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澤林:在線個人品牌經營的兩個關鍵和若干操作技巧

  • 他們要什麼?

  • 他們不想要什麼?

  • 他們在什麼時候最想要?

  • 我能通過什麼方式幫到他們?

  • 還能更快嗎?還能更有效嗎?還能更好嗎?

  • 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誰?分布在哪裡?如何快速連接他們?

不管你信不信,網路影響力帶來的陌生客戶,有時比現實關係還要緊密和親切!寫過這個類似如《如何在社交網路建立個人品牌影響力》標題文章的作者很多,這個標題的確也是近5年我從起初擁有了個人品牌意識,到不斷持續優化個人品牌整個過程中一直在深度思考和踐行的問題(我細分成上面幾個問題)。也許是不著名不知紅滋味,加上近5年日常碼字帶來不少業務轉化(光是幾年前在微博上連接原創微博帶有「社交招聘」四個關鍵字的用戶,後續成單將近10萬的生意,兩個客戶構成,一個字2.5萬,史上最高價了吧?),合法賺錢也是任何一個人最最應該有的最樸素的想法,邊思考邊行動,的確有必要好好寫寫這篇文章與諸君共勉。為了讓你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我們先來明確下本篇文章應該包括的內容範圍:

1、是探討基於社交網路這一特定的場景的影響力建設並且量化成數字(例如從暫無社交網路賬號到建設後3個月內做到:微信新增好友添加請求日均6個左右、領英新增好友添加請求日均3個左右、微博新增粉絲關注日均3個左右、知乎上日均新增2個左右贊同、分答新提問日均1個左右;當然最終的指向都是變成向你付費:買你的微課、訂閱你的專欄、進微店去下單買你推薦的商品......)

2、這裡提到的影響力=讓別人從知道你(Know)到喜歡你(Like),到產生信任(Trust)和為你付費(Join),當然不一定完全是付費,也可以理解成:願意為你做事情,而且不一定是同事關係,更不應該是親朋與好友,在這之外的,老同學前同事工作中認識的已經無直接相關利益關係的那些人(你今天可以向10個人拿到10000塊錢,哪天你可以向10000個人拿到10塊錢?這其中就是個人影響力中的「信任」要素決定)

3、我們約定共同的認知:如何建立影響力包括但不僅僅局限於寫文章(當然現在寫文章這道坎看起來是制約了很多有心做但是沒法突破和進一步提升網路影響力的人),在這之前你已經有了清晰的自我定位: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能源源不斷輸出的價值觀是什麼,你知道潛在的粉絲受眾偏好使用哪幾個主流的社交網路和垂直的社交網路

佔據一個認知入口:造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為什麼是在社交平台呢?太熟了生意不好做,太陌生成單的成本又很高。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國民總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帶有社交屬性的網路平台上了(你能拓展陌生關係,經營熟人關係的平台),社交網路具有低成本+快傳播的特性,再加上如果你有強大分發渠道,熟的生的關係基本上可以一起經營,有一種人:叫做泛泛之交或者半生不熟人(微信群好友、領英群組成員、你和XX共同認識並有連接點的人)。毋庸置疑社交網路是我們經營個人品牌影響力的很好載體。

如果你還不清楚有哪些事實,主編歐陽澤林推薦各位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幾位:在行上的蕭秋水(千單行家),張丹茹(千單行家)、諸葛思遠(千單行家);知乎里的warfalcon(獲得 108218 次感謝,645528 次收藏,482655關注者),微信朋友圈刷屏刷出來的Susankuang(2016年年初「斜杠青年正成為全球新趨勢」爆款文章作者),簡書的頭牌彭小六(已出版《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高效能的行動派》在簡書上寫了512682字、收穫喜歡160381次、獲得粉絲83711個),更別說孫園媛(2016年8月份爆款文章「未來,你可能不屬於任何公司」爆款文章作者),李國威(領英專欄職場領袖話題作者,收割粉絲300萬+)張思宏(領英專欄職場領袖話題作者,收割粉絲30萬+)

以我為例,我是如何佔據認知入口的呢?(我的自我使命是:致力於幫助僱主和個人在當今數字時代做好僱主品牌和個人品牌的【渠道】建設與運營還有【內容】生產和傳播),回到當下,我的底子是,有將近10年時間一直在新舊僱傭關係交錯變革大環境下聚焦於招聘創新/僱主品牌傳播/候選人關係管理。具體職業經歷來看:我弄過招聘網站+干過職業社交網路+折騰過招聘行業自媒體(與才策)/社群(招聘兄弟會),弄過招聘網站的人很多,干過職業社交網路的人也不少,折騰過招聘行業自媒體和社群的人,不算很多。

但是一個沒有做過一天招聘工作,一直致力於研究招聘創新/僱主品牌傳播/候選人關係管理,寫出50萬字相關報告(2014-2015中國社交網路招聘和僱主品牌傳播研究觀察報告》+《2015-2016中國微信招聘研究觀察報告》)並且成功賣錢的,貌似只有我一人,這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我繼續深耕:非招聘渠道做招聘的可能性招聘技術垂直招聘渠道挖掘術招聘營銷和僱主品牌挖掘和採訪招聘微達人,再講講我為佔據認知入口做的一些事情吧:

1、如果你覺得你的話題領域的認知入口還未形成佔據

最外圈層(傳統搜搜引擎系的認知入口):成為「社交招聘」「移動招聘」「僱主品牌」三個關鍵詞的百度百科詞條、知乎話題、微博話題的創建者和主持人以及百度文庫相關文檔最多的人;在簡書上創建專題、收錄和分發和你具有同樣話題興趣人的原創文章).....

表層(建立品牌自主性):註冊zhaopiner.comatemployer.com

houxuan.ren等行業相關的域名、名為招聘者,僱主品牌,職業革命、求職起義、招聘微達人等目標受眾願意廣泛自賦標籤的公眾號、領英群組、微信群、赤兔群、脈脈群....

裡層(建立溫度和體驗、圖騰可視化):按照分類將所有為我付費的好友、用微博、微信、知乎、領英、赤兔、網易雲音樂、大眾點評繼續跨平台複合連接,保持更新頻率和調性,分發內容;全部實名備註微信好友並且添加標籤,有針對性精準分發內容喚起對話;另外核心的是為你的圈子花名建立入口(以我為例:我在招聘兄弟會社群花名27,於是我註冊域名Mr27.cn並指向我的個人微信名片auyung.com,然後在備註到群昵稱,當我做了分享或者發了紅包,有人@我的時候,這個入口會曝光在群內並且是可點擊可進入狀態;為你的口頭禪和犀利觀點創建微信表情,設定微信群內和你相關時候的場景,然後釋放,於是暢汗淋漓(偷偷告訴你,我有8個口頭禪+個人頭像創建成為了GIF微信表情)....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的話題領域的認知入口已經被佔據呢?主編歐陽澤林的建議是:和已經佔據認知入口的人成為朋友,建立聯盟;聚焦還未被佔據的二級入口,評估目標受眾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下一步;繼續細分直至再一次找出獨一無二的東西

2、研究觀察並聆聽你的受眾

我如何在領英上連接目標受眾?推薦使用:在business.linkedin.com創建廣告,通過篩選大致判斷你的受眾的地區和數量,找出部分關鍵人物後,了解下給他們Recommendations的人是都是誰?他們加入了哪些Groups,關注了哪些Influencers?哪些News?發布了哪些Posts?有多少Followers?這些文章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最多的是那幾篇?哪些領英用戶給出了Likes哪些給出Comments?當然你可以通過非常多的篩選條件來精準和嚴格保守的定位找出你的受眾,更多功能我們暫時不展開聊;

知乎方面,我是如何在連接目標受眾的呢?:找出你想自我標榜佔據認知的話題,分別的創建者、子話題父話題的修改者,作為最早登陸知乎進行話題創建的人,不一定是這個最擅長最理解這個話題的人,但是至少是我們必須要拜碼頭連接的人;以及他們創建的知乎專欄、專欄文章的作者、編輯、投稿者;以及為某篇文章點贊的知乎用戶們;以及這個話題的關注者;以及這個話題下TOP10熱門的問題的提問者、回答者、關注者以及他們關注了誰?有哪些關注者?提出了哪些問題又給出了什麼樣的答案;以及他們又分享了哪些文章,訂閱了哪些專欄;無論話題範圍多狹義,相信你總能在這樣走心的深耕下收穫驚喜的發現;

經營【知道你-喜歡你-信任你-為你付費】的生態

1、花更多的時間在為你付費的人身上

我在之前的文章《別人在江湖上打聽你,無非用這7個套路》提到過對於個人品牌的觀察:"有了個人品牌,就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讓別人與你合作和與你接觸中是放心的"。傑奎琳·惠特摩爾的觀點我也非常認同:"你的自我印象+大家如何看待你=你的品牌(也就是你的個人品牌)"。而關於影響力,說正面積極影響力之前,我們也得知道,你也會影響別人拉黑你,取關你,投訴舉報你,這輩子再也不見你......

給你的瀏覽量、點贊量、留言評論量、轉發分享量、打賞量帶來提升的關鍵要素,就是你已經形成的個人品牌,也就是你的網路影響力。更是他們積極熱情的轉發你的文章、在你的微博上給你私信請教問題、你開通在行開通分答的時候也積極的下單找你的最基本原因......

儘管今天看來,微信生態中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分發、朋友圈的傳播已經有些頹勢了,但是你在沒有更好的渠道誕生之前,應該說在粉絲的注意力還在的時候,繼續保持風格、保持頻率的進行觀點的生產和傳播,進一步研究已經有多少人喜歡你,有多少人信任你,當然最最最重要的還是:花更多的時間在為你付費的人身上。

2、選擇哪些平台工具?搭配哪些特殊使用技巧?

(1)自建個人品牌博客

個人江湖名號命名最佳選擇,沒有人能告訴你答案(搜索本人江湖名號「與才策」的比起搜索「微信招聘」四個關鍵詞而知道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非你有一個個人品牌的博客,了解最外層(壓根還不知道有你)的潛在客戶們,搜索你的時候的習慣和關鍵片語合,用來指導自己的內容寫作方向,標題命名規律,甚至是字數,因為可以知道用戶進來的瀏覽熱力圖和停留時間。不卑不亢不迎合,知彼更知己。

推薦使用:建站zh-cn.wordpress.com或者sxl.cn+百度統計+域名註冊阿里雲或美橙互聯

(2)寫作前中後(找方向/擬標題/羅列論點論據+內容投稿分發)工具

如果擼起袖子動手幹起來,領英、知乎、脈脈、赤兔、簡書、微信公眾號該從哪裡開始?光是線上的網路影響力打造,起碼要有信息搜索研究能力+內容寫作提煉分析能力+研究呈現和內容分發傳播能力,能夠在線上線下都把個人品牌影響力做到不錯的人並不多。都知道內容為王,都明白寫作很重要,可是我們不知道寫什麼!寫不出來!寫了沒有人看!不知道誰看了!看就看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們一個個破!

不知道寫什麼!

推薦使用:weixin.sogou.com註冊賬號後擁有你的「訂閱詞」+newrank.cn收藏你的標杆學習對象的公眾號後生產自定義榜單(用於監控熱門文章)+知乎話題訂閱、知乎收藏夾;百度高級搜索「site:(zhuanlan.zhihu.com) 斜杠青年」搜索出來的結果是:在知乎上開設有專欄,寫過的文章中標題或正文包含「斜杠青年」四個字的知乎專欄,由此你可以找到別的行家已經成文的觀點和態度。進而啟發你修正、反思、辯證,提出更加細緻或者更加實操的觀點。

寫不出來!

推薦使用:手機端使用mindnode思維導圖創建工具,PC端建議使用在新版processon.com或者naotu.baidu.com或者單機版的Mindjet MindManager;思維導圖是個好東西,讓你動筆如有神,開始寫之前,先思維導圖一下吧!

寫了沒有人看!

推薦使用:在知乎搜索羅列TOP10的發表過包含你核心關鍵詞作為標題(或者正文)的專欄、專欄編輯和作者進行投稿,同理於簡書;newrank.cn收藏你的標杆學習對象的公眾號進行投稿;另外更更關鍵的是基於前文提及,你已經連接經營不錯的粉絲同行們進行推送,引發關注和爭鳴;

不知道誰看了!

推薦使用:搜索「第二空間創作中心」小程序,在手機進行內容創作,然後分發到微信群和微信好友,查看過的會留下微信頭像和昵稱,請事先確保你這篇內容的「誘餌」足夠吸引人,這樣你就可以反過來繼續跟進潛在受眾;

看就看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推薦使用:頁腳插二維碼做引導(打賞的/識別後引導到H5看主編視頻、聽主編聲音,高仿),引導分享就算了,咱還是堅持有底線,這個時候唯一再能打動人心的就是溫度和體驗了,而這背後更多還是有趣好玩的創意。

(3)讓你感興趣的人產生對你的興趣

主動投稿沒有回應,給領英的意見領袖發出人脈添加請求沒有聲音,這個時候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主動做的嗎?答案是有的

推薦使用:領英+360瀏覽器批量打開你想要連接的領英用戶的檔案(who viewed my profile,誰沒有好奇心呢?),關鍵前期是你在遵守領英社區規則的前提下,操作之前你也是領英賬號登陸狀態下,通過瀏覽器收藏夾的功能將對方添加到收藏夾裡面(主編是不會偷偷告訴你,他已經收藏了1000多個僱主品牌、校園招聘等職能的領英好友檔案,每周找一天吃中飯前打開電腦批量「看望」一邊各位親的),結果你猜這麼著,總有人忍不住反過來加你(前提:打鐵還需自身硬)。

(4)快速有效的分發內容

說到快速將好內容分享到其他社交網路平台的時候,我們需要延展開來,前後至少需要內容的快速傳播工具、內容的來源獲取工具、人群的快速連接工具(暫時不展開聊)

推薦使用:電腦端:火狐瀏覽器-附加組件-sharethis-可以快速將好內容分享到其他社交網路平台(QQ微信微博領英等等)另外推薦一個組件-fireshot-可以快速將網頁(整個多屏網頁/當前/局部頁面截圖另存為圖片/PDF文檔,作為分分享內容快速分享到其他社交網路);手機端下載APP-Sreenshot輸入網址快速截圖和分享傳播;IOS下搭配Safari瀏覽器快速分享到到各個社交網路;安卓下搭配UC瀏覽器快速分享到到各個社交網路。

暫時告一段落,熟悉以上產品的人可能可以快速消化體驗並舉一反三為我所用。領英會說,來領英寫專欄吧!知乎會說,來知乎答問題吧!微信會說,開個公眾號先吧!簡書會說,來簡書寫文章吧!搞職業規劃的人會說,呵呵!已經是斜杠青年中年會說,嘿嘿!可是你開過了微博,開過了公眾號,學會了自建博客,學會了在簡書上投稿、知乎上投稿、可是還是不見社交平台的影響力有增加怎麼辦?

找我聊聊!

當然了,一年站台演講10次,線下影響力自然爆棚,哪天你的線上1000鐵粉養成,當你成為某一品類的新物種,成為佔據某一認知的唯一入口,你就等著每天驚喜不斷吧!我本質上還是質疑號稱自己不缺客戶,有穩定大客戶的人的,為什麼很多人都說自己不缺客戶?那他缺什麼?主編歐陽澤林覺得:

  • 其實他缺有效的潛在客戶管理工具,幫忙篩選出對的客戶!

  • 其實他缺品牌,因為他知道客戶應該是誰,而客戶不知道他最應該是誰!

  • 其實他缺口碑,缺自己明確表示不接受什麼樣的客戶並且公之於眾!

  • 其實他缺客戶,缺利潤空間大省心又省力的客戶!

  • 其實他還是缺流量的,缺個人品牌集散中心式的流量分發與回收的生態系統!

末了:很悲劇的是:大部分人是成不了很高的網路影響力、知識性IP也不可能取悅大部分職場人(畢竟如果誰都能懂,那就不叫專業知識了),能收割懂你且愛你的全部模樣的達人級粉絲已經非常不錯了!(我也一樣繼續在努力,看起來有一點點小驚喜和小成果)。上面看起來似乎有一些捷徑,但是實際上真沒有,你的耐心和行動及方向更加重要。社交網路能帶來的驚喜除了正面的還會有負面的,你懂的。開始行動吧,什麼年紀都不算晚。

END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地向他人借錢
儀式感,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王俊凱《演員的誕生》中表現讓陳小紜姐姐肯定?
人情味,是一個人最珍貴的修養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自由職業,有沒有心理量表能夠給出相關的建議參考?

TAG:個人品牌 | 人際交往 | 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