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小法(1):股債恆定比例
本周開始正式的個人理財系列:如何做好個人的資產配置?
今天第一篇,從最簡單的股債平衡說起,重點是對於不同的人群,選什麼股基、怎樣再平衡?
首先我想給出結論:
在股債雙殺的市場這個必然沒有用;
僅買波動小的股票基金也沒啥用;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風險偏好較大、期待高收益高波動的人群,千萬別選這個!
扯回來,股債恆定比例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一開始就確定好你準備購買的股票資產和債券資產的比例,例如分別是30%和70%,隨著市場波動,組合可能會偏離初始比例,於是需要進行資產再平衡來維持股債資產30/70的比例。
這個模型的想法就是低買高賣,而且分散了資產,降低了風險。至於什麼時候再平衡?有2種方法:
1、固定日期。例如每個月再平衡一次;
2、基於偏離度。例如組合資產比例偏離度大於10%時再平衡。
我先自己寫了個小程序試了一下第一種方法,分別選用滬深300和中證500作為股票資產,貨幣基金指數(H11025.CSI)作為債券資產進行回測,見下圖:
我看到不少做資產配置的人說,固定日期比不上偏離度調倉,於是我找到了這個神器:中證銀華股債恆定組合指數系列,他有4個指數,分別是價值3070、價值7030、成長3070和成長7030,其配比如下:
該系列的再平衡是在組合資產比例偏離度大於5%時就進行調整,那麼收益率怎麼樣?
得出幾個結論:
1、再平衡的方法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改進;
2、波動大的中證500比滬深300更合適該方法。
3、這個模型就是賺沒有股票賺得多,跌沒有股票跌得多,平衡了收益與風險。
CFA三級考試中關於動態再平衡的方法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長牛行情中,CPPI比固定比例收益好,而在震蕩市場中,固定比例再平衡比CPPI更有效。下周,我會把CPPI方法在A股市場的回測再曬出來~
但是總體來說,我本人不會用這個策略,因為年化4%的收益,最大回撤卻有20%左右,這個風險收益比太低,還不如定投。。。所以如果你在像 「且慢」 這樣的第三方平台上看到這樣的組合,或者看到某個FOF投資經理說自己要用這個策略,請三思而後行。。。
更多好韭菜,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韭菜每天割一點。
推薦閱讀:
※收入倍數和增長
※北京松限價,樓市風向要改變?
※馬閣峰:徐翔是如何賺錢的?
※和信貸測評:迷之和信,赴美上市依然15%收益,機會or套路?
※周期系列-稀土