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不好好說話,打擊孩子自信心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我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命的是,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在我們的日常教養中,大量存在,且日久經年重複發生著。創傷心理學的研究顯示:言語上的虐待無異於靈魂的謀殺。

不斷地批評、辱罵、輕視、不合理的期待等等,會像身體傷害和性傷害一樣,給人帶去創傷和羞恥感。很多心理專家認為,這種情感上的無形傷害,甚至遠比其他形式的傷害更為持久、深遠。

更加隱形的傷害

更多的傷害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實實在在每天都在發生著的。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有一個慣於羞辱她的母親。這位母親也許相信,羞辱會讓自己調皮、貪玩的女兒變得更加聽話,因此將羞辱當成了管教手段,如同馴養動物一樣摧毀掉了女兒的意志。小時我經常會撞見一位母親罵女兒:看看你能做出什麼像樣的事來,蠢得要死,整天就知道吃吃吃,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那女孩就站在那裡不動任由母親辱罵。哭也不哭。一臉的麻木與空洞。而她的母親也因此堅信:自己的女兒就是天生壞種。她還經常挑剔女兒的長相,沖她大吼,讓她站直。後來長大了,女孩果然如同她媽媽當年所預言的:整個人大大咧咧、沒心沒肺;身材往橫了長;婚姻和事業都不順利。而更可怕的是她也有一個女兒,每天動輒打罵,一如她的母親當年對她那樣。是的沒錯,羞恥感會讓受害人產生施虐傾向。童年時期受過言語虐待的人,大約30%會轉而羞辱自己的孩子。

當然,言語羞辱還會導致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結果——強制性重複

一個鄰居,男。他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責罵他。等他結婚,又找了個愛苛責的妻子。事實上,正因為他小時候受到過的那些責罵,他才娶了他的妻子,一個像他媽媽那樣難以取悅的女人。人格健全的人一般見到這種女人會唯恐避之不及。這個男人恰恰相反。苛刻的女人帶給他的那個感覺疼痛卻又熟悉。潛意識裡他渴望重溫童年經歷,並希望這次能夠扭轉乾坤。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重複」。然而可悲之處在於,這種重複毫無意義,只會加重傷害。

語言的傷害究竟有多深遠?

苛刻甚至羞辱性的言語究竟給我們的孩子帶去了什麼?

被羞辱感:

特別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齡人面前被責罵,羞辱感會更加強烈。

不安全感:

孩子想要阻止責罵帶來的傷害,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這讓孩子挫敗、無助、不安。

憤怒感:

憤怒用來保護自己,也可以防止「我不好」這件事進一步曝光,於是他們變得日漸疏離,與人群格格不入。

低人一等感:

孩子缺乏判斷力,糟糕的評價多了他們會認為自己真的很差,笨,難看,臟,墮落。他們不僅陷入這樣的痛苦中無法自拔,還會自己責怪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過這樣的傷害。哪怕過去了很多年,哪怕早已遠離父母身邊,這種傷害仍然會如形隨形。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孩子 | 育兒 | 好好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