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奇俠被網友罵,為什麼中國導演還在拍抗日神劇?
1.劇情嚴謹往往悲慘沉悶。畢竟整場戰爭,我們敗多勝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人員傷亡2500餘萬,財產損失超過幾千億美元(當時統計是200多億,若按可比價格計算遠遠不止)。很多地方都有萬人坑,731細菌戰,三光大掃蕩,重慶大轟炸。如果完全寫實,在休閑時間觀劇的國人心裡很難承受。
2.抗日劇政治正確,有最大的官民公約數。不管官方還是民間,對日本侵華戰爭始終不能淡然處之,特別在上世紀末以來,日本社會日益右傾,否認歷史,為侵略戰爭翻案招魂,中國社會對此倍加警惕,在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抗日神劇某種程度迎合了這一需要。
3.補償性的心理需求,對祖國強大的渴望和嚮往。因為上述原因,國人渴望自立自強,洗雪恥辱,可在目前的和平發展大趨勢、大環境下,大規模,高烈度的戰爭只能是幻想,求諸於外不得,那就求諸於內,也就有了誕生抗日神劇的土壤。
4.年青一代的欣賞偏好,對精神世界的另類渴求。改革開放以來,傳統文化受到嚴峻挑戰,大量歐美及港台劇趁虛而入,魚龍混雜,戲說,重構名著經典風氣大盛,其中無厘頭一類的誇張表演大受歡迎,為了迎合這股潮流,自然會有人把腦筋動在抗日劇上。
5.編劇演藝人員良莠不齊,素質下滑,為利益不擇手段。港台演藝圈衰落,大量編導演藝人員登陸發展,創作思路和表現手法和大陸的政治氣氛以及人文環境出現碰撞和錯位,不恰當、不準確以及不嚴謹的創作態度,使一些原本嚴肅的劇集蒙上了神劇的色彩。還有些投資商和演員唯利是圖,心態浮躁,進一步拉低了劇集質量。
6.有些勢力或者人渾水摸魚,別有用心,意圖達到不良目的。這種現象形形色色,有的人僅僅是看問題不夠客觀,發泄不滿;還有些人出於商業及炒作目的,故意推波助瀾;還有希望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家警惕。
總之,抗日神劇是客觀存在,何劇為神,何劇為鬼,何劇名不副實,何劇被污衊抹黑,觀眾自有評判,何須他人饒舌。
推薦閱讀:
※網劇餘罪2成功與否?
※《白夜追兇》是一部什麼劇?
※鄭愷新片《臨時演員》票房不佳,又鬧退出跑男團,「小獵豹」壓力山大?
※對於《靈魂擺渡》2有什麼看法?
※這部《萬萬沒想到》第四季是被如何評價的?
TAG: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