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藝術講——「窮困潦倒」的巴黎畫派
巴黎是現代藝術的搖籃,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藝術運動都在巴黎誕生。
▽
巴黎畫派
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所謂的什麼流派。
它指的是1910到1940年間,約一百多位藝術家在巴黎蒙帕那斯(Montparnasse)所形成的一種畫風。
在當時法國是藝術創作的中心,許多藝術家都慕名而來。
藤田嗣治《咖啡吧》,布面油彩,1949年
創作的畫風流派也是數不勝數,然而也有一些藝術家沒有參加任何畫風流派,他們都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對自己的風格都有著執著的追求。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風格的執著追求和邊緣化的狀態,與其他藝術家沒什麼共同之處,藝術學者們無法將他們歸於任何畫風流派,於是就把這些藝術家統稱為「巴黎畫派」。
《三支蠟燭》 1938-1940年 夏加爾
這一百多位藝術家由於大都不是法國人,所以他們與巴黎本地的藝術家有著極大的不同。
他們追尋自由渴望自由,他們想在巴黎找到自由並在巴黎體驗著家鄉無法實現的生活。
他們也並不象法國人那樣充滿浪漫,他們帶著憂傷、回憶與夢想。
他們沒有錢,只能很多人一起分租在蒙馬特與蒙帕那斯的閣樓和小屋裡。
但是由於他們來自各個不用的地方,生活習慣不用說話方式同,生活的並不是很好。
他們大都態度都很悲觀,經濟上的拮据使得他們在其他很多藝術家當中相處的不友好,但他們也自成一圈,以求生存在那個不友善的環境中。
他們日復一日的過著談論藝術以及和異性調情的日子,但始終專註於他們自己的創作。
《軟墊上的裸體》,作品年代:1917-1918年,規格:60x95cm
「巴黎畫派」這個詞的使用,最早是在第一次大戰前。
由一個德國報社率先使用的,該報社為指出有哪些新的藝術潮流正興起,並與德國的表現畫派相抗衡,於是便創造了巴黎畫派一詞。
主要的代表人物包含了亨利?魯索、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謝安?蘇蒂納、茹萊斯?帕桑、莫伊茲?基斯靈、莫里斯?於特里約、馬克?沙加爾、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等。
《波嘉尼小姐像》 1913年 布朗庫西
因此,對巴黎畫派的最好解釋,應是指在一九三零年之前,活躍在蒙帕那斯的畫家們所組成的族群以及他們的作品。
事實上,大部分巴黎畫派的藝術家皆屬猶太人後裔,他們也多半都來自於中歐與東歐,因此他們的風格也多少都受到了表現主義的影響。
亨利·魯索 《溜冰》
不過,他們大部分人卻也同時將立體畫派、未來畫派、後印象畫派以及野獸畫派等,融入他們的創造風格中。
除此之外,他們的作品激發了許多情緒,從傷心、絕望到歡樂、狂喜都有,從這種情緒的表現,可清楚地看出他們的作品是一種對生命意義與創造的表達。
而這種表達常常轉變成對一些主題的誇飾表現,例如誕生、母愛、變化無常、心靈的渴望、年老與死亡等主題,同時他們的作品也常會對世界的美麗與醜陋做出反省。
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發現許多元素混和在其中,有幽傷、悲哀與鄉愁,也有詩意般的美麗與屬於猶太世界和斯拉夫世界的象徵在其中。
不同文化的相互衝擊,面對理想與現實的不同,這些也都是對他們的作品有所影響的因素。
《歐塞爾的暴風日》謝安?蘇蒂納
綜上所述
如果說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的話
▽
保持與傳統繪畫的聯繫
第一,他們與20世紀先鋒運動的各種流派相比較,較多地保持著與傳統繪畫的聯繫,往往是以基於寫實的變形誇張為主,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
神秘或憂傷的色彩
第二,由於沒有團體的力量,他們往往性格孤癖、活動力弱,生活比較清苦,因而不少人對現實抱悲觀消極的態度,從而使作品蒙上神秘或憂傷的色彩;
窮愁潦倒的生活
第三,他們來自不同的國籍,客居巴黎,賣畫度日,大多過著窮愁潦倒的生活,染上了頹廢和沒落情緒,甚至孤憤而死。
▽
下期預告
莫迪利阿尼
BOYA PRIZE
博〡雅〡藝〡術〡獎
成就未來藝術大師
掃描微信二維碼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wanQ5WlRiRUpHdGJyWElHOTI2M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生活隨筆]送禮的小秘密,你知道嗎?
※如何畫出愛德華·霍珀作品中的孤獨感
※人物丨為什麼艷俗的藝術會有市場價值?/傑夫昆斯
※《鐵娘子》片頭片尾包括演員肢體語言的藝術解讀
※博雅藝術講——興盛一時的【未來主義】
TAG:現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