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史. 論文分享】林毅夫: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在近代史中,工業革命常常被認為是世界發展的分水嶺。以機器取代人力的種種發明和技術從英格蘭中部傳播到歐洲大陸直到美洲, 促成了西方世界在產業以至文化上的革新,奠定了以英國為首的各國在世界格局上的領先地位。也間接解釋了隨後的中國,在以鴉片戰爭為起點的紛爭中的種種妥協。
然而,在工業革命之前,中國曾長期在包括科技與文化的各方面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中國具備一切英國工業革命的先決條件。以李約瑟為首的許多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都提出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儘管14世紀的中國已經具備了18 世紀末英國工業革命的所有主要條件, 這場技術革命也還是沒有爆發在中國?」
在1995年,林毅夫發表的論文「李約瑟之謎: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解答了這個問題。儘管這篇論文發表於十幾年前,林毅夫絕不是第一個嘗試解答這一問題的經濟學家。相關的觀點可以分為生態、經濟、政治和科技四個角度。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對科技的較少依賴、相對於英國較低的人力成本和官僚的保守態度都能比較有說服力地解釋我國限制工業革命的條件。
此篇論文可以歸於科技角度。因為作者從中國對於科技的需求與供應兩個角度為邏輯行文,最後牽引出了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的缺乏才是彼時中國止步不前的原因。而再究其原因,則是科舉制度中對於數學,科學實驗方法的空白導致了中國現代科學技術人才的缺乏。
正如林毅夫在文中所論證的,清末的中國對於科技並非沒有需求,然而中國卻缺乏供應科學的能力。在一個解釋現代科技發明的模型中,科技研發的進步與實驗次數、之前的生產力等級、科學知識和資源的存儲量都成正比。
當現代科學的實驗代替經驗成為更準確的方式,中國以龐大人口所擁有的優勢不復存在。當中國並沒有能使用科學研究方法的人才時,便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靠科技發明來提高生產力的機會。於是,中國錯失了像英國一樣爆發工業革命的機會。
最後,筆者認為,這四個解釋近代中國科技停滯的原因是相輔相成的。我曾經看到一個地方把這篇論文總結為「林毅夫認為科舉制度讓中國錯失工業革命良機」過於武斷。科舉制度本身,更像是局限發明方法,和被環境與政治背景局限的連接點。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重啟下崗潮
※之樂日記:社會資本階層流動的中國局:金融資本進入下半場,科技資本開始預熱!
※2018年中國經濟政策最新預判(深度好文)
※中國經濟深陷泥潭,手裡那根救命稻草是什麼?
※有關當前經濟現狀及展望的一些總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