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公司越大,打醬油的越多?


打醬油的都一定會被發現,只是要不要說破的區別。公司很大,我覺得我不own這個公司,我管別人那麼多幹什麼。


打醬油的多,領導位置才踏實。


說說我的愚見,上班期間斷斷續續碼的,有點亂,如果有什麼地方說得不妥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對沒錯,最近製造業蕭條,我們生意冷清下來了,所以我也開始打醬油了。)

我覺得打醬油的有兩類,一類是老闆心知肚明的,一類是發現即處理的。這裡只討論工作不飽和的閑人,不討論那種僱用來做點雜務小事的,因為就算是雜務,只要也在努力做就不算醬油。

發現即處理的,就是那種真的偷懶的。公司不養閑人,有人說破或者被老闆識破,那多半是要處理一下的,要麼找談話,要麼扣工資,要麼更極端點的開掉。現在處理人的成本也高,所以有的老闆是養著,等到合同到期不續簽就是了。

老闆心知肚明的就多了,老闆要養個閑人,理由可以各式各樣。

一種是老闆的親朋好友,礙於面子不能輕易開掉,打醬油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一種是和老闆或公司有利益瓜葛的,比如持有公司股份混個閑差的,比如掌握老闆什麼把柄的(第一桶金來路不正),掌握企業機密寧可養著也不能讓人家挖走的,還有老闆的小蜜什麼的。

還有對自身發展可能有利的,比如總公司或者上級單位、政府部門裡過來的,可能是什麼領導家的千金、公子,不能隨便動。

以及公司體制導致的。比如責任分散、風險控制嚴、許可權管控得緊,本來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得走一個流程,幾個人分擔,這樣就出閑人了。

又或者這幾個人沒有替代性,用順手了,效率低點就低點,總比重新培養一批人划算。企業在做新項目的時候往往有這個情況。

不論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多少會有打醬油的人,大公司總人數多,打醬油的多也很正常。只不過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真的有點不妥,儘管我主觀上認同「大公司打醬油多」這個提法。

大公司里可能存在各種小圈子、複雜的人際關係,一般不會輕易去說破人家,以免落得個多管閑事、心機婊之類的名聲。老闆們也能察覺到一些關係上的問題,也不會輕易去處理人,還沒到企業要裁員的地步,人事調動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很大,划不來。

另外,公司要發展得那麼大,公司外的關係也有可能存在。托某個官員的福拿到了個大項目一下子做大了,人家安排個親戚來公司里上班,也不敢輕易管的。

關於那些個發現就會被處理的人,為什麼還能那麼悠哉,我覺得他們花心思在人際方面了。

公司里有多少閑人,頂頭的大老闆可能不是很了解,但下面的中層、基層幹部應當是很了解的。要是中間的幹部每隔一陣子收到某個閑人送的香煙、紅包,他對處理閑人這事兒就沒積極性了。也還真有這種寧可每個月拿出點錢包個紅包給上級也不願意努力工作的。

和上級有點見不得人的事兒就更不用說了。

又或者這閑人其實很有本事,人際關係搞的不錯,大部分同事上司什麼的都被擺平了,也就沒什麼人搞他了。

這種心態我見識過,有時候還不得不被現實逼迫認同,與其努力做事還被人後面戳脊樑,不如悠哉地和大家玩得好。

「公司不是自己的,垮了還是做大了跟我沒關係,我少幹活多拿錢才算自己真實惠。」相信不少閑人持有這種觀點的,看起來很自利,但這很自然,在非計件制的框架下是很常見的。現在流行的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培訓等等,在我看來就是管理者想通過這種投資來降低個人的自利傾向,從長期看來可能會有正面影響。不過這種做法還是會出現相對較閑的人,只不過把總體閑的程度減小了。

厲害的企業和老闆還有洗腦的,給員工各種夢想和願景,加上各種鼓吹和「未來收益」的誘惑,不斷強化灌輸,把這種人天然的自利性消除殆盡,甚至把他們轉變成廉價勞動力來進行壓榨。這種現象我不敢說普遍,就是覺得細思恐極,覺得有多少浸潤在所謂大公司的人還沒意識到自己實際上跟進了傳銷團伙一樣。所以我還覺得,當一個組織里每個人都無私奉獻、甚至投入遠超回報時,這個組織可能反而有問題

綜上,公司里有閑人很正常。

閑人過多、忙閑嚴重不均、沒有閑人,都可能是公司有問題的癥狀或者預兆。


關於打醬油這個事情我肯定是反對的 因為公司現在的員工效率低下 整天看起來無所事事 雖然在職業生涯當中 我大部分時間也有在打醬油

實際從根源上來說 是因為公司的分工導致 更專業的人做更專業的事情 工作能力突出的人 其實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 如果沒有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必然就出現打醬油的情況.特別是大公司 分工更細緻 每個人只需要完成自己的那麼一點點工作 實際要求的工作技能 大部分3個月就可以熟練掌握了 但是這些人 你又不能說精兵簡政把他們都開掉 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

所以很正常的,分工更細緻,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有益於防止員工學習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這感覺就好像在魔獸世界裡,開荒的時候很少有人划水(打醬油),因為要窮盡大家的力量才能開荒成功。開荒完成之後,因為副本的收益使得團隊的戰鬥力逐漸提升,從而讓副本難度相對降低,隨便打打就打通了。這時候,我就開始划水了(逃


這是著名的「搭便車」問題(free-rider problem),Mancur Olson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首次提出了這個問題並對之有詳細描述。簡單來說,就是在群體中一個理性人不會去按照集體利益去貢獻,作為理性人只需坐享其他人為集體目標付出的成果即可,因為這樣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這種現象在大群體中尤其明顯,因為個人對群體中其他人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這樣就會產生悖論:所有人都會選擇搭便車,這樣的話群體目標永遠無法實現。所以需要憑藉一些除了集體利益之外的額外的激勵才能促使他為集體目標行動。要避免這種搭便車問題,Olson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選擇性激勵(selective incentive),讓奉獻多者收益多,奉獻少的收益少。他背後的假定是成員在群體中所得的公共財產(public goods)的分配是必然獲得的,不受其是否為之貢獻而影響的。

而社會學家James Coleman在他的《社會理論的基礎》中則給出另外一種解釋,指出要避免搭便車問題的話就需要有除了集體利益之外的第二種激勵(secondary incentive),這種激勵是來源於群體中社會關係的正向激勵,比如互相的鼓勵之類的。這方面的例子有團隊運動、為國捐軀的軍人等。

具體如何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在爪機碼字麻煩,歡迎其他人補充。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百度一下搭便車問題,看看《集體行動的邏輯》,《社會理論的基礎》這本書難讀死了不推薦讀……


因為公司需要我這種打醬油的。


公司越大,越容易有工作量分配不均的問題。有人一個月沒事幹打醬油,有的人一個月天天通宵,而公司養得起,從成本和管理上也更划算。

公司越小越好調整也更容易被發現閑人,一個月啥活都不幹的人,基本就是要有人的節奏。


流程和質量控制人員是不是就是你眼中的打醬油的人?你覺得他們是可有可無的?再過三到五年再來。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人總是容易發現別人的懶惰,所以慢慢的你就會認為別人在打醬油,慢慢的我們也就逐漸學著打醬油啦!


有的人平時打打醬油,但關鍵時刻還真只能靠這種人的。比如我一個同事,能力不錯,但整天不幹正事,但喜歡給新手們講述各種專業知識,以及閑聊專業話題,多好,像我這種不願教授的就可以專心工作了。


基數大,醬油當然多了。


管理問題


這個問題真是不負責。

人少了項目大的時候你又要叫加班厲害,公司為什麼不肯加人了。


也要看部門看崗位,同樣的工資不同崗位工作量完全是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很多公司都給員工放世界盃假了,這對公司運營難道沒有影響么?
在公司上班一輩子的結果就是死嗎?
公司志 | 低調,兇猛:天津物產,借力物流領跑貿易贏家
一個公司應該如何平衡產品和營銷的比重?
三百年風起雲湧,獨家解密美國金融四大家族屹立不倒的達芬奇密碼

TAG: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