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的方法——權威論證
當某人試圖依據觀點出處的權威性和可靠性來增強其觀點的可信度時,這種方法被稱為權威論證。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高度分工化日益明顯,所謂的「隔行如隔山」已經不再是一句修辭,不同專業之間橫亘的是實實在在的知識壁壘,單純的依靠常識越來越難以在陌生領域做出高質量的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受過良好專業教育和具有豐富實際經驗的專業權威的發言權重就變得越來越大。
辯論的本質是說服別人,說服的核心是可信度。權威論證的有效之處在於,利用專業人士在其領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背景為其觀點提供足夠多的論據和久經考驗的邏輯鏈,進而提升其觀點的可靠性。
在學術界,權威論證的使用最為頻繁。
稍微上點檔次的論文,都會在行文中和文章最後註明「引用文獻」,以此來為自己的文章增強可信度——「你看我說的話可是有來源的哦」,或者用來凸顯出自己論文的創新性——「我跟你講,誰的論文我沒讀過!我的想法比他們高出不知道哪裡去了!」在這樣的學術環境下,每個學者的文章有可能會被別的學者拿出來批判一番,因此但凡有點追求的學者,都會認真看待自己的文章,仔細推敲,反覆檢查,生怕因為一個紕漏,毀了一世英名,被人搞了一個大新聞。這種互相批判,互相監督的體制,在提高了學者的專業能力的同時,也從整體上對於學術界的權威性(也就是可信度)造成良性影響,反過來也增加了每一個權威個體的可信度。
在法律界,專家證人的證詞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刑偵專家通過技術手段判定體液的來源與形狀,可以還原出犯罪現場的情況,進而決定嫌疑人的生死;心理學專家判斷嫌疑人的精神狀態,可以表明嫌疑人是否具有完整的民事行為人,由此決定裁決的輕重。這些專家提供的證詞公信力普遍高於普通證人的證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審判的結果,這些就是權威論證的體現。
命門:權威論證的可信度來自於權威本人的權威性和發言的客觀度,因此從這兩點出發可以對於權威論證的可信度造成有效的影響,而這兩點也是權威論證的命門所在。
當使用或者遇到權威論證時,我們必須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他是不是權威?
同樣的斷言,在權威口中說出來才具有可信度,如果發言者不是權威,那麼可信度無從談起。
二.他的話是否客觀?
同樣的,「客觀公允」是可信度的基石,如果某人言論的客觀性存疑,或者很有可能帶有一定的立場,那麼即使此人是權威,其言論的可信度也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所以,對於所有的權威論證,我們都要進行可信度檢驗。
(一)驗證其權威身份。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某人是某行業的「權威」,或者更精確的講,我們希望使用某人的觀點來做權威論證,該人必須滿足以下條件:a. 此人發言的領域與其專業背景是一致
b. 此人具有足夠的專業背景----------------------------------我是詳細闡述的分割線------------------------------------a.權威人物的言論只有在其權威領域內才具有權威性權威論證的源自於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分工,這一方面促進了權威在本專業的發言權重,一方面也局限了權威的範圍。21世紀已經很難出現像公元前的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那樣的博學家了,即使出現了所謂的「博學家」,一般情況下,他在其「博學」的各個學科中,每一項的「權威性」都難以和主攻該項學科的專家相媲美。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權威的權威性僅限於本專業,甚至是專業當中更細緻的專業(以歷史學家為例,研究明史的專家在清史或者宋史領域就可能鬧出笑話)。因此,對於權威論證里的「權威」,我們必須首先判斷該人物的發言範圍是否屬於其權威專業範圍。
b.發言者必須足夠權威如果「權威」的發言屬於其權威領域,那麼我們需要考慮其權威性。
同樣處於現在這個專業分化高度的社會,無數代人的智慧結晶使得各個專業的難度越來越深,代代累積的知識壁壘也越來越高,所以「權威」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以下條件中:
① 博士以上的教育背景
② 十五年以上的實務操作③ 三年內發表過相關問題的專業論文至少要滿足一條,該權威才具有基本的可信度。同時,在不同權威的橫向比較中,下列因素也會影響不同權威(尤其是辯手口中的權威)的影響力:
① 明確的身份② 完整的履歷
③ 主要代表作④ 行業認可度(二)驗證其客觀性。
如果「權威」的發言屬於權威的專業領域,「權威」的權威性也可以保障,那麼我們就需要考慮「權威」是否客觀。
老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會在很大層面上影響他的想法,或者至少是「說法」。假如一位專業人士的確學富五車經驗豐富,而且其發言範圍也在其專業範圍內,但是其身處的議題上牽扯了較大的利益,那麼其觀點可能就比較難以保持客觀中立——比如百度公司法律顧問清華大學法學碩士李帥的文章《論競價排名的非廣告屬性》;或者說,至少使得我們有理由去懷疑其觀點是否不盡全面——比如中國戰略忽悠局前局長張召忠局座。
弔詭的是,一般情況下,越是專業技能強、學術水平深、實際經驗多的人,越有可能身處核心利益圈,越有可能屬於「利益相關者」(學術利益也是利益),所以這也是需要把握分寸的事情,如果用力過猛,可能會有吹毛求疵(Quibbling)之嫌。不過一般來說,只要不和權錢搭上關係,其論證力度就不會有太大的降低。
推薦閱讀:
※理念篇 ·邏輯
※人懂得堅持/退讓更偉大
※比較型辯題如何實然化
※評價性辯論的追溯型思考
※30天寒假辯論訓練:一個自我的覺醒與意義的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