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mobike的模式能不能用於騎游租賃場景?
最近關於摩拜單車與ofo的文章不少,我之前雖有觀察ofo,但對於摩拜單車卻是上個月才知曉。所以有人問我其模式可否應用在騎游領域時,我才去了解並寫下此文。因為我對摩拜的了解真心很有限,對於騎游租賃領域也算新人,文中不妥之處萬望讀者指正,期待交流。
我沒有親身體驗過mobike,不過通過介紹和耳聞的消息大概得出這幾個特點:1,定製設計生產的車輛(獨特的外形、與app對接的智能鎖);2,通過app來預訂取車與還車(無人工、app地圖找車、掃二維碼開鎖);3,自動計算在線付費(不用辦卡但需押金);4,無樁(便捷得可以說到處能取還車)。
關於上面幾點分開說:
第一點,其實我之前就想過定製車輛,也跟一些廠家交流過此事,後來因為某些緣故作罷。定製有好處,比如更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海南島特別潮濕容易生鏽,車子的零部件就需要做些調整。但是對於旅遊而言,還需要考慮另外的因素:1,用戶接受度,對於來旅遊的人而言,不論繞西湖轉一個小時還是繞青海湖轉幾天,最好跟自己平時騎的車差不多,而且要舒服、安全、輕鬆。因此定製的程度都受到限制了,加個智能鎖、智能腳踏頭燈什麼的簡單,但是學習或使用成本高了遊客就未必接受啦。2,定製的成本問題,mobike的量是以萬計的,而且以後會更多,所以自產自用成本會越來越低,但是對於旅遊企業而言,車輛保有量上千就是很大的了,而且其中還會有多車型(一款車型滿足所有人還是比較困難的),根據定製的程度成本或大或小但很可能高於採購現成的。3,關於鎖,如果涉及到多處(無人看守點)停車取車,還是有需要的,或者結合車輛管理系統也有價值。
第二點,破風騎行app做的事就跟這類似(只是還沒關聯到特定硬體)。不談論單獨的功能,在無工作人員參與的情況下使用app來租還車這事,有點難。首先,註冊使用略麻煩(下載、註冊、提供身份與信用信息、學會使用操作),遊客如果是在目的地臨時想租車,那隻要有更簡便但費用相當的方式自然就選擇後者了;其次,沒有工作人員的情況下,租前的檢修維護、歸還後的檢查都缺失,車輛損壞與丟失就是大問題了;再者,如果需要人工+app一起來,那app就很可能變成雞肋——最主要的作用或許就是約車了。
第三點,在線支付是個趨勢,在騎游租賃里也漸成主流。但是自動計算並付費倒是少,因為出來玩的人通常不趕路一騎至少就是半天了,而且走走停停,不但不好計算,而且真掐算分秒來就太影響體驗了。所以在線支付是不必依賴app的,櫃檯貼個二維碼就能搞定。而且還會涉及到車輛損壞與裝備丟失賠償問題,不是單純計算時間裡程就能去結算的。
第四點,目前做騎游租賃的都不可能支持這麼自由的還車方式。不論長途短途、不論千島湖還是西湖都不大可能,這就是旅遊場景的特殊所在。比如青海湖,路上前後十公里沒有村鎮如果騎不動了就停車不管,估計分分鐘車子被帶走;而且環湖騎行的出發點集中、熱門美景路段就那麼幾段、一般都是順時針沿湖騎行,如果可以自由還車並且不人為干預,那結果就是西海鎮車子供不應求、大量車子閑置在湖東種羊場、二郎劍、石乃亥等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隨車會有許多裝備(頭盔是必須的),車子倒是停了裝備咋辦呢,結果還不是得設置專門的還車點與工作人員嘛——但是這樣相應的成本就高了,所以在青海湖支持異地還車的也就達玉等少數幾家。即使把場景換到西湖或者後海也類似,雖然通常沒裝備之憂。
總之,景區騎游與都市通勤場景相比差別還是蠻大的。前者用戶各種各樣,通常不趕時間,圖舒適愉悅;後者用戶基本上班族,趕時間,注重實用(比如輕便好騎)。騎游是從起點經過很多點走一條路線到達終點,而通勤就是不斷從(一張大網中的)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所以通勤場景下用戶有粘性忠誠度可言、有反覆和高頻次使用,而騎游需要更多的人為干擾(調度)。對於旅遊來說,安全是個大問題,所以環湖環島頭盔是標配,還有其他的裝備;再考慮到人身安全與車輛安全,騎行之前需要檢查調試、還車時也要檢查,這樣人工就很難省下來。以後估計短途體驗騎行的人對安全也會更加重視,通過app來搞定租還車的難度也會增加。
其他什麼差別與特點就不再贅述了,我想說的很簡單:情況不同,難以套用。不過也有些可以參考的地方,比如一定程度的定製設計車子、通過app或公眾號預訂車子、智能鎖等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