章裡面的推論,我們或許可以有一個更好的套路:在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暴露問題,也就是找到痛點,然後證明這些都是可以決絕的,讓員工先從混沌轉換到察覺狀態。

然後再將問題解決進一步流程化,讓員工參與進來,一起解決問題,進而從察覺進入到醒覺。最後進行標準化,讓大家對事情的發生、進展可預期,這個時候我們就從醒覺進入到超越了。

大神,你怎麼看?

周同學——某國企改善專員

能不能再舉出一些工作中的事例,試著用混沌-察覺-覺醒-超越來討論下不知不覺——混沌、後知後覺——察覺、當知當覺——覺醒、先知先覺——超越?

這篇文章讀了兩遍,覺得這四個詞和輔導我們的諮詢顧問說的「守,破,離」有些類似。有時候跟同事交流問題,當發現沒有進展或者對峙的時候,我常說,請進入思考模式,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拿做PPT為例子吧,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有時候會幫助別人審閱PPT。當指出他PPT中間問題的時候,比如錯別字啊,語句不通啊,他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對於諸如行文邏輯,少字多圖,少讀多講等。你給他提及的時候,他的第一個狀態就是「混沌」,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覺得是多此一舉。

等你跟他解釋,站在他的位置來說明注意這些行文邏輯和少字多圖之類的好處的時候,他開始意識到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和值得的,可以理解為「察覺」到這個PPT有改進的空間。

當他通過修改,再次闡述或者發表時候,他自己會發現果然需要這樣做,會萌生下一次一定一開始就這樣做的念頭,而且很有可能去傳播這種理念,所謂的覺醒。

經過以上階段的積累,比如我們現在做PPT,我的思路是,首先是思考大邏輯。

why:我為什麼做這個PPT,對象和受眾是誰,他們關注的重點是什麼,我如何闡明我的觀點是有價值的。

how:完成這個PPT需要哪些東西,第一是用哪些論據來闡述我的觀點,二是PPT邏輯設計,三是製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等。

what:具體完成的事項。

第一,列出主邏輯框架

第二,搜集素材,按照時間量確定素材量

第三,完成報告,對錯別字,行文邏輯,少字多圖,少讀多講等等進行精細化。

第四,提前排練,放在大屏幕上查看實際效果並修改視差部分。

在PPT內容方面,如果是計劃PPT,邏輯就是why,how,what,上面已經闡述。告訴受眾,我的理論依據why,我的實施計劃how,我的具體執行及細節what。

如果是結案PPT,邏輯是what,why,how。

what,我做了什麼,結果是怎麼樣的。

why,我為什麼這樣做,我達成這樣的效果是基於什麼目標,目的,這個目標是為了支持公司級的什麼目標,是為了解決哪些問題等等。

how:我具體怎麼做的,用了哪些方法。哪個方法對什麼結果有效果,我的經驗教訓是什麼等等。

也就是說,在製作PPT之前,我們會預知思路和方法步驟,然後有的放矢。是不是符合「先知先覺」。

有興趣的寶寶可以去看下文中提到的這本書

古典老師的《拆掉思維的牆》

助你打破陳舊觀念,扔掉僵化思維

或許你需要這本神助攻

IE新人要如何才能擁有心智模式呢?

答曰:

混沌——「這個不適合我,我做不到……」

察覺——「嗯!是個鍛煉機會,去試試吧!」

覺醒——「做起來也不是很難,感覺還不錯!」

超越——「問題跟上次相似,我知道該做什麼了……」


作者:段鄴 製作人:阿青 排版:阿青

本文由作者授權「工業工程實踐者」微信公眾號編輯、排版並推送,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聯繫,謝謝!


推薦閱讀:

何為IE——工業工程淺談

精益生產(下篇)

大野耐一的十條誡訓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TRWktcDQ3RXVkUEdyY3JFOXgxY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的心智類型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一生只有24個小時——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與自己和解
看書怎麼改變生活?
心智樂高01 - 尋找智慧組塊

TAG:工業工程 | 思維方式 | 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