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大師的言行, 跟隨大師的舉動, 和大師一併修行, 領會大師的意境, 成為真正的大師。】有道理嗎?
03-06
修行之道:
關注大師的言行,
跟隨大師的舉動,
和大師一併修行,
領會大師的意境,
成為真正的大師。
有道理。就跟這幾句話一樣有道理。
-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還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 什麼都看臉定律。
- 堅持就是勝利。
- 一萬小時定律。
- 失敗是成功之母。
佛法四原則第一條:依法不依人。
dharma-pratisaranenabhavitavyam na pudgda-pratisaranena真正的修行之道,是向內尋求的
不管是戒定慧、止觀禪或四無量心和其他一些小乘修法,都是著重靠自己。修行之路,求人不如求己。除了你自己之外,沒人可以真正幫到你。
——————————————————————我上面說的,有道理嗎?有,就跟題主問題里的修行之道一樣有道理。乍一看說得不錯,其實都是說爛的話。可操作性基本為零。有多少人見過大師?所以,釋迦牟尼才一再強調,自己無法可說、無法可得。修行起初是件複雜痛苦的事情,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需要你自己真正的進行思考,反省。別看了幾本書就大談返璞歸真、簡單、抱朴守缺什麼的。這些話的背後,都是同一種思維模式,即「單因素模型」。所謂單因素模型,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或者現象歸結到一個影響因素中,認為只要抓住這個因素,就能達至想要的成果。雖然可能很多人並不承認自己會這麼簡單地去思考問題,但是這種思維模式更多的時候,是以以上這些流行句子的方式深入到你的潛意識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維、決策和行動的。
——————@采銅專欄
本來就頭腦簡單,還返璞歸真箇什麼啊?
跨越境界談問題,是裝逼、反智和浮躁。估計是山寨版本的四預流支吧。
《雜阿含1125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僅僅是有道理,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但大師怎麼定義的呢?上頭條?弟子萬千?與其親近大師不如親近大道!不否認有的大師也能帶你近道
正確——當且僅當大師的定義是佛時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推薦閱讀:
※【發明宗教】淑娟部佛教
※佛道是一家,但為什麼道家存在房中術,佛家戒律卻徹底提倡禁慾?
※佛說阿彌陀經為什麼要用娑婆世界的樹和水為原型來建造呢。這讓我懷疑這部經是不是偽經。?
※我發現很多學佛的人不讓自己看大街上的美女,他們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