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學習的思路是什麼樣的?

背景:我家寶寶現在1歲4個月,開始學說話了。會說1,2,5三個數字

我伸出1根手指頭,問:這是幾?寶寶:1

我伸出2根手指頭,問:這是幾?寶寶:2

我伸出5根手指頭,問:這是幾?寶寶:5

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不伸手指頭連問3遍,他的回答依然是1,2,5的順序

好吧,單獨試吧

在他正玩的時候,隨機伸手指頭,1根手指頭回答1,5根手指頭回答5,2根手指頭的時候開始胡亂回答了。。

搞不懂他的思維是怎樣的。。。


人有多種能力,如運動能力、智力能力等,但人還有一種高超的能力叫學習能力。下面從兒童康復《感覺統合》訓練,以及兒童發育成長,來講兒童的學習能力發展,以及家長如何來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具體地說,是指一個人了解與認識世界的一整套心理能力,包括動作、知覺、注意、記憶、語言、思維和社會學習能力等各方面。

任何一種能力的失調都可以引起學習障礙。學習能力是在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發展起來的,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差異,即有的能力發展的好、發展的快,而另一些能力發展緩慢,甚至出現缺陷。例如,某學校一個初二年級的14歲學生,通過學能測驗,他的視覺動作統合能力只達到10歲水平,造成他無法正常學習。

所以有的十分聰明的學生,家庭、情緒、學習動機等方面均無問題,但語文考試成績卻不及格,他很可能在需要掌握閱讀材料的心理過程方面具有某種缺陷,如對文字的知覺存在失調。而有些智商相對偏低的學生,學習能力卻很強,學習成績總能保持在中上等水平。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兒童學習能力的形成,大體經歷五個發展階段:

0-1歲 大肌肉活動能力階段。

嬰兒通過爬、翻、滾、抓、旋轉、坐等大肌肉的活動,來接觸世界、了解世界,開始對外部世界形成穩固的表象。嬰兒的心理開始從混亂無序狀態向有序狀態過度。

嬰兒的這種爬、翻、滾的活動能力就是他們基本的學習能力,家長要給孩子創造這個「學習能力」培養的機會和條件。

有的家長深知這一「運動」的重要性,他們在家裡的地面上鋪上地毯,再把桌子腿、椅子腿用布包好,以免磕傷孩子,然後讓孩子盡情爬玩。而有的家長生怕孩子摔著、碰著,總是把孩子抱在身上,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出現不能正確掌握握筆姿勢,書寫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馬馬虎虎的現象。

還會在運動方面表現出技巧很差,經常碰傷自己或摔倒在地;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落後,在跳繩、打球方面顯得很笨拙;在運動時經常有多餘的動作,在精細動作方面落後,不能根據對象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常將東西弄碎、弄壞,不會系鞋帶、解鈕扣,用不好筷子等。

2-4歲 感覺動作學習階段。(幼兒園)

兒童的感覺動作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兒童智慧發展的基礎。

當幼兒會坐、會走後,他們開始在動作的基礎上形成感覺,並通過動作與感覺的配合形成較為複雜的身體運動。

幼兒開始能夠接丟物體、拍球、拋接球、坐滑梯、騎小三輪車、跳繩、跳遠、跑步、玩積木、摺紙、剪貼畫、照圖形繪畫等,這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小肌肉精細動作的訓練。

通過這些活動身體協調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開始憑藉觸覺、聽覺、嗅覺與味覺等來認識事物,同時在感受事物時形成較為簡單的判斷。這就是感覺動作學習過程。

這時家長應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提高他們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觀察力和想像力。在引導孩子觀察時要注意,使他們通過語言,理解所觀察事物的意義,掌握事物的名稱,自己說出觀察的內容,進行語言系統的訓練。

好的教育是向兒童提供一個環境,讓兒童在其中能夠自己試驗某些事情,並找到自己的答案。放開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多接觸自然、社會,多接觸生活,使他們通過對事物的積極活動來獲得自己的知識。

兒童知識的獲得首先是從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經過內化而構造起來的,而不是大家所設想的通過教學而獲得。兒童的邏輯智力或反省智力的根子,始終是深藏在兒童與周圍現實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兒童只有通過自己的玩弄、操作、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經驗。

感覺動作能力落後的兒童,則表現為難以對外界事物集中注意力,好像任何事物都引不起他的興趣。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對某些事情過於敏感。他們不愛參加戶外活動,動作笨拙,經常把頭撞在門框上,跑步跌跟頭,列隊行走時有的是順拐子,手-眼協調能力差。

5-6歲知覺動作統合階段。(學前班和小學一年級)

兒童在大肌肉動作和感覺動作兩個階段的發展基礎上,開始形成豐富的知覺表象世界。當大人要求孩子做某種事情時,孩子不用先模仿大人的動作,而是通過手勢、表情、語言,並根據對這些信息的記憶就可以完成這項活動。於是兒童的學習能力就發展到了知覺動作階段。

在這一階段,兒童的視覺與聽覺是最重要的學習途徑。

視覺方面:開始辨認有意義的事物,學會區分經驗中的對象與背景,辨認相似圖形中的不同部分,辨認點、線、面,並能記憶呈現的圖形與文字。這時家長應給孩子多看兒童畫報、畫書,玩拼圖遊戲和迷宮遊戲,到公園看各種動物,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等。

聽覺方面:開始用不同的語言與不同的事物聯繫,辨別不同的發音並從中提取意義。兒童能夠將聽到的語言記在大腦中,按照這一指令去行動。這時家長應給孩子多講故事。

如「365夜」、「故事大王」、「格林童話」等,講各種有趣的事,聽各種優美的音樂,如果孩子喜歡可以學一種樂器。這也是培養孩子審美觀、是非觀、同情心等美好心理素質的重要階段。

聽知覺能力差的孩子,無法過濾環境中不重要的聽覺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聽覺刺激所干擾,導致注意力分散。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視覺與聽覺總是與動作聯繫在一起的,看到或聽到對他們有用的信息,他們不會無動於衷,他們通過積極的看、積極的聽,目的是行動。

前面階段,是以動作為主,動作誘發感覺、知覺,而在這個階段,是以知覺為主,知覺統轄動作。他們將知覺經驗如實畫出來、如實說出來,他們這時有能力照著畫、照著說,他們內部心理活動佔據了優勢,但動作仍然必不可少,這就是為什麼叫知覺動作統合階段。

這一階段重點是發展兒童的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尤其是視覺和動作的統合能力。因為這一階段兒童開始學習文化課,開始培養他們的聽課能力和寫作能力,這些都直接依賴於視覺動作統合能力的發展。也正是在這一階段兒童開始分化為視覺型學習和聽覺型學習。

視聽覺動作統合能力是大腦將感覺器官傳入的信息進行正確處理,再指揮行動,如果這個信息處理過程出現問題,那麼行動一定會出差錯,看到的、聽到的與做到的是兩碼事。

例如,孩子在做數學運算時,時常忘記進位和錯位,就是因為視覺記憶受到下一步計算的干擾;孩子將數字抄錯、遺漏或左右顛倒,是由於視覺記憶、視覺分辨能力與視覺次序性記憶能力發展不足造成的。

在豎式計算中,將個位、十位、百位數排列不正,是因為視動協調性出現了障礙,大腦對方向、位置和距離信息的處理出現了問題所造成的。對於這些問題就需要進行知覺動作統合能力訓練來解決。

知覺動作統合能力是後天學習與訓練的結果,現代都市家庭的孩子住在高樓,沒有戶外遊戲,沒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其實很多家長小的時候玩過的遊戲如踢毽子、踢沙包、打陀螺、滾鐵環、跳格子、抓石子、抓羊拐、鬥雞等遊戲對孩子的能力發展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這時家長要經常和孩子聊天,帶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讓孩子有適應陌生環境的機會,進行適應社會能力的訓練。現在有些家長連孩子系鞋帶這樣的事都要代勞,一個初中三年紀的女生還等著爸爸媽媽把螃蟹剝好了自己只管吃,孩子的能力能發展起來嗎?

7-9歲 符號認知與閱讀能力階段(小學二三四年級)

閱讀是對文字元號的視覺辨認與領會過程,文字與圖形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由點線組成,但又有區別,文字代表一定意義。閱讀與圖形辨認涉及到更高級的大腦過程,即領會、理解、提取語義的過程。

閱讀能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眼球運動、視覺速度、視覺辨別能力;二是符號轉變成語義,即理解字詞意義的過程。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同時要加強對孩子字詞意義的訓練,如字詞聯想訓練,閱讀策略的訓練。這是孩子學習數學問題,理解抽象數學概念,領會應用題的基礎。

例如:1988年趙彤言成為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年齡最小的博士研究生。父母為了提高她的閱讀能力,開啟知識的大門,一有空就帶她去書店,買回一大堆書。她從兩歲至七歲,五年先後看過一千五百多種書。

一個對字詞不善領會,閱讀能力差的孩子,不能真正領會數量概念,不能有效地抽象思維。如果發現孩子視覺動作統合能力低下而導致閱讀困難,則要進行前一階段的補救,即訓練兒童知覺動作統合能力。

10-12歲 數學推理邏輯思維階段。(小學五六年級)

這一階段將培養發展孩子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

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數學不紮實,請家教補習數學,輔導時會做了,過後又不會了,個別家長甚至將這一現象歸結為記性不好,說自己的孩子忘性大。其實,這是由於孩子並沒有真正理解解題的方法,沒有真正掌握解題的條件。有時孩子僅憑機械記憶,記住了解題步驟,但稍一變化便束手無策。

孩子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這種能力是動作、感覺、知覺、閱讀等諸項基本能力發展的積累,體現的是多種基本學習能力的積累效應。

這正如我國古人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只有前幾個階段順利發展後,這一階段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具備。數學計算能力是一種高級思維活動,它還取決於智商的高低。

這一階段重點是發展兒童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訓練數形關係、數量關係來進行。而數學的運算則可以通過將運算與動作相聯繫而傳授給兒童。我們看到兒童在這一階段所玩的一些遊戲,如跳皮筋、踢毽子、跳方塊及各種棋類活動等,均對提高大腦思維能力有所幫助。

上述學習能力如果在各階段發展過程中出現落後或者發展不平衡,就容易導致學習障礙。學習障礙的實質就是學習能力的缺損與失調。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很多,從心理因素看,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因某些智力落後而引起的成績差,這些兒童一般要去特殊學校接受專門教育;

二是因不良家庭環境和情緒障礙及人格障礙所引起的成績差,這些兒童要解決的問題是心理健康和家庭環境的改變;

三是學習成績差是因為學習障礙造成的,這些學生智力正常家庭也沒有大的危機,主要是因為聽、說、讀、寫、算的能力在某些方面出了問題而導致學習成績差。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消失,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很難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近調查顯示中國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率已經達到80%,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長必須儘早預防自己的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表現。

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庭,內容中有不懂得專業術語或者不懂得地方可以私信我。

內容參考書籍《兒童發育學》,《特殊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於小編聯繫。


謝邀!我們家孩子有個階段也用手指頭數數,也是只數1、2、5,我周圍朋友很多人孩子也這樣,很有趣。至於寶寶的思維是怎樣的,每個孩子的情況可能不一樣,我可以說說我對自己孩子的觀察,你說說你的觀察,大家一起交流。

我在如何培養孩子在數學方面的興趣? - 豬豬的回答中介紹了我們家孩子自主在生活中學習數字的經歷,裡面提到了用手指頭數數的階段,貼在下面:

直到有一天,媽媽給路易在紙上畫太陽玩,太陽也是路易的最愛之一。媽媽連續畫了一排太陽,路易高興壞了,激動地指著太陽一個個數過來,嘴裡竟然說出了「1,2」。

要知道,這對路易來說是多麼偉大的成就呀。這個時候他還不會說話呢,剛開始會說爸爸媽媽,別的啥都不會說,大概21個月。更何況,他這不止是在發音,而是明白數數的概念,太令人驚喜了。

那段時間路易對手指很感興趣,天天拉著一個個問。知道他能數數,媽媽乘機給他展示了一下12345的手勢,路易看呆了,很快學會並有了創造。媽媽是按照大人的習慣展示的,食指代表1,食指中指代表2這樣,而路易的創造是大拇指代表1,大拇指食指代表2,然後跳過難比劃也難發音的3和4,直奔著5就去了。從此以後,常常見到他一個人躺在那裡認真地數著125的身影。

再後來,他10個數字都能念出來了。汽車車牌上數字,他會一個個指出來念。自己稱了體重,我們聽他報數就可知道數值。這都是我們的親子遊戲。有一次,他在一個高高的角落看到一瓶84消毒液,指認半天,我們怎麼也沒想到他是問這個,以為他問旁邊的花,最後他憋不住,自己說出了84,我們才恍然大悟。

路易已然是運用數字的高手啦。

我們家孩子用手指數數時已經1歲9個多月,他那時懂得數數的概念,他是真的在數手指頭,至於隨便給一個手勢他能不能正確說出對應的數字,我沒有試過也不關心。

我只知道,會數數不代表每次都能數對。比如看繪本的時候,有些比較小的有挨得比較近的東西,他很容易數錯,我也不糾正他。還有的時候,他故意亂數一通,他是在嘗試亂數這種方式,我也就當搞笑一樣看看。

至於你孩子的情況,我只能大概猜測,你可以再觀察。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對數數沒有概念,那這可能只是在練習發音。不伸手指頭連問3遍,他的回答依然是1,2,5的順序,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知道你要問什麼。隨機伸手指頭,1根手指頭回答1,5根手指頭回答5,這可能是孩子把手勢和發音對應起來了,就跟孩子把某個物品和其名稱的發音對應起來類似。2根手指頭的時候開始胡亂回答,可能是在瞎玩。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行為。


我才發現不只我們家寶寶這樣耶,她也是差不多一歲四個月開始數數,都是125125,然後一歲五個月就每天12527,12527的數數,現在也差不多是這樣,開始會說8和9了。

感覺順其自然就可以了,每天教一點點,慢慢有一天就越來越會了呢,不用太著急^_^


應邀!

不知道1歲四個月的思維是怎樣的。

百度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__

思維最初是人腦藉助於語言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思維以感知為基礎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繫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

從這麼小認識1 2 5 是種進步,具體要看。 題主願意可以參考杜曼閃卡之類的早教。百度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_

…… 我覺得有時候一定要正確,或者提前懂什麼(贏在起跑線)有的時候是成年意識上的恐懼和焦慮。當然和受益也有關係。

「在他正玩的時候,隨機伸手指頭,1根手指頭回答1,5根手指頭回答5,2根手指頭的時候開始胡亂回答了。。」

他正在玩什麼?

如果突然去打斷,並且表示好的很開心是對的,錯的是不好的……

可能影響本身的注意集中能力,還有現在這樣陪玩,是否一直這類陪玩……

早期更多是情感情緒方面的基礎,到不只是這些認知方面的。

下次錄個像吧,最好錄像孩子玩的樣子和家長玩的樣子,兩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如何的,這樣的答案比較符合這個具體情況。

類似這個: Still Face Experiment-搞笑視頻

可以觀察是積極性情感互動,還是不舒服……


幼兒在那個年齡還不理解數詞的實際含義,只是通過你的行為刺激強化了認知,不代表他真正理解了。


我覺得寶寶對你對他的訓練是有一定的記憶的,但是也不代表他就理解1根手指是代表數量上的1吧。我家寶寶1歲2個月,之前在她面前說了幾遍1-10,之後我說1她接2,我說3她接4,我說5,你覺得她會接6嘛?不,她說5。我說6,她不說6並且跳過7,直接說8…所以我覺得寶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你對他的訓練,但是有他自己的偏好,可能每個寶寶都不一樣。而且,數字方面我覺得這個歲數的寶寶應該還沒有這麼具體的數量的概念。


推薦閱讀:

關於《娛樂至死》的理解與整理
Eyelink 1000 plus 使用心得
EyeLink 產品EB編程通用檢查清單
眼動指標與選擇
好奇心驅動的強化學習:從資訊理論開始

TAG:育兒 | 早教 | 家庭教育 | 認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