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葉挺將軍在澳門地區為國家抗日做了些什麼功勞?

威名遠震的北伐名將葉挺,一生歷經坎坷,極富傳奇色彩,不論處境優劣,始終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四處奔波。1932年從德國歸來,全家就居住澳門,與澳門結下不解之緣,直到1937年2月遷往上海。在此期間,他常往返於港澳之間。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佔領了東三省。葉挺聞訊,義憤滿腔。他從德國乘新船到達香港,轉澳門定居。葉挺的親朋好友,老同事、老部下聞訊後,紛紛前去訪問,暢談闊別後發生的國家大事。當時正值國民黨向中共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失敗,蔣介石為此一籌莫展。當他聞訊葉挺到了澳門後,十分欣喜。他認為葉挺是北伐名將,有極強的軍事才能,其在共產黨內已失去地位,如授以高官厚祿,定可為己所用。陳誠受蔣介石委派,隨即專程到澳門面見葉挺,許以軍政要職。葉挺十分不悅,義正嚴辭道:「現在日本占我東北三省,在此國難當頭之時,你國共兩黨,同室操戈,竟要我屠戮同胞,希夷絕然不為!」陳誠只得灰溜溜地走了。不久,廣東軍閥陳濟棠也派人勸說葉挺出任他的將領,同樣遭到拒絕。

  葉挺到澳門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尋找黨的關係。但是,大革命失敗後,中共黨組織已轉入地下狀態。在白色恐怖統治下,找黨的關係十分困難。他雖聽說中共在香港設有地下組織——南方局,負責人是廖承志,但到哪裡才能找到他呢?後來,他發現陽翰笙在上海(陽翰笙是葉挺在南昌起義時的戰友,時任十一軍的一個師黨代表),於是,葉挺就寫信給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陽翰笙,要求他從上海來澳門面敘,自己有很多心裡話要向黨傾訴。陽翰笙收到信後,隨即向中共中央上海局請示。由於當時形勢緊張,陽翰笙走不開,中共另派張雲逸前往澳門。不久,黨組織還派了鄭德來往於澳門與香港之間,與當時住在澳門的葉挺保持聯繫。1935年至1936年間,宣俠父奉中共指令,在香港從事黨的工作。葉挺有時亦從澳門專程到香港,主動找宣俠父等人聯繫,向他反映自己的情況及想法。此時,葉挺還密切地關注國內時局的發展,盡自己所能為中華民族的革命事業出謀劃策。

1933年秋冬,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蔣光鼐聯合國民黨中的李濟深、陳友仁等組織抗日反蔣力量,在福州發動了「福建事變」,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通稱「福建人民政府」),公開與蔣介石決裂。蔡廷鍇、蔣光鼐等過去與葉挺在粵軍及第四軍中共過事。他們素仰葉挺威名,因此,在籌劃這一事變的過程中,曾派人到澳門與葉挺聯繫,邀請他前往福建共事。葉挺於1933年11月間離開澳門,前往福州,協助蔡、蔣等進行「福建事變」的籌劃工作。但由於蔣介石的鎮壓,「福建人民政府」存在了兩個月後,於1934年1月間宣告失敗。葉挺也於此時離開福建,返回澳門。不久,葉挺又赴香港,參加了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擔任軍委會委員。由於「革命同盟」需要出版書報,開展反蔣抗日宣傳,而在香港印刷這些東西有困難,負責這項工作的梅龔彬等人和葉挺商量決定,由葉挺出面,在澳門板樟廟街辦了一間小型印刷廠,以應急需。不久,這個小廠建成了,它緊密地配合了當時的革命需要,印刷了不少進步的科學書籍和宣傳材料。

  「福建事變」失敗以後,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再度升級,葉挺每天從報上揣度著中央紅軍的困難處境。那時,在陳濟棠派往贛南「剿共」的第一軍中,葉挺也有熟人。其中駐贛州的第一師師長李振球不僅是他的保定軍校同學,還是他的好友。為此,葉挺在與李振球的通信當中,常就「駐贛粵軍」的所做所為對他提出勸說,要他「阻擊紅軍」不必認真。葉挺又把福建事變的經過和「革命同盟」的活動情形,以及李濟深、蔣光鼐、蔡廷鍇等人抱有聯合李振球反蔣的期望,一一轉告給李振球。他還以「鹽巴總得讓人家吃吧,衣服總得讓人家穿吧,葯總得讓人家用吧」之類的話,指出對蘇區的經濟封鎖實屬野蠻行徑,勸李振球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策反」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對身處反動營壘的李振球和處於「剿共」第一線的第一師部隊,都曾起過一定的「緩解」作用。

  一天,葉挺漫步在澳門街頭,迎面碰上了曾給胡漢民當過副官的劉冠海。兩人駐足閑聊時,葉挺才知道他早已棄官經商。葉挺一想,劉冠海和李振球也有舊交,何不利用商人唯利是圖的心理,讓他到李振球那裡引個線,這樣既讓他賺得到錢,又能讓他為蘇區做點事。打定主意後,他便對劉冠海說:「有一筆生意好做,不知你願不願意。」劉冠海說:「那要看有沒有得賺。」葉挺說:「這邊鹽多,而江西缺鹽有山貨,你只管多販一些鹽到那邊去找李振球幫你推銷,再採辦那邊的山貨回來,保你發大財。」劉冠海對這個信息很感興趣,不久,便按照葉挺的主意幹起來。他先是親自販鹽到贛南去賣,之後又和李振球的部隊聯合經營,做成了幾宗大買賣。這雖是葉挺順手牽羊,偶然促成的一件事情,但它卻有力地證明了葉挺時時刻刻都挂念著蘇區和紅軍。

  葉挺在寓居澳門期間,全家人一起生活。他們的日子相當清苦,有時要靠一些老朋友救濟,甚至靠借債典當度日,但他卻依舊珍惜並享受著家庭的生活樂趣。葉挺夫婦相處得很好,他們互相體貼與鼓勵。葉挺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有意讓他們獨立地處理一些事情,並鼓勵他們要努力學習,不怕困難。空閑時,葉挺經常帶著全家到路環一帶野餐、游泳,還給家人拍照。每次帶孩子到海邊玩耍時,他總愛站在海邊遙望遠方,苦苦地思考著救國救民的良策。

  這段時間,葉挺的堂侄葉欽和因為失業,生活困難,便約了幾個要好同學,從家鄉到澳門找葉挺,希望葉挺利用關係,幫助他們就業。葉欽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此之前,葉挺的另一個侄子葉石,也以同樣的理由找過葉挺,那一次,葉挺幫了忙。但這一次,葉挺不願再做介紹人了。因為這次人多,推薦給誰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僅如此,葉挺覺得,對於這些青年人的真正幫助,不應是給個工作機會讓他們去混飯吃,而是應該引導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當時,葉欽和對革命尚不理解,只好悻悻而去。但幾年以後,當葉挺在武漢參加組建新四軍時,葉欽和接到葉挺要他參軍的電報,便高興地帶著葉挺的胞弟、他的堂叔葉輔平,一起趕到武漢,參加了新四軍。

  在葉挺居住澳門期間,國民黨當局對他的利誘始終沒有間斷。可是,葉挺寧願過著清貧的生活,也要始終保持自己的政治節操和革命品德。他不為威迫利誘所動,堅定地等待著中國共產黨的召喚,隨時準備重新投入到中國革命的洪流中去。


推薦閱讀:

列寧「世界革命理論」在蘇波戰爭決策中的誤判
在皇室戰爭中,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是否殺光兄弟的後人呢?
誰敢挑戰朝鮮的核力量 ——評朝鮮第六次核試驗
中國已經30多年沒有戰事,解放軍還能打仗嗎?
火槍摧毀了騎士?不太對

TAG:抗日戰爭 | 歷史 | 戰爭 | 中國近代史 | 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