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初時期人們的名字都是努爾哈赤、多爾袞、阿巴亥這種的,而後來就變成了玄燁、胤禛這樣漢化的名字?
清初時期的名字好奇怪啊,最近看《獨步天下》有了這個疑惑。
謝邀。
這不叫名字奇怪。
清初大部分滿人的名字都是用滿語命名的,對於滿語母語者而言,這些詞的意思沒什麼問題,有些甚至很平常,比如阿濟格、都興阿。
之所以覺得奇怪,是因為漢語音譯初期,主要目的是為了擬音,而沒有做到信達雅。
《欽定清漢對音字式》出來後,就好了很多。
而清初,例如明珠、皇太極這樣的名字,都是滿語起的,但是因為漢字選的好,選的漂亮,一般人就不會覺得彆扭了。
其實入關之前,滿人不少家族也是排輩分的,只不過用的是滿語的語言習慣。
而入關之後,皇帝就不僅僅是滿人的皇帝了,他是全國人的皇帝,漢文化的學習和利用都不可或缺。因此,輩分、名字逐漸以漢語為主。
當然,仍然以滿語起名的王公貴族,乃至各將軍尚書,不勝枚舉。
我就簡單說說,題主可參考以下答案:
清朝初期的人名努爾哈赤、多爾袞、阿濟格、多鐸、濟爾哈朗之類的,在滿語里是什麼意思??www.zhihu.com滿文中清朝皇帝們的名字怎麼寫??www.zhihu.com清朝人是怎麼起名字的??www.zhihu.com清朝皇子起名是按滿文還是漢文的??www.zhihu.com清朝皇子起名是按滿文還是漢文的??www.zhihu.com因為你看書少,知道的滿人名字就這幾個皇帝唔……
前期也有褚英、杜度、費揚武這樣「看起來很像漢名」的名字,後期也有色普徵額(《清史稿》卷468有傳)、克蒙額(《清史稿》卷470有傳)、阿聯(光緒二十四年進士)、依興阿(《吉林全省旗務處為烏拉佃民郭成寬私使押租令其撤地歸丁給農務總會的移文》,宣統三年七月十九日,吉林省檔案館藏檔案)等等。
一般認為清中葉以後關內部分旗人取名確實有「兩個字」、多用吉祥字眼等傾向,但你覺得「祿彭」(光緒中期擔任黑龍江副都統)、「恭鏜」這樣的名字究竟是「漢化」還是「不漢化」?我覺得這個標準很難確定——畢竟中國太大了,取名傾向因時間、地域等因素而變化很大,「什麼樣的名字比較像漢人」是一個很模糊的事情。
謝邀
文化都是相互學習,不斷融合的。
太宗皇太極也是清初的名字,像不像漢文?
清初滿洲人肯定是滿文名字,滿文是阿爾泰語系的一種文字,音譯為漢字肯定彆扭。
這就像很多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之後,都要改一個好聽的中文名。
比如「7up」譯為「七上」好聽還是「七喜」好聽呢,
這就是音譯,直譯和意譯的區別,很多外國品牌在大陸、中國台灣地區和香港澳門都有不同的翻譯結果,
比如冉阿讓,台灣翻譯為「尚萬強」,基辛格台灣譯為「季新吉」,還有我們熟知的「蘭博基尼」,台灣譯為「藍寶堅尼」。
滿語譯為漢字,後面就朝著「信達雅」的方向發展了。後面起的名字也是大氣莊重,「玄燁」「溥傑」「毓嶦」。。。
其實名字這玩意,你叫順了也就沒什麼好聽不好聽了,「斯巴魯」「尼桑」其實也挺難聽的,叫多了也就習慣了。強答一波,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清代滿人起名,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不避外。
不避外,就是起名的時候,不介意用外族語言起名,甚至會直接拿來使用。
比如皇太極的名字 hong taiji,曾經引發過學術界的爭論。許多學者懷疑這不是名字,而是官職或者封號,因為這和蒙古語「黃台吉」高度相似;而蒙古語「黃台吉」是從漢語「皇太子」轉音而來,在當時的蒙古諸部中是一個官職、一個封號,相當於部落二把手。
從漢人角度來看,給自己的孩子用官職起名,還是用外族官職起名,是不能理解的,就比如給孩子起名「李·普萊怎特」。但以1635年皇太極登上蒙古大汗位時的誓詞來看,他就叫皇太極。
另外,努爾哈赤的nurgaci,其實也是個滿蒙結合的名字,意為「像野豬一樣(勇猛)」。
這樣一看,入關以後,滿人起漢式名字,就很好理解了。
補充一點,自康熙起,所有清朝皇帝的名字都是漢名,不是滿文音譯(順治存疑)。皇帝的滿文名字是從漢名音譯過去的。比如康熙,滿文hiowan yei,很明顯,是「玄燁」的音譯。
事實上,直到清末,依然有大量的滿人用滿式名字,比如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和陝甘回亂的將領多隆阿(dorongga)等等。同時,也有很多滿人起名是滿漢結合的,比如「三格」,「三」是漢語,「格」其實是滿語「age」的縮寫。
至於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入關之前,從地域角度上來說,女真(滿洲)地處漢——蒙古——朝鮮之間,受到三者影響,會產生這種「大雜燴」現象;入關之後,旗民階級對立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滿蒙漢民族對立,也會使旗人內部的滿蒙漢三族互相認同,進而互相模仿。
我記得在哪看過,玄燁是漢語名,滿語名字另有一個。滿語的特點就決定了它起名字必然是類似西方語言那種多音節單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