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說尋星——尋找天王星

上回說到花了將近500塊大銀買到了上好的尋星鏡以及支架等一系列配件,專等天晴實驗了。

其實,中間還有個小插曲,店老闆好心贈送給我的螺絲是英制內六角的,當時也沒仔細看,拿回來才發現到處買不到可以擰緊的扳子。無奈回去找店主,才知道市面上賣的一般都是公制的,英制的比較少。偶然間發現望遠鏡里校準光軸用的螺絲也是英制內六角的,所以索性買了一個多頭英制內六角扳子,又一起買了個激光校準器。

校準光軸是後話,本篇暫且不表,還回來說尋星。

找天王星這一天,扳子還沒到貨,所以簡單用鉗子擰了擰螺絲,尋星鏡固定得不是太穩固。不過只要注意不碰,倒也不至於偏了。

考查和等待尋星鏡期間,已經使用雙筒望遠鏡練習過了幾次星間跳(Star Hop),在天上成功地找到過天琴座雙星和仙女座星系(太暗,找到位置後不確定是不是有東西),而且在前一天也用雙筒望遠鏡找到了天王星,記下了尋找路徑。

裝好並校準尋星鏡後,對準天空尋找天王星。由於尋星鏡里是倒像,適應方向稍微花了一點時間。不過最終還是很快找到了目標。

天王星本身沒有什麼看頭,太遠了,我的望遠鏡功力不夠,根本看不到細節,看起來就跟恆星差不多,只是顏色稍有些偏藍。

這裡主要借天王星說一下尋星方法。

先說說使用雙筒望遠鏡。

從家裡陽台看出去,按照我這裡的光污染程度,看到的夜空大概是這樣的——

明亮的月球下面,能看到一顆亮星(北落師門/Fomalhaut),然後向左,也就是東方,可以看到一顆稍暗的星(土司空/Diphda)。天王星在哪裡呢?從軟體(Stellarium)可知,在土司空的左上方。

但肉眼是看不到的。至少在我這個射燈照天的小區里是斷然看不到的。

端起雙筒望遠鏡,左右上下轉一轉,看看土司空附近的星空,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當然,下面這幅圖不是望遠鏡里一眼看到的,而是轉一圈之後腦補的,因為是8x22的望遠鏡,實際的望遠鏡視野很有限。

回到軟體中,將光污染參數設置成跟望遠鏡看到的星星數差不多的程度,然後仔細看這張圖。設計一下從土司空定位到天王星的方案。為什麼要從土司空開始定位呢?因為土司空和北落師門是唯一兩顆肉眼可見的星星,而距離天王星最近的就是土司空了,所以以它為起點。

從圖中可以看到在土司空的左邊有兩顆很亮的星,兩顆星上面還有一顆稍暗的星,三顆星組成一個近似等腰三角形。

不要問我這三顆星叫什麼,我也不知道。它們只是用來幫助我尋找天王星的,叫什麼並不重要。接下來,順著這個三角形往上找……

可以看到有兩顆較亮的星在三角形和天王星之間。望遠鏡里不可能一次看到這麼大的視野,但順著等腰三角形高延長線的方向(黃色箭頭)向上移動,第一顆亮星一定會出現在望遠鏡視野(參看黃色圓圈)里。看到後,將望遠鏡稍向右挪一點,繼續向上找,即可找到第二顆亮星。尋找過程中,比較一下望遠鏡視野和星星之間的距離,有助於尋找下一顆星。

最終,完成三級跳,找到天王星。如何確認找到的一定就是天王星,而不是跳到別處去了呢?

在軟體中放大星圖可知,這個季節的天王星並不孤獨,旁邊還有一顆小恆星在陪伴。(當然,實際上兩者相差七百多光年。)端穩雙筒望遠鏡,對著黑暗多看一陣子,眼睛適應了之後,可以看出確實是兩顆星。如果還不確定,可以看看星圖上周圍是否還有其他星體,或者再找出另一條路徑來確認。

雙筒望遠鏡找到後,心裡基本對天王星的位置有了個大概的感覺。第二天,尋星鏡到了,搬出天文望遠鏡,再次重複這一路徑。

然而,實際操作起來發現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雙筒望遠鏡是端在手裡的,身體主要靠扭腰和仰頭來調整方向,也就是說,相當於是地平儀裝置,而望遠鏡上裝配的是赤道儀,旋轉時不以水平和上下為軸,而是以赤經和赤緯為軸。心裡想著向上,實際上有可能推不動,必須在赤經軸上先轉過一些再在赤緯軸上轉一下。這兩頭一轉,路徑就丟了……加之尋星鏡是倒像,更跟著添亂。

怎麼辦?

問題比較多,一個一個來。

移動方向不同,可以在軟體中打開赤經赤緯刻度線,大致了解一個移動方向。

圖中黃色線是實際使用赤經赤緯調節時的線條。對於比較遠的距離,也可以再找一顆中間的星做跳板。好在我在之前就比較熟悉赤道儀了,移動起來還算順手,實際上也沒像圖中畫的那麼誇張。

至於尋星鏡的倒像問題,更簡單。把軟體裝一個手機版,找星星的時候,把手機倒過來拿就行了。

這麼倒著,拿到尋星鏡旁參考,很快就可以解決了。當然,沒有手機也可以畫在紙上,同樣可以倒過來看。

另外容易遇到的一個問題是,隨著眼睛對黑暗的適應,可能看到的星星會變多,導致有時會混亂,搞不清哪一顆才是我們的參考星。這個時候,可以在軟體上設置一下,看看更多的星星出現時是什麼樣的,對照一下。再就是多走幾次路徑,比較一下那些星星的亮度了。

除此之外,星間跳(Star Hop)的原始介紹頁中提到搞清楚自己的尋星鏡所能覆蓋的視野範圍,做一個精確的圈放在星圖上是非常有用的。只可惜我用的Stallerium貌似不支持任意大小視野的標記(如果是我沒找到,歡迎評論告訴我),所以這個辦法我沒法實施。不過,Stallerium內置了Telrad尋星鏡的三圈標記。

經過實驗發現,我的8x50尋星鏡的視野剛好比最外圈大了一圈(黃色圓環),那麼只要最外圈能覆蓋的範圍我肯定能看到,稍微出圈一點的星星也會看到。倒也比較容易定位清楚。(怎麼實驗發現的?找兩顆剛好在視野範圍內的 星星度量一下尋星鏡,然後到軟體里對比就行了。)

就這樣,我對尋星方法的探索,終於可以算畫上一個句號了。但各位可以看出,要熟練運用這一方法,首先要能找到並認清天空中的主要亮星,以便作為起跳點。作為一個城市裡長大的人,通常能認出的星星少之又少,設法認識更多的星星成為了一項重要任務。


推薦閱讀:

TAG:天文學 | 天文望遠鏡 | 太陽系 | 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