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鍋,手機不背
前幾天在央視看到一個辯論比賽,那一期的辯題非常值得思考:手機讓人們的關係更親密/更疏遠。
辯手們在場上展現出強大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而在他們你來我往的思辨過程中,我也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這些年來,手機的功能越發強大,已經從簡簡單單的通訊工具變成集娛樂、生活、通訊等等功能為一體的設備。手機功能變得強大的同時,網路上出現了許多「手機讓我們變冷漠」的言論。「低頭族」作為一個帶有貶義色彩的新興詞語描繪時時刻刻低頭玩手機的人們。
網路上觀點是手機讓人變得冷漠的文章、視頻數不勝數。甚至有人將現在的人玩手機和清代的人抽大煙相對比,最後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我們現在時時刻刻玩手機的樣子和百年前抽大煙的人何其相似,手機簡直是精神鴉片!
我們確實能夠看到這樣的現象:一行人聚會,坐下後大家紛紛掏出手機,空氣中清冷無比;回到家中,我們和父母各自玩著手機,只有飯菜冒著熱氣;夫妻之間的關係再也沒有了剛剛開始時的激情,兩個人哪怕看著手機獨自開心,也不願意坐下來聊聊天。
所以手機讓人們變得冷漠這樣的觀點是如此的應景,讓人覺得理所當然。
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是那天的辯論比賽讓我的想法產生了一些轉變。
反方反覆地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舉例子,試圖證明是手機讓父母和子女之間產生了交流的壁壘。所舉的事例也很簡單粗暴:你看,回到家裡我們都在玩手機,都沒有和父母交流了。
可是,我們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和父母缺少交流真的是因為手機的吸引力更大嗎?或者換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了手機,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和父母愉快地交流了?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是啊,我們和父母難以交流的原因其實很單純:沒有一致的觀念,沒有共同的愛好。我們說自由戀愛,他們說相親更靠譜;我們追求新奇刺激,他們卻在看養生占卜;我們上知乎吐槽希拉里,他們還在微信轉發雞湯。我們就是不想接受父母用他們的價值觀強行塑造我們的人生……總而言之,這就是代溝啊。
不是手機把我們從父母身邊搶走了,而是為了躲避父母,我們選擇了拿出手機。
回到剛才的話題,是不是手機讓我們互相更冷漠?我想不是的。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是主動選擇了手機來逃避社交。
想一想,有多少社交是我們想去的?不得不去,是一個悲哀的現實。
回想一下我們大學時的那些社團聚會。我們坐在社交場所,相互不熟,沒有話聊,杵在那裡就像個傻逼。為了避免尷尬,只好拿出手機,刷著沒有什麼新動態的朋友圈,翻著看了好幾遍的微博。這時好事者卻說:你們真冷漠,都沉浸在手機中無法自拔。你放下手機看著他,說:那聊聊吧。他張張嘴,卻說不出話。
夫妻之間也是這樣,當我們在彼此面前放屁都不再尷尬,當對方便秘、痔瘡時的醜態都不再掩飾,生活早已褪去了激情,只剩下平淡,放下手機就能像往日一樣怎麼聊也聊不完嗎?
換個思路想一想,父母和子女關係和諧的家庭,關係很好的朋友,能隨時給彼此帶來驚喜的夫妻,真是是手機能夠隔閡的嗎?
今天我和一個好朋友約會,聊到酣暢處來了消息,匆匆掃了一眼,簡約回復後便收起手機,絲毫沒有留戀。那時我就在想,真正有有話題的時候,手機反而是讓人討厭的東西。
一個普通人能夠真正經營好的社交關係很有限,交心的朋友更是寥寥無幾。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社交其實是無用社交。
忘記在哪裡看到這樣的話:剪刀如果劃傷了手,我們不應該責怪剪刀太鋒利了。剪刀作為工具,它本來就是越鋒利越好。
手機已成為我們連接世界的窗口,它肯定是功能越豐富越好。我們沒有處理好身邊人的關係,卻怪手機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手機說:這個鍋,我不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