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諾蘭是怎樣一個導演?

其實諾蘭目前來說所有的電影(從處女作《追隨》到《星際穿越》)都逃不過一個主題——身份尋覓。廢客君不知道這是劇本的湊巧還是諾蘭的有心之舉,但是這樣一個具有哲學意味的電影主題無意增加了電影的內(bi)涵 (ge)。

《追隨》中的男主遊走在作家和小偷的兩者身份之間,諾蘭刻意的使用雙線交叉敘述,一是有炫技的嫌疑,第二的確增加了男主角身份感的缺失。

如果說《追隨》 中主人公身份感的缺失是由於社會的冷漠和人性的異化,那麼《記憶碎片》顯然加深了個人的宿命感和偶然性。

男主角萊納並不是主觀的身份缺失,而是在遭受腦部重擊之後產生的只具有短時間的記憶。

萊納的身份丟失是令人同情的,但是萊納並不以為然,他總能在前一個身份丟失的情況下,為自己打造新的身份——一個有利於自己的身份,同時也會為周圍的人定性和製造身份。這是一種雙重的欺騙。

黑白線的正敘與彩色線的倒敘兩者每隔十分鐘左右交叉敘述,這種撓人心扉令人抓狂的敘述方式搞得很多人第一遍基本沒怎麼看懂,當年廢客君第一次也只看懂百分之七十左右~~~

《白夜追兇》其實不是一次普通的兇手逮捕行動,表面上故事的主線是以阿爾-帕西諾為首的警察經過抽絲剝繭逮捕少女殺人犯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在探討阿爾-帕西諾警察身份的問題,帕西諾誤殺同事,但是在特定環境下又暫時無人發現,這樣一個環境難免將人性中的醜惡與警察身份的高尚光環產生激烈的衝突。

其實漫畫英雄電影向來以「無內涵」為人詬病,但是在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之後,這樣的定性終於不是那麼絕對了。諾蘭筆下的蝙蝠俠不是用布魯斯-韋恩的身份耍酷泡妞,他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到底是誰,第一部《俠影之謎》是在尋覓自己;第二部《黑暗騎士》是在質疑自己;第三部《黑暗騎士崛起》是在發現自己,這是一個人的三個階段,最後蝙蝠俠的出走和羅賓的繼位也是象徵新的身份確認,

魔術師這個職業本來就是給人帶來神秘和未知的象徵,他不需要你探究根底,他只需要你驚叫歡呼,但是對於魔術師自己,他們會如何定位自己,他們是凡人?不會,長久的黑暗鬥篷已經剝離了他們的人性,而代替以神性,他們希望自己是掌控萬物的神,就如同在舞台上一樣,他們已經徹底淪陷在自我的迷失陷阱中~~~不管是金剛狼——休-傑克曼,還是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

陀螺最終是停還是一直轉?相信很多看完《盜夢空間》的觀眾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在一次採訪中,當諾蘭本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自己也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或者說他自己可能並不關心這個最終的結局,就像斯科塞斯的《禁閉島》一樣,到底是男主角瘋了還是大家合夥騙他?二重性的答案總能成為吸人眼球的常用手段。

咳咳,扯遠了!我們繼續說諾蘭電影中人物的角色迷失。其實在《盜夢空間》中,有小李子扮演的柯布心境變化一直是劇情的主要推動手,男主在電影的正式開始時就是一隻困獸,他在用催眠手段致使妻子死亡和希望重返兒女中間不得解脫,其實與其說整部電影是精巧的盜夢過程,還不如說是柯布心靈重返現實的歷程。

2014年的上半年,當人們被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的驚人視覺效果震撼的同時,影迷心中或許已經定義這部電影為本年度科幻電影之最,不過在這一年十一月份上映的《星際穿越》估計打破了不少人的原始定義。

有人說諾蘭已經在這部電影中完成了他個人的一個導演翻轉,那就是從技術派先鋒導演向注重敘事和人物內心探討的內涵導演轉變,其實從片中出現大量的父女親情和人類自身最根本的守護情感就能知曉端倪。

馬修-麥康納在獲得影帝之後,在本片中把角色的抉擇也演繹的絲絲入扣。他的迷失是囿於整個大環境的改變,由原來的宇航員淪落為平淡生活中的農場主,兒女的顧忌、原來夢想的遺失、重啟夢想的機會,但是讓人驚訝的是諾蘭能在色彩斑斕的五維空間中把最尋常的人情敘述的令人動容,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諾蘭式轉變」吧!

這次的專題先做到這裡,諾蘭是廢客君目前來說最喜歡的導演,廢客也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不定期的做出諾蘭的相關專題。敬請期待哈!!!



推薦閱讀:

TAG:諾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