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6彩電江湖烽煙再起,誰是英雄?

強中自有強中手

  2016註定是載入中國彩電業發展史冊的一年。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探底,產業結構調整,給各大家電巨頭帶來了嚴峻考驗。從春到夏,除了延續競爭最激烈(沒有之一)的行業特性之外,新概念、新套路、新噱頭玩上了天,倒也顯得異彩紛呈,亮點頻出。一場接一場的發布會難分伯仲,一條接一條的文宣大戰炮聲隆隆;躺槍也好,撕架也罷,多得是一場熱鬧一場夢,始終是虛多實少,真正亮出來能挺直腰板的硬通貨,是財務報告。創維數碼(0751.HK)6月14日晚發布的2015/16年度財報顯示,2015財年,創維電視機總銷量創歷史新高,超過1400萬台,尤其是4K智能電視機的銷量同比上升101.6%。據奧維(AVC)在中國711個城市包括6023個零售門店進行的推總數據,創維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12個月在中國大陸電視機市場的銷售量、銷售額均排名第一。

  另外,創維在中國市場的智能電視機已經累計激活用戶1265萬,周均活躍用戶數749萬。財報顯示,2015財年創維數碼營業額約427億港元,同比上升6.4%;毛利率為21.9%,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報告顯示:創維目前財務穩健,流動資金強勁,凈資產增長至167億港元,比2015年9月30日上升8.1%。銀行結餘及現金共計50.23億港元,比2015年9月30日上升20.7%。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創維在總結財報的分析中指出,如此突出的業績,主要得益於四個方面:一是積極改善產品結構;二是策略方向具有前瞻性;三是擁有能在變化萬千的市場落實有效戰略的優秀管理團隊;四是擁有引以為豪的強大營銷團隊,永遠以消費者導向為依歸。低調又低調,財報一出,創維再也無法低調。

  這或許從根源上解釋了為什麼在經濟環境如此複雜背景下,在電視機銷售單價下滑的衝擊下,創維依然能實現連續十年的穩步增長。綜合信息判斷,創維管理模式的實用主義,為這驕人的業績單做了最好的註腳,而穩步提升的訣竅,除了自身團隊的優秀,的確更得益於多元化發展戰略。近年來創維的海外併購戰略成績斐然,海外市場增速明顯快於國內。而在創維數字連續8年保持廣電有線機頂盒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情況下,創維旗下互聯網品牌酷開的迅速發展,更是讓創維如虎添翼,勇不可當。相比此前的家電巨擘,創維這份財報更顯霸氣。在中國大陸彩電市場遭遇瓶頸的背景下,創維仍然喊出2016年電視銷量目標是1700萬台,真可謂藝高人膽大。但強中更有強中手,目前彩電市場的格局正處於春秋戰國的氛圍,各路諸侯競相上陣,逐鹿中原。誰能問鼎盟主寶座,尚存變數。

互聯網電視虎口奪食

  互聯網電視是近年來擠進彩電圈的新銳,憑藉電商模式的創新和線上優勢,很是把傳統彩電圈踩塌了一番。如今大浪淘沙,樂視、小米、酷開已經形成了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各領一幫粉絲叱吒江湖,一時瑜亮,拼的是遠方,拼的是未來。相比小米發布會群起圍攻的尷尬,樂視後邊的發布會算是比較成功,一個是時間點上遭遇了國足出線的全民狂歡,就連之前備受打擊的小米都無暇他顧,有效迴避了友商的盤詰之難。另一個是發布會揚長避短,打出化反生態鏈和硬體免費的牌。而小米發布會由於之前造勢碰壁、內容選擇不當,被友商颳了一鼻子灰,並未能拿出有效利劍反擊樂視。互聯網電視的「貴二代」酷開,似乎更專註的在煉內功:精細化營銷。創維財報顯示,2015財年,酷開品牌電視機的銷量佔中國大陸彩電市場9.3%的份額,可見修鍊內功的成果顯著。

  貨比三家來看,各有優勢,長短不一。小米的優勢在於線上營銷造勢,游刃於粉絲經濟,如魚得水。但目前來看前景已經暗淡,飢餓營銷不可持續漸露端倪。小米布局線下屬於亡羊補牢,但線下的優勢有誰能比酷開更有把握?坐擁創維最尖端的技術體系和體系完善的售後服務網路,小米很難出頭。就像之前小米發布會犯了最基本錯誤一樣——「工匠精神」,那可正是酷開的優勢和特點!背靠28年在彩電市場打出江山,如今又冠以OLED領袖地位的創維,酷開的優勢很明顯。小米投機取巧地把上游供應鏈良品不足的劣勢包裝為所謂「工匠精神」,其實是直接替酷開做了嫁衣裳,真是得不償失。相比樂視、小米的虎頭大旗,酷開更低調,它很清楚自己家族的核心優勢:技術創新、專業製造和售後服務。

  而樂視的發布會相對比較高明,不跟酷開比技術和質量,直接拿出自己看家本事「內容」和硬體免費來說話。其實論內容,樂視確實有優勢,但小米、酷開後也在加緊布局,都有強大的合作夥伴,愛奇藝和騰訊都不是一般角色,可以說,樂視、小米這些互聯網企業,進軍彩電製造領域時,靠內容收益補硬體低價的模式,是彌補線下的聰明之舉,用戶也願意埋單。正如某企業家表示的,「這一定不能長久,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但這種模式需要資金持續地投入,能否可持續性高速發展還需繼續看。而新的企業還在不斷湧入這一領域,如風行電視、微鯨電視等,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已達15個之多,競爭極其激烈,內容越做越雜。接下來就是真正比拼內功的時候,光喊得好不如做得好。

強強聯手下的戰略抉擇

  互聯網電視的崛起,讓傳統家電大佬倍感壓力,他們認識到除了上游的技術創新與製造,下游的內容服務也很重要,否則,只會越來越被動。在一次又一次的新技術概念推出之後,HDR、4K、曲面這些概念反而不如一個生態化反和硬體免費的噱頭,更刺激低端消費者的眼球和慾望。彩電市場越來越像一個擰繩子的遊戲,誰的夥伴質量好,誰的繩子就更結實。從上游到下游,大家都在擰繩子。如海信聯手德國電視廠商Loewe和華數傳媒,TCL攜手樂視等,而創維早與OLED的巨無霸LGD結盟,內容方面融合華納、騰訊企鵝TV,加上自己的製造優勢,手裡的繩子越來越粗。隨著電視更新速度放緩,彩電江湖的硝煙正在向上下游擴散,大家都在拼,拼技術、拼質量、拼實力、拼內容、拼服務,最後還要拼的是意識。

  拼意識其實就是拼前景,在液晶電視逐漸被OLED取代的大環境下,量子點電視和激光電視的前景已經越來越暗淡。上游的韓企、日資都在為OLED時代的到來做著準備,國內的家電大佬也不能不提前做好打算。再加上郭台銘的鴻海收購夏普後,盯上了方興未艾的OLED產業,必將為OLED的發展和普及推波助瀾。顯而易見,在不久的將來,除了創維等少數提前介入OLED產業布局的企業,很多不及時轉型的彩電製造商必將經歷產業調整和市場萎縮的陣痛。OLED的大時代格局逐漸拉開,液晶舊勢力不甘沉淪,跨行業新銳不斷滲透,都為未來的彩電市場增添了許多變數。說英雄,誰是英雄?只待硝煙散盡,財報一出,兩腿泥還是兩手金都一清二楚,市場是最權威的驗金石。

  中國家電業的崛起,離不開得天獨厚的歷史機遇和業內企業持續的投入和堅持。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核心技術的不足和產能失調的弊病,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我們的路還很長。在全球信息、科技一體化背景下,我們的企業不僅要站得住腳、走得出去,還要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當然,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化產物,而所有合理、有序的競爭,最後受益者都應該是消費者。而面對消費升級且具備一定知識的消費者,與其動輒鼓噪所謂「免費」,拉大旗作虎皮,鼓噪賣點、掩飾缺點,練就一身野狐禪;倒不如踏踏實實修好內功,時刻鞭策自己、提高品質,給消費者以真正價值來得實際。畢竟,「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心態,才算是商戰中的禪觀正脈。

曾響鈴,作家,資深評論人,2016年度十大作者,TMT新媒體「鈴聲」創始人,[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作者,鈦媒體、虎嗅、i黑馬、創業邦等近60家媒體專欄作者,《商界》等多家雜誌撰稿人。微博賬號:科技向令說,微信號:xiangling0815。

推薦閱讀:

TAG:家用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