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的立體定位

目前國內的培訓市場已由當初對培訓的盲目到逐漸恢復理性,選擇合適的培訓師成為眾多培訓師採購商的準則。優秀並非適合的觀念已經慢慢深入人心。作為一名培訓師,在目前的形勢下,不管是內訓師還是商業培訓師,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給自己定位?已經成為眾多培訓師不得不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某知名大學教授為了開拓培訓市場,利用工作之餘時間去外面兼職授課。有一次,應邀為一朋友公司做一次管理方面的培訓。朋友滿懷期待,課前做介紹時不忘介紹這是知名教授。可一天課程下來後,教授講的很辛苦,學員聽的更辛苦。

從以上案例來看,單從內容方面來講,沒有很大的問題,可為何培訓效果不佳呢?原因是因為教授沒有給自己定位好!課程很棒,可聽課的人並不能理解,因此如何給自己的課程定位決定了培訓的授課效果。

每位培訓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長背景、職業背景,興趣愛好,因此在給自己進行定位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不得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只有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才是最好的。培訓師定位主要從如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整體定位

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培訓師?是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內訓師,還是做一個專業的商業培訓師,是走專業化路線,還是走通用類路線?自己的優勢在何處?自己的缺點有哪些?把這些問題弄清楚後,一個大概的輪廓已經出來了,你會看到一個明晰的自己,這就是你的定位。

二、課程定位

課程定位最好結合自己的職業背景或者成長背景,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或者是做出成績有說服力的。培訓師是作為一個傳遞智慧的使者,要想獲得大家的認可,首先是自己必須在這方面有所成績,這樣才有說服力。如果你講管理類的課程,自己的公司管理都一塌糊塗,別人怎麼能接受你。授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說服力,站在台上你要鎮得住,而能否鎮得住場面在很多時候取決於你本身取得的成績。

市場上有很多培訓師是從別人那裡學習到一些知識,或者從書上看到一些觀點,來不及自己去嘗試、去實踐,就又拿出來在自己的課程里給別人講,這是典型的從理論過渡到理論,缺乏一定的說服力。如果沒有自己的一些實戰經驗融合在裡面,別人憑什麼來聽你授課,倒不如去買個光碟或者買本書在家裡學習。

目前的培訓課程有管理、有營銷、有品牌、有文化等眾多類型,作為一個培訓師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課程呢?是選擇技術類課程,還是選擇通用類課程?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開發課程,還是以市場為導向開發課程,或者結合工作實際情況開發課程?這幾個方面很多時候讓剛入行做培訓師的人很困惑。首先要看自己能講什麼課程?對於初入行的培訓師可以選擇一些通用類的課程作為開始,這樣由於專業要求不高,只要掌握一定的培訓授課技巧,一趟課程還是能應付下來。但隨著培訓的不斷增加,培訓授課水平逐漸提升,就可以考慮講專業性的課程,因為通用類的課程容易複製,不易形成自己的品牌核心競爭力。一個培訓師要想在市場上立足腳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拳頭課程,而這些課程別人不能輕易複製,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品牌課程,被市場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三、課程對象定位

你授課的對象是企業高層、中層還是基層,就決定了你的課程內容。俗話說,到那座山,就唱那裡的山歌。培訓師該如何有效對自己的課程對象定位呢?如果是一個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培訓師,你給一些最基層的人授課,可能培訓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不易樹立自己的品牌。比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教授,如果他給一些MBA、EMBA、總裁培訓班授課,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這些高層次的人有時需要理論上的升華,而一些具體的技巧類的課程,可能台下的人比你掌握的更多。如果是一個剛畢業4、5年的培訓師,授課對象假使是企業中高層,可能在課程開始就被別人抵觸,憑什麼你一個黃毛小子給我們這些人上課?有了這樣的情緒,培訓的授課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但是,如果給剛畢業的大學生授課或者比自己層次更低的人授課,那麼效果就不一樣了,由於年齡相差不大,有共同話題,效果肯定會好很多。就如喬基拉德給市場營銷的大學生授課未必就有在銷售行業做了4、5年的銷售經理講的好,因為喬基拉德太牛了,牛的讓大家感覺在天上,而大學生在地下,距離相差太大自然效果也會受影響。

經驗豐富的培訓師給層次高的人授課,閱歷不豐富的培訓師就盡量給閱歷不豐富的人授課,這可以說是門當戶對,也可以說是市場法則。培訓師的口碑非常重要,珍惜每一次台上的機會,選擇好自己的授課群體。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一點,用你的成績、用你的專業來證明一切,如果你的經驗不豐富,你的閱歷不夠深,但是你在這個行業有較高的成績,良好的口碑,你同樣可以給那些經驗豐富、閱歷深的人授課,因為在這一領域,你就是權威。

定位並不是一成不變,在不同的時期給自己不同的定位,根據自身的情況,適時調整,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才是最關鍵的。剛入行或者想入行做培訓師,不要用你自己的思想禁錮自己,在培訓師這條路上,只要你喜歡就嘗試著上路吧!不要等所有的條件具備了再來考慮做一名培訓師,因為在一開始就給自己合理的定位,所以每邁出一步,就離成功近一步。

推薦閱讀:

內訓師培養的三種「死法」

TAG:培訓師 | 培訓講師 | 內訓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